首页期刊导航|艺术工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工作
艺术工作

韦尔申

双月刊

2096-076X

024-23930125

110004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9号

艺术工作/Journal Centre of Art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继承延安鲁艺传统,振兴我国美术事业,促进高等美术教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共视觉艺术中综合材料语言表达

    马传龙穆彦兴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觉艺术是指通过视觉感官在公共空间中传达内心感受的一种综合类艺术造型语言表达.材料语言作为视觉艺术中的支点,其影响着材料视觉艺术的思想流露,体现了材料视觉艺术的情感表达.本文结合材料语言的属性和材料语言在作品中的呈现状态分析了材料在公共视觉艺术中的真实存在与艺术表达,阐述了关于材料语言的表现方式.

    综合材料视觉艺术材料语言

    民国商业性招贴画时代特点研究

    周艳秋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招贴画作为西方实用艺术的一种成熟表达,在民国时期以海报、宣传画、月份牌形式得到传播、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广告的肇始.它在商业宣传及其他因素的要求之下,具有实用和艺术观赏二方面的价值.本文拟探讨在民国的特殊社会时代下,商业性招贴画艺术所呈现的时代特点.

    民国商业性招贴画时代特点

    “技由生而成”——水墨人物画写生教学刍议

    王煜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写生是中国画现代教育主体构成之一,水墨人物画写生则是中国人物画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必要环节,同时也是中国画人物画的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教学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中间环节.写生训练是培养学生衔接传统技法应用与发掘客观对象之间关系的平衡训练手段.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学院水墨人物画写生教学中,如何避免出现“写生不生”,容易出现“概念化”“服饰化”的趋势与倾向问题,提出“技由生而成”理念,提倡写生训练应不断地从客观物象中,发现“新意”与“生意”,继而作为绘画的原初动力,延展成为具有新鲜视觉意味的,同时兼具造型与笔墨双赢的写生之路.试图从教学训练经验中逐渐探索出一条既具有传统优秀笔墨因子又具有适应时代变化要求的造型规范的水墨人物画写生教学体系.

    水墨人物画写生

    从“静态”到“动态”一体化:对细部设计教学的分析

    李禹冯璐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细部设计教学特点,将复杂的课程内容分解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知识训练模块进行一体化教学,加强了从“静态”到“动态”的思维循环转换训练力度,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联系,促进了两大模块知识的深度结合,规避了传统教学中常出现的一些设计与建造脱节的弊端,大大延伸了课堂理论与纸上绘图知识.

    细部设计室内设计“静态”知识“动态”知识转换

    布朗库西与美国

    威廉·C.艾吉武笑阳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派大师康斯坦丁·布朗库西对美国的雕塑实践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但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布朗库西雕塑运动垂直统一

    宁可事先谨慎莫要事后追悔

    罗宾·舍尔赵伟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非洲艺术的回归成为欧洲的头条新闻,美国博物馆正在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

    非洲艺术文物出处文物归还美国博物馆

    工作室的阿伦·米切尔森

    吴芊羽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伦·米切尔森通过视频装置艺术和具有民族神话及令人不安的殖民遗产的特定地点作品揭示了北美的历史与景观.

    视频装置土著民族纪念性景观本土的符号重构

    鲁美雕塑的“传火者”与基础教学理论的奠基者——雕塑家杨美应

    冯超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美应先生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雕塑家,始终践行着“鲁艺”精神,坚持艺术自生活中来,为时代讴歌,为人民塑像;对待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对待教育事业严谨而不失热情;是“鲁艺”精神的重要传承者,更是鲁迅美术学院雕塑基础教学理论的关键奠基人,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教育的传承与发展辛勤耕耘,功不可没.

    杨美应鲁美雕塑鲁艺精神

    信息动态

    封2,前插1,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