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毛纺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毛纺科技
毛纺科技

高惠芳

月刊

1003-1456

mfkj333@sina.com

010-65913844;65008693;65078673

100025

北京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03室

毛纺科技/Journal Wool Textile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3年,是毛纺织行业唯一的全国性专业中文核心技术刊物,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导毛纺织、毛针织、染整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和成果、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企业的技术经济分和质量管理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羊皮胶原蛋白-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高延梁宋秘钊李家鑫姚丹丹...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医用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羊皮胶原蛋白-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探讨了纺丝速度、纺丝距离和纺丝电压对纺丝效果的影响,并对制备的纳米纤维进行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体外降解、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羊皮胶原蛋白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 2∶8、纺丝速度为 1.0 mL/h、纺丝距离为15 cm、纺丝电压为 15 kV时,羊皮胶原蛋白-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质量最佳,羊皮胶原蛋白与聚乳酸(PLA)有较好的结合;30 d之内复合纳米纤维的降解性优于纯PLA;复合纳米纤维膜平均横截面为 0.076 mm2 时,拉伸强度为3.549 MPa,断裂伸长率为 8.69%;所制备的羊皮胶原蛋白-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可以拓展应用到医学领域.

    静电纺丝羊皮胶原蛋白聚乳酸纳米纤维

    经编贾卡鞋面材料的孔隙特征与透气透湿性研究

    聂美婷张琦张燕婷彭诗语...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经编贾卡鞋面材料网孔组织设计、织物孔隙特征、鞋材透气透湿性能三者之间的关联规律,依据特定的贾卡意匠图设计,制备 6 种不同结构的鞋材样品进行测试,从表面孔隙率、体积质量与平均孔径描述织物孔隙特征,并对比分析对鞋材透气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意匠设计中厚组织比例的增加会降低织物表面孔隙率并增加体积质量,进而降低鞋材的透气透湿性;网孔组织比例的增加会增加织物表面孔隙率,并降低体积质量,进而增强其透气透湿性;同等织物厚度下有网孔组织设计的鞋材透气透湿性显著优于无网孔组织设计,但同等网孔比例设计下平均孔径更大的鞋材透气透湿性能更优.

    经编贾卡鞋面材料孔隙特征透气性透湿性

    抗静电毛/涤/丝花呢生产工艺实践

    侯雪萌张淑梅史丙玲赵亮...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毛/涤花呢在生产加工和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静电的问题,从原料的选择涤纶基和配比着手,探讨了毛/涤/丝花呢的生产工艺过程及其抗静电性.通过选择涤纶基导电纤维的最佳用量,配置混纺经纱各组分的纤维线密度,设计合理的织物组织,优化纺纱织造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使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实践得出:当经纱组分为 70%羊毛、29%涤纶、1%导电纤维时,与绢丝纯纺纬纱交织制成的毛/涤/丝花呢经纬向电荷面密度分别为 3.400、3.708 μC/m2,均低于GB/T 12703.2-2009《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 2 部分:电荷面密度法》规定指标 7 μC/m2,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同时满足了柔滑、垂坠、抗皱、吸湿的风格要求,为抗静电纺织品生产提供了经验.

    导电纤维抗静电性纺纱织造

    棉/Sorona灯芯绒织物创新设计与性能分析

    魏文丽李明刘建伟唐立...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纯棉灯芯绒织物的吸湿排汗性和弹力回复性能,采用 Sorona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制备灯芯绒织物,通过织物仿真软件对混纺灯芯绒进行模拟分析,测试了织物的吸湿导热性、耐摩擦色牢度、弹性回复性以及拉伸性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 3D立体服装展示,分析织物在穿着过程中的压力分布.结果表明:织物质地厚实,绒条圆润清晰,手感柔软且富有弹性;织物仿真模拟结果与实际织造结果相一致;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传递性能,纵向绒毛水分扩散速率高于横向;与纯棉灯芯绒织物相比,棉/Sorona灯芯绒织物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耐摩擦色牢度与弹性回复率均明显提高;3D立体服装显示织物在穿着时,上衣的压力点较多且较为集中,袖肩以及脖领处的应力值较高,容易产生拉伸变形,通过模拟分析可减少上述部位织物的磨损,延长织物使用寿命.

    灯芯绒组织Sorona织物仿真3D服装弹性吸湿排汗

    灭火防护服3层组合试样的热防护性能

    李永海韩月芬李慧峰文美莲...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多为外层、防水透气层、舒适层 3 层织物制作,3 层组合试样的质量和防护服质量直接相关.为了增强 3 层组合试样的热防护性能,实现灭火防护服轻量化,提高灭火救援的效率,试织了芳纶双层织物和玄武岩/阻燃粘胶包覆织物,试制了芳纶双层包覆聚四氟乙烯(PTFE)膜织物.选择 2 种舒适层织物和 1 种轻量防水透气层材料,制成不同组合试样并进行热防护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3 层组合试样经热防护性能测试后,玄武岩/阻燃粘胶包覆织物组织基本完整,防水透气层的PTFE膜炭化、损毁,防水性能缺失;芳纶双层织物做外层,芳纶混纺凹凸织物为舒适层的组合试样TPP值达 1 495.2 kW·s/m2,试样厚度大于 3 mm.

    灭火防护服热防护性能值Stoll曲线凹凸织物

    吸湿凉爽羊毛混纺面料的开发

    王荣俞金林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羊毛精纺面料在夏季使用时的凉爽感,拓宽其在短袖衬衫、夏季单裤以及执勤服等领域的应用,通过筛选具有红外反射能力的染料,并结合接触凉感纤维以及吸湿排汗整理等方式,设计开发了具有良好的户外降温效果和优异穿着舒适性的羊毛精纺面料.相比于常规的同品质面料,该面料在模拟太阳光照射条件下,可以降温 2~4℃,并具有优异的接触凉感(Q-max值达到 0.28 J/(cm2·s)和吸湿排汗效果(芯吸高度达到 12.5 cm以上).

    红外反射染料羊毛纤维凉感纤维吸湿排汗精纺面料

    超临界CO2协同复合酶对胡麻纤维脱胶技术研究

    王鑫麻文效董澎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胡麻纤维的高效提取,采用超临界CO2 技术与生物酶浸渍技术相结合对废弃胡麻秸秆进行脱胶处理.通过响应面设计对超临界CO2 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处理压力进行优化.以纤维残胶率、质量损失率、断裂强力、纤维直径和细度为检测指标,利用正交试验研究超临界CO2 辅助酶脱胶工艺参数和脱胶效果的关系,并与传统化学脱胶、复合酶脱胶、单纯超临界CO2 脱胶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临界 CO2 处理压力为18 MPa、处理温度为 64℃、CO2 流量为 20 g/min、复合酶用量为 8%(owf)(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果胶酶质量比为 4.4∶2.3∶1.3),处理时间 40 min超临界CO2 辅助酶脱胶最佳工艺.对比其他工艺,发现经超临界CO2体系处理的胡麻纤维残胶率较小(14.45%),对纤维素的损伤小,较大程度保留了纤维强力(47.56 cN),基本满足纺纱要求.

    胡麻纤维复合酶超临界CO2残胶率脱胶

    连续式蛋白酶法羊毛织物防缩整理

    王乐刘丽艳段志欣刘丹...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氯化法羊毛织物防毡缩处理污染严重的问题,采用蛋白酶Savinase 16L和底物激活剂LKZ-630组成蛋白酶催化体系,以连续浸轧的方式进行羊毛织物防毡缩整理.结果表明:经连续浸轧式蛋白酶法处理后,羊毛织物总面积缩率由 14.6%降低至 1.0%,达到"可机洗"要求;羊毛纤维鳞片变薄、变平滑,经向断裂强力降低14.63%;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染深性及柔软的手感.

    羊毛蛋白酶防缩可机洗

    青藏高原地区生态保护户外作业服设计优化

    张南梁燕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构建与商业户外产品不同的青藏高原地区生态保护户外作业服设计路径,首先分析青藏高原地区生态保护工作的环境特点、作业内容以及作业服需匹配的性能需求;然后通过专家访谈获取该类服装现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功能优化诉求;进一步通过问卷调研和层次分析法(AHP)对该类户外作业服功能性设计要素进行权重优序分析,综合各角度设计需求,解决服装功能性设计冲突,平衡功能性与舒适性设计,拆分设计要素和载体品类,最终提出参考设计方案,为设计师应对特殊工况和需求下的高原生态户外作业服的具体设计提供了实践思路和参考设计方案,也为户外作业服装的功能性设计要素优选提供了借鉴方法.

    高原地区户外作业服服装设计生态保护AHP分析法

    数字时代志愿者服饰的设计路径与实践

    朱建龙崔荣荣
    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数字化趋势下志愿者服饰的新趋势、新需求及设计的原理与本质,首先梳理数字时代的文化特质与需求效用,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类型学方法分类与分析志愿活动、志愿者及志愿者服饰的本质、类型与关系.研究发现志愿者服饰形式是围绕功能需求而发展变化的,且存在功能侧重,进而提出了以活动、文化、融合为核心的 3 种设计路径及"以功能为核心,形式表现功能"的设计观点,为数字时代志愿者服饰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新思路和优化方向.

    数字时代志愿活动志愿者服饰服饰设计设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