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柳宝诒与《柳致和堂丸散膏丹释义》

    汤韦奇徐俊胡健吕建洪...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柳致和堂丸散膏丹释义》,探析清代名医柳宝诒临证用药的特点,以及诸多中药的独特炮制方法.柳宝诒临床用药讲究选材道地,并且十分注重所用中药的炮制方法,在传承历代炮制理论精华的同时,还创新地提出以药制药,改善药性的炮制方法,从而使得药物在应用中更加灵活,药效更佳;采用药引送服成药,以引药归经,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关注体质差异,注重服法,讲究服药需结合患者体质、服用药物的性能功效和所治病证辨证.

    柳宝诒中药炮制以药制药服法

    气交灸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

    唐美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气交灸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腹胀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腹胀、便秘患者做分组处理,将其中18例患者收录于常规组,实施常规干预,将另外18例患者收录于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增加气交灸干预,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生活质量、便秘评分及心理健康状况等指标做分析比较.结果:经不同方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78%,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便秘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腹胀、便秘患者来说,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增加气交灸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腰椎功能与排便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疗效.

    气交灸腰椎间盘突出症腹胀便秘

    3D-重T2WI水成像技术在显示面听神经及内耳结构中的诊断价值

    王丹王秀玲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3D-重T2WI水成像技术在显示面听神经及内耳结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于本院耳鼻喉科及神经内科接受检查的人群中随机选择74例纳入本研究,所选患者均接受3D-重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与常规T2WI FSE对其两侧耳部同时展开扫描,对比不同序列扫描后内听道面听神经分支及迷路解剖结构的显示率,并展开统计分析.结果:3个半规管、前庭、耳蜗管、蜗神经及面神经在常规T2WI及3D-重T2WI显示例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分析含义(P>0.05);而相较于椭圆囊、前庭嵴、球囊、前庭阶、螺旋板、鼓阶、前庭上神经及前庭下神经在常规T2WI显示例数,3D-重T2WI中显示例数明显更多(P<0.05).结论:3D-重T2WI水成像技术在一系列细微结构如椭圆囊、前庭上神经、前庭下神经、球囊、前庭阶、螺旋板等显示情况优于常规T2WI.

    磁共振成像内耳3D-重T2WI水成像技术内耳道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徐宁宁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研究组采用PK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骨水泥弥散程度更好,研究组经治疗后的影像学指标改善幅度更大,研究组并发症率更低,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研究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更低,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其对于患者术后健康的恢复具有积极价值.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

    利用AGCU Ex 22系统对石蜡包埋组织进行个体识别研究

    杨慧凌范庆炜徐冬冬杜冰...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AGCU Expressmarker22系统对同一个体的新鲜食管组织和石蜡包埋(FFDF)食管组织进行基因分型,探讨石蜡包埋组织在个人识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酚氯仿法和TIANquick FFPE® DNA Kit试剂盒对同一个体的新鲜食管组织及石蜡包埋食管组织进行提取基因组DNA,利用AGCU Expressmarker22试剂盒对提取的DNA进行复合扩增,ABI 3500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Gene Mapper ID-X进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型,其中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峰高≥100RFU(相对荧光单位)计基因座检出率,22个STR基因座全部有等位基因检出视为个体分型成功.结果:40例新鲜食管组织所有STR基因座分型均成功,共检出880个STR基因座.对应的石蜡包埋食管组织31例分型成功,9例分型失败,共检出843个基因座.同时观察到同一个体的新鲜食管组织和石蜡包埋食管组织在相同的基因座出现分型不一致的情况.结论:本研究中,在石蜡包埋食管组织观察到D2S441、D10S1248、D6S1043等STR基因座分型失败,同时同一个体的石蜡包埋食管组织因发生大片段等位基因丢失,出现和新鲜食管组织部分STR基因座分型不一致,容易将杂合子误判为纯合子的现象.在个体识别中,当石蜡包埋组织与对照组织分型结果不一致时,或者缺乏正常对照组织时,应慎重下结论.

    法医物证学聚合酶链式反应-短串联重复序列石蜡包埋组织个体识别

    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杨胜甫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分析对象为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邳州市人民医院眼科的5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分析,28例实施周边虹膜根切除术治疗者分入对照组,28例实施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入研究组,对比和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视力、眼压、疗效、并发症、中央前房深度).结果:两组术前视力和眼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术后各个时间点(术后7 d、30 d、90 d)视力和眼压均明显较佳(P<0.05);与对照组患者(78.57%)比较,研究组临床疗效(100.00%)明显更佳(χ2=4.667,P=0.031);与对照组患者(21.43%)比较,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0.00%)明显较低(χ2=4.667,P=0.031).术前两组中央前房深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患者(1.75±0.04)mm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中央前房深度(3.38±0.03)mm明显较佳(t=172.503,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突出,在视力、眼压、疗效、并发症、中央前房深度方面优势明显,建议推广.

    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摘出

    肺癌ERAS患者术后在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的原因分析

    尹健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肺癌手术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ERAS)治疗后在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2022年3-9月随机选取60例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肺癌并且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在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按照患者是否在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进行分组,两组患者的人数均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糖尿病史、手术时间、是否循环不稳定、是否低氧血症、是否苏醒延迟、是否术后出血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的资料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通过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吸烟史、糖尿病史、手术时间较长、循环不稳定、低氧血症、苏醒延迟、术后出血是患者术后在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BMI、吸烟史、糖尿病史、手术时间较长、循环不稳定、低氧血症、苏醒延迟、术后出血均可能导致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

    肺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恢复室转出延迟危险因素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

    游勇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4.24±9.55)min,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2.29±2.66)mL、(8.96±1.21)h、(3.55±0.21)d,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活动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睾酮浓度和卵泡刺激素(FSH)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睾酮浓度高于对照组,FSH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了各项手术指标,提升了患者的精液质量和睾丸浓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术式.

    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睾酮卵泡刺激素精子

    新生儿肺出血治疗中高频通气联合止血药物的应用效果

    章超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肺出血治疗中高频通气联合止血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发生肺出血的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联合止血治疗,研究组采用高频通气联合止血药物,对比两组肺出血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呼吸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肺出血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的呼吸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并发症等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通气联合止血药物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新生儿肺出血治疗效果,可推广.

    新生儿肺出血高频通气止血药物机械通气

    需去甲肾上腺素的休克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后出现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预后研究

    赵冬梅苗润丰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休克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后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住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需去甲肾上腺素维持的休克患者,共286例.按启动肠内营养前所需最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为节点,分为小剂量组[去甲肾上腺素<0.25 μg/(kg·min)],纳入96例;中剂量组[去甲肾上腺素0.25~1 μg/(kg·min)],纳入151例;大剂量组[去甲肾上腺素>1 μg/(kg·min)],纳入39例.三组患者排除禁忌后在48 h内启动肠内营养.所有患者均采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标准化肠内营养流程.收集三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及血化验结果.记录ICU治疗期间三组患者出现腹泻、呕吐、误吸/感染、肠梗阻/肠缺血发生情况.记录三组患者ICU住院天数、28 d病死率.结果: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组呕吐、肠梗阻/肠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腹泻、误吸/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组患者28 d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后ICU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源性休克是早期肠内营养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2.687;95%CI:1.26~5.73;P=0.01).乳酸亦是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2.062;95%CI:1.62~2.63;P<0.01).血红蛋白升高是出现并发症的保护性因素(OR=0.98;95%CI:0.98~0.99;P<0.01).结论:应用中、低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的休克患者早期启动肠内营养是安全的,但需高度关注呕吐、肠梗阻/肠缺血等并发症.应用高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的患者可暂缓启动肠内营养.心源性休克、高乳酸血症、低血红蛋白水平与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的休克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后出现并发症相关.

    休克肠内营养并发症预后去甲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