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市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发病状况分析

    陈霞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靖江市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发病状况.方法: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靖江市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各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业病发病情况,并统计分析职业卫生与新发职业病病例资料(靖江市职业病诊断办公室),分析靖江市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发病状况.结果:靖江市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职业病发病10例,男性职业病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尘肺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发病率高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肿瘤(P<0.05);矽肺、噪声聋发病率高于中暑、黑变病、苯所致白血病(P<0.05);矽尘、噪声等有害因素比例均高于高温、柴油和煤尘、矽尘、铸造粉尘、苯、二甲苯(P<0.05);喷砂工比例高于打磨工、滚丝/搓丝工、真空电子器件零件冲压焊接工、清砂工、制剂药品生产车间维修工、油漆工(P<0.05);工龄3~30年,平均工龄(16.52±2.36)年.结论:靖江市男性职业病发病率高于女性,主要为尘肺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及矽肺、噪声聋,危害因素主要为矽尘、噪声.

    职业病发病状况危害因素

    ICU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前的相关评估及疗效观察

    马丽丽潘翠改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压力支持自主呼吸试验(T-SBT)和T管自主呼吸试验(PS-SBT)对ICU患者脱机成功拔管率及肺通气状态等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ICU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气管插管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行T管自主呼吸试验20例为A组,行压力支持自主呼吸试验20例为B组,以ICU住院天数、自主呼吸试验(SBT)通过率、再插管率、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成功拔管率及肺通气状态、膈肌厚度分数、血气结果为比较标准,探究两种自主呼吸试验对脱机成功拔管率的影响.结果:两组的ICU住院天数、SBT通过率、再插管率、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成功拔管率比较,结果较为接近,B组略优于A组;肺通气功能比较,T1时两组肺部超声(LUS)评分无明显差异,T2时,A组未见明显差异,B组患者的LUS升高;A组膈肌厚度分数未见明显差异,B组膈肌厚度分数增大.结论:两种SBT对ICU患者的脱机成功拔管率影响无明显差异,T管自主呼吸试验较压力支持自主呼吸试验更能反映患者拔管之后的膈肌做功,而LUS和LUS-AL对于患者再插管也有预测价值,可以作为临床治疗中的参考依据.考虑到患者本身的疾病基础及基础状态差异,患者的心、肺及呼吸肌代偿能力也不同,因此在实际临床治疗中,还要依据不同疾病的患者制定对应的SBT策略,以取得可靠的治疗效果.

    气管插管患者压力支持自主呼吸试验T管自主呼吸试验

    蓝光配合贝飞达结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

    文亚丽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接受不同治疗措施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开展研究,结合患儿所接受的治疗措施进行分组.常规组(60例)应用蓝光结合贝飞达进行治疗,实验组(60例)在蓝光和贝飞达治疗基础上结合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胆红素变化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之前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第1天和后续,实验组的日均胆红素下降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并且黄疸消退时间明显早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蓝光配合贝飞达的基础上结合应用茵栀黄口服液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其能够更加明显地改善胆红素水平,加快患儿的康复,值得推广.

    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茵栀黄口服液

    脐贴图示定位卡联合饮食、运动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轮换注射胰岛素中的应用

    谢晶晶袁艳英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脐贴图示定位卡联合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轮换注射胰岛素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实施腹部轮换注射胰岛素治疗,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30例)与观察组(脐贴图示定位卡联合饮食、运动干预,30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皮下注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轮换注射胰岛素治疗中应用脐贴图示定位卡联合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且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荐.

    脐贴图示定位卡饮食干预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腹部轮换注射胰岛素

    椎旁神经阻滞对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

    徐冰冰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期间使用椎旁神经阻滞方案的麻醉效果.方法:20名胃癌患者为样本,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研究时间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将20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例.A组行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B组行全麻,对比两组麻醉相关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差异.结果:A组丙泊酚使用剂量较B组少,A组拔管时间、麻醉后停留在监测室时间较B组短(P<0.05);手术15 min、30 min、60 min等时段,A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B组低(P<0.05);术后2 h、6 h、12 h、24 h等时段,A组的静息状态、活动状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B组低(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无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期间选择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减轻患者痛感、减少丙泊酚给药剂量,高效可行.

    椎旁神经阻滞腹腔镜根治术胃癌麻醉

    针刺结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徐翼强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针刺结合整脊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门诊2022年1-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比组实施传统治疗,试验组实施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等差异.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治疗效果优于对比组,试验组卧床时间、功能恢复时间、自理生活时间均短于对比组,试验组腰椎伸直表面平均肌电(AEMG)、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比组,腰椎屈曲AEMG、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比组,试验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均高于对比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代社会较为高发的疾病,治疗难度较高,常规西医治疗的效果相对缓慢,对患者应用针刺结合整脊手法的治疗效果更好,其对改善患者疼痛、避免病情复发有较大的帮助,值得临床重视.

    针刺整脊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

    糖尿病足患者血清APN、IL-8、CRP表达水平及其与溃疡严重程度和疗效的关系

    许慧娴李思远黄亮林杰文...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及其与溃疡严重程度和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足患者.依据患者6个月溃疡是否愈合分为愈合良好组52例,愈合不良组30例.分析影响糖尿病足患者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糖尿病足患者的血清IL-8、CRP水平逐渐升高,而血清APN水平逐渐下降(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愈合良好组比较,愈合不良组血清APN、IL-8、CRP水平、重度下肢缺血、重度感染、Wagner3~4级发生率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N、CRP、IL-8、重度感染、Wagner3~4级疗效不良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血清APN、IL-8、CRP与糖尿病足患者的溃疡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对其展开检测可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依据.

    糖尿病足溃疡脂联素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

    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许赛华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取在本院2021年1-12月间实施体检的1000例健康体检者,采集静脉血,比较血液样本在不同稀释液比例、不同温度、存放不同时间的血细胞数目[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GB)]的变化.结果:室温和低温条件相对比,不同存放温度血液样本中血细胞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存放时间相对比,血液样本存放0.5 h与存放3 h间血细胞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稀释液比例相对比,10 000倍稀释的血液样本血细胞水平明显高于5 000倍稀释的样本,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样本的储存温度、储存时间、稀释液比例均会对血细胞的状态产生影响,减少血液细胞受到的影响,可以稳定检验效果.

    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同温度对结肠镜前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

    张蓝朗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患者接受不同温度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进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共纳入9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1-6月,患者均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30例)、乙组(30例)、丙组(30例),配置温度分别为25℃、35℃、45℃.比较三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BPS)评分、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丙组BBPS评分明显高于甲组、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BBPS评分明显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耐受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发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患者接受45℃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更好,但不同温度的清肠液对患者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差异不明显.

    结肠镜检查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温度肠道准备耐受程度不良反应

    耳穴压豆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张晴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气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耳穴压豆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气虚血瘀型)患者,遵照随机法分为中医常规治疗组和耳穴压豆治疗组,每组各51例患者,中医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中成药治疗,耳穴压豆治疗组则在中医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耳穴压豆疗法,对比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后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临床症状积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医常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4.51%、31.37%,耳穴压豆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为90.20%、7.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压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水平低于中医常规治疗组,耳穴压豆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低于中医常规治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应用于糖尿病(气虚血瘀型)患者的治疗中,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耳穴压豆气虚血瘀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