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T定位下肺肿物穿刺后肺出血风险评估及处理

    施进李巧云陈磊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导致CT定位下肺肿物穿刺后肺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及处理办法.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CT定位下肺肿物穿刺活检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导致穿刺后肺出血的发生率、出血程度、相关因素及处理办法.结果:3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穿刺后并发了肺出血(16.67%),少量出血、中量出血以及大量出血患者分别有3例(10.00%)、1例(3.33%)、1例(3.33%);经分析,与肺出血相关的风险因素主要有病灶直径、病灶位置、血供情况、病灶周围炎症情况、病理诊断结果及穿刺时的深度(P<0.05).少量及中量肺出血患者采取局部注射凝血酶、放置明胶海绵颗粒的方法即可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大量肺出血患者通过静脉注射凝血酶或者使用特利加压素+严格卧床休息也取得了较好的止血效果.结论:CT定位下肺肿物穿刺活检后肺出血可防、可控,行CT增强扫描并排除相关危险因素可降低肺出血的风险.对肺出血患者采取注射凝血酶、放置明胶海绵颗粒或可吸收止血纱、使用特利加压素加卧床休息均可起到较好的止血效果.

    CT定位肺肿物穿刺肺出血风险评估

    复杂视网膜脱落患者临床治疗中结合硅油填充术对视网膜复位及视力恢复的影响

    谢艳利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复杂视网膜脱落患者临床治疗中结合硅油填充术对视网膜复位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以计算机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在我院收治的60例复杂视网膜脱落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在临床治疗中结合硅油填充术,后者在临床治疗中结合眼用全氟丙烷(C3F8),每组各30例,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将两组患者的视网膜复位、视力恢复及预后进行对照.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视网膜完全复位率分别为100.00%、90.00%,前者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视力改善率分别为73.33%、76.67%,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13.33%,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视网膜脱落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结合硅油填充术,效果明显,可提升患者的视网膜复位有效率,促使患者视力尽快恢复,改善预后.

    复杂视网膜脱落硅油填充术视网膜复位视力恢复

    ACR Ti-RADs联合超声诊断与单独诊断甲状腺结节结果的对比分析

    邢春满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美国放射学会(ACR)分级联合超声诊断与单独诊断结果的差异.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收集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以我院收治的6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调查对象,均进行超声检查,并结合ACR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诊断进行量化评分,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检查结果、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联合ACR Ti-RADs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74%、82.61%、91.43%,较单纯超声CDFI检测和ACR Ti-RADs诊断均更高(P<0.05);病理学结果:TR1、TR2、TR3、TR4、TR5结节中恶性结节率高于预测恶性率;CDFI:良、恶性结节血流丰富程度在0级、Ⅰ级、Ⅱ级、Ⅲ级之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ACR Ti-RADs分类诊断在甲状腺结节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极高临床价值,较单独诊断更全面、系统,值得推广.

    甲状腺结节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转化治疗效果观察

    熊新魁徐达夫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行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铂类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35例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铂类术前转化治疗,评估达标后行手术治疗,否则行根治性化疗或放化疗.通过对资料中患者转化治疗疗效及术后病理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35例患者转化治疗后,15例疾病进展,23例疾病稳定,11例完全临床缓解,86例部分缓解.68例临床分期降期;67例选择手术治疗,R0切除率74.63%(50/67).术后病理显示,有8例患者经转化治疗达到完全缓解,手术组患者术后1年存活率91.04%(61/67);非手术组患者1年存活率77.94%(5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转化治疗使病情缓解后行手术治疗能延长生存期.

    转化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预后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比值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的诊断作用

    严梦瑶何慕琰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抗体联合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比值对小儿支原体肺炎(MPP)感染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5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儿童15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MP抗体、CRP、PCT等指标检测.分析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结果,同时分析MP耐药性情况.结果:在MP抗体检测阳性率方面,观察组的阳性率78.48%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在CRP/PCT比值阳性率方面,观察组的阳性率74.68%高于对照组的17.72%(P<0.05).在观察组患儿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方面,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2.41%高于MP抗体的78.48%和CRP/PCT的74.68%,特异度96.84%高于MP抗体的93.67%和CRP/PCT的82.28%,准确度94.62%高于MP抗体的86.08%和CRP/PCT的78.48%,阳性预测值96.69%高于MP抗体的92.54%和CRP/PCT的80.82%,阴性预测值92.73%高于MP抗体的81.32%和CRP/PCT的76.47%(P<0.05).在耐药性检测结果方面,观察组158例患儿使用引物探针检测23SrRNA基因2063、2064位点突变情况,结果显示有74例(46.84%)的患儿存在耐药基因.结论: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的诊断当中,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CRP/PCT比值的诊断方法,在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可以保证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儿疾病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和支持.

    肺炎支原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小儿支原体肺炎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探讨

    杨枫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接诊的100例牙列缺损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缺损原因包括36例外伤,38例龋齿,26例口腔疾病拔牙.分别于出院时、治疗6个月后评估患者的咬合力、咀嚼效率、牙齿功能(发音功能、咀嚼功能、美观度、舒适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0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高达66例,有效33例,无效1例,其临床有效率高达99.00%;发生感染1例,刺痛0例、种植牙脱落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此外,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咬合力、咀嚼效率分别为(115.59±1.67)1bs、(1.57±0.21)%;其发音功能、咀嚼功能、美观度、舒适度评分分别为(24.11±0.68)、(23.35±1.35)、(24.20±0.54)、(23.32±1.33)分,治疗前后进行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NF-α、IL-6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口腔种植牙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其牙齿的咬合力及咀嚼效率,牙齿功能及美观度也得到显著提升,其治疗效果相较于传统方法而言具有更显著的优势.

    牙列缺损口腔种植修复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

    赵小东冯国隽刘红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1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分为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以及重度脂肪肝三个亚组;另外选择11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均对其实施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结果:对照组肝杨氏模量值为(4.78±1.33)kPa,轻度、中度、重度脂肪的肝杨氏模量值分别为(4.71±1.85)、(4.62±1.62)、(4.55±1.51)kPa.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肝杨氏模量值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轻度脂肪肝以及重度脂肪肝组间肝杨氏模量值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肝杨氏模量值与观察组各个亚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诊断中,可以掌握轻度、中度及重度脂肪肝肝脏杨氏模量值,可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肝杨氏模量值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脂肪肝

    动机性访谈对牙周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钟香李凤娥胡佳蓟邓佳佳...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牙周病患者中采取动机性访谈技术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收治142例牙周病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式选择盲抽法.实验组72例,接受动机性访谈技术口腔健康教育;对照组70例,接受一般口腔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探诊后出血(BOP)阳性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PLI、GI、BI、BOP阳性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每日使用牙线的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每日使用2次牙线的比例(90.2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1次的比例(9.72%)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每天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时长、刷牙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每天刷牙次数≤1次的比例(13.89%)、每次刷牙时长<3 min的比例(19.44%)、横刷法的比例(9.72%)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35.71%、25.71%),实验组患者每天刷牙次数为3次的比例(33.33%)、每次刷牙时长≥3 min的比例(80.56%)、巴氏刷牙法的比例(90.28%)明显高于对照组(7.14%、64.29%、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病患者中采取动机性访谈技术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可以很好地引导患者加强日常口腔保健,同时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完成治疗,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而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动机性访谈牙周病依从性口腔健康教育

    济宁市2020.1-2022.7布鲁菌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王强金广霞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济宁市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及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布鲁氏菌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本院为济宁市布鲁氏菌病收治定点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确诊的234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本院布鲁氏菌病以农民(185例,79.05%)和中老年患者(182例,77.78%)为主,214例(91.45%)有明确牛羊接触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190例,81.2%)、乏力(128例,54.7%)、关节疼痛、关节积液(54例,23.1%)、盗汗(90例,38.5%)和腰背痛(97例,41.5%)等.实验室检查指标中,白细胞(WBC)计数异常54例(23.2%),血红蛋白(HB)降低38例(16.2%),肝功能异常127例(54.5%);C反应蛋白(CRP)升高152例(64.96%),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230例(98.29%),降钙素原(PCT)升高47例(20.09%).结论:234例布鲁氏菌病临床上以发热、乏力、腰痛等症状较为突出,实验室检查WBC和血小板计数(PLT)多为正常,HB部分降低,CRP和ESR多为升高,肝损害发生率高.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特征

    优质护理对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效果分析

    蔡雨君王冰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对断指再植患者运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形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展开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睡眠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夜间睡眠中断评分、睡眠延迟评分、总睡眠时长评分、综合睡眠评估评分、日间情绪影响评分、日间功能影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物质生活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方面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断指再植手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在恢复过程中的睡眠质量,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断指再植睡眠质量围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