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优质护理在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钱百灵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7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效果、急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急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急救过程中辅助检查、急救抢救、至手术室及多科会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效率、临场应变、急救操作、急诊态度、急救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减少并发症,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也相对更高.

    优质护理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效率

    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区泳燕唐婉璋萧洛瑶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6月本院接收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护理方案最终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护理管理质量、疾病认知度、遵医用药行为、日常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疾病认知度、遵医用药行为、日常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情绪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情绪评分改善效果更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血糖指标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更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效果更加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可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遵医用药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最终提升疾病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生活质量效果分析

    日间优质护理联合夜间居家护理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邵乙萍张宇思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日间优质护理联合夜间居家护理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进行免疫治疗的6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日间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夜间居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功能子量表评分更高,症状子量表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简明心境量表(POMS)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OMS各维度评分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免疫治疗患者应用日间优质护理联合夜间居家护理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健康水平,还可减少并发症.

    肺癌免疫治疗日间优质护理夜间居家护理生活质量心理健康

    临床及影像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磁共振检查的效果评价

    陶娟苏奕娥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磁共振检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及影像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接受磁共振检查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主体,以随机摸球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0)、对照组(n=30).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临床及影像护理,完成研究后对比两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情绪状态.结果: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达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各项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情绪状态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接受磁共振检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及影像护理具有理想效果,可缓解疾病、检查等造成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

    临床及影像护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检查效果

    稀碘伏灌肠预防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的护理研究

    王芹王华朱晓琳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稀碘伏灌肠预防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的护理效果与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48例,进行稀碘伏灌肠,并展开相关护理,同时给予患者有效的综合护理,观察继发感染发生率,对比灌肠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疼痛情况、负面情绪情况.结果:经规范灌肠及相关护理后,仅1例(2.1%)患者继发感染.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升、疼痛情况显著改善、负面情绪强烈程度显著降低,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绕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稀碘伏灌肠治疗并且实施必要、有效的配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继发感染发生率,增加患者对于疾病的健康知识储备,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效果好,有推广使用价值.

    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稀碘伏灌肠护理干预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运用

    邱芹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由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一般性治疗,并且有过一定心理辅导与基础性护理.患者在进行研究前均在医疗机构对心脏整体情况、射血分数(EF)进行了详细检查和记录.研究组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推荐在临床治疗上扩大使用规模.

    舒适护理干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配合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分析

    周妍君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肺癌化疗期间予以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配合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癌化疗患者资料(2019年2月至2022年8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肺癌化疗护理)、观察组(50例,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对比,护理前两组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较对照组的80.00%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肺癌化疗期间予以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配合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可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提升其生存质量,可推广.

    肺癌化疗常规护理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生存质量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联合铁剂治疗新生儿失血性贫血的研究

    曹利玲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联合铁剂治疗新生儿失血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9例失血性贫血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另从2022年1-9月我院收治的失血性贫血新生儿中选取59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接受早期CHO细胞联合铁剂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口服铁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依从度、贫血指标、住院率、治疗时间、生长发育情况、家属满意度及输血次数.结果:研究组患儿总依从度为94.92%,相较于对照组的76.27%显著提升,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贫血指标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血细胞比容(Hct)各项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患儿改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住院率为59.32%(35/59),较对照组的93.22%(55/59)下降,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时间为(4.66±0.18)周,相较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时间(6.94±0.25)周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出生时的生长发育情况差异细微(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98.31%,相较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86.44%显著提升,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输血次数为(1.12±0.06)次,相较于对照组的(4.59±1.27)次显著减少,组间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铁剂对新生儿失血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更好地保障患儿的贫血指标恢复,并促进患儿生长发育,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保障患儿治疗依从度及安全性.该治疗措施的应用能够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铁剂新生儿失血性贫血

    舒血宁阳性药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价值分析

    曹振明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阳性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利国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阳性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1例(2.50%),对照组发生7例(17.50%),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阳性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血脂状态,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依达拉奉舒血宁阳性药物神经功能血脂

    轻中度急性脑梗死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研究

    陈冰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在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5例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奇偶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其中7例纳入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治疗,剩余8例纳入研究组,采取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血小板变化情况、治疗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两组治疗前的最大血小板凝聚时间、血小板凝聚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小板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HSV)、血浆黏度(PSV)、红细胞压积(HCT)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且研究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研究组肢体无力、言语艰涩、感觉障碍、恶心呕吐、头晕目眩、情绪改变评分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较为确切,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中医证候消失,有利于减轻神经损伤,明显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可在此类疾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