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BCD2评分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评估价值

    张海侠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ABCD2评分(TIA早期卒中风险预测工具)与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评估价值,为患者的后续诊疗工作提供基础支持.方法:以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收的75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BCD2评分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评价,基于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组.每组均纳入25名患者,对3组患者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并对各组别之间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组间差异.结果:3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则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各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而在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价时,将ABCD2评分应用于患者的病情分析中能够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的判断,对医务人员治疗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在患者出现TIA时,可将ABCD2评分联合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作为一项重要评估标准,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病情评价,对于提高患者诊疗工作的质量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这两组因素均为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重要预测因子,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后续诊疗时,可将这一因素作为重要的判断依据.

    ABCD2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风险评估

    超声引导下局部浸润麻醉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华黄晓东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局部浸润麻醉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本院2022年7-12月接诊治疗的60例前列腺穿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局部浸润麻醉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统计患者的操作时间、疼痛程度、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统计穿刺确诊前列腺癌病例数,对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统计前列腺癌格林森(GS)评分.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02±3.11)min,出血量为(8.11±1.25)mL,疼痛评分为(5.94±0.87)分.术后出现血尿患者4例(6.67%),急性尿潴留2例(3.33%),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穿刺总针数730针,阳性针数121针,阳性针数占比16.58%.经会阴前列腺活检穿刺患者确诊前列腺癌25例(41.67%),其中15例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GS评分较术前穿刺活检升高者有4例,占比26.7%,其中2例为主侧病理GS评分升高;较术前穿刺活检GS评分不变者9例(60.0%);较术前穿刺活检GS评分降低者1例(6.7%).结论:超声引导下局部浸润麻醉下经会阴前列腺两侧叶各穿6针的诊断准确率高,且不会显著升高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存在病理升级的现象,可能会低估实际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前列腺穿刺活检超声引导会阴效果

    TCT联合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周红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宫颈 TCT 和电子阴道镜检查,以患者宫颈活检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宫颈疾病诊断的准确率、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60例疑似宫颈阳性病变患者中,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阳性病变的患者有49例,非阳性病变为11例;TCT诊断的阳性病变患者为45例,非阳性病变为7例;阴道镜诊断的阳性病变患者为42例,非阳性病变为6例;联合检查诊断的阳性病变患者为48例,非阳性病变为10例,联合检查的准确率高于单独检查(P<0.05);TCT联合阴道镜检查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率及阳性、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检测(P<0.05);49例阳性病变患者中,病理学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的患者有17例,CINⅡ有15例,CINⅢ有13例,宫颈癌(CCA)4例,TCT与阴道镜联合检查对于疾病类型和分期诊断的符合率高于单独检查(P<0.05).结论:在宫颈疾病诊断中采用TCT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的方式能够明确患者的疾病类型,确定疾病的临床分期,为临床后续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依据,利于疾病的防治及改善预后.

    宫颈疾病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宫颈活检电子阴道镜

    全局式护理与饮食指导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

    陈晓燕王晓敏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局式护理与饮食指导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该时间范围内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与研究组(全局式护理与饮食指导,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再入院复查率、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干预后,出院后1个月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再入院复查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以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全局式护理与饮食指导的护理方式,与常规护理相比,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更好,能够按时再入院复查,且不良并发症更少,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借鉴.

    全局式护理饮食指导肝癌介入治疗

    优质护理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

    顾蓓王银秋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于连云港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02例进行分析,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51例和参照组51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处置时间、入院至接受检查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患者都短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抢救和施治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优质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帮助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入院至接受检查时间以及处置时间,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重度颅脑损伤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处置时间

    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对发热门诊患者的护理效果

    顾俊华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发热门诊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以2022年3-12月为时间区间,以我院314例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157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8.72%,常规组总满意度为89.17%,两组对比,研究组更高(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P<0.05).结论:对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医护一体化模式发热门诊护理质量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对心内科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李海霞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心内科冠心病患者施以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本院心内科冠心病患者7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运用基础护理,实验组运用人性化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诊疗依从性较高(P<0.05);干预后,常规组患者情绪状态不如实验组改善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在心内科冠心病患者监护期间予以人性化护理,利于改善患者情绪,护理质量良好,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

    人性化护理心内科冠心病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钱文岚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盲分法将患者分组,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以上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院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定期记录,并且严格按照相关研究标准及具体操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结局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有积极意义,同时能够降低患者在院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

    优质护理服务老年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延续性护理在眼底病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霄珏侯舒依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眼底病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开始于2022年6月,结束于2023年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日间手术的50例眼底病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组,组别为对照组(n=25)、试验组(n=25);分组依据为电脑随机法.在治疗阶段,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为试验组提供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就两组眼底病日间手术患者最终护理效果展开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舒适度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试验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环境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眼底病日间手术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能够优化患者康复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治疗安全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眼底病日间手术延续性护理舒适度满意度

    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护理中应用安全干预的有效性

    吴宁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护理中应用安全干预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研究对象为160例来我院体检的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安全干预.分析两组患者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不良反应及日常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较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体检护理中实施安全干预,可提升患者依从性,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老年糖尿病健康体检安全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