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DCA循环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强凌云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PDCA循环模式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有效性.方法: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眼科收集了122例患者,并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前者61例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后者61例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化PDCA循环模式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改良组的护士服务质量评价明显优于常规组,其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评价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护理满意度改善也较明显(P<0.05).结论:规范化PDCA循环模式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成效明显,可大幅提高患者满意度,使医患关系变得更为和睦.

    PDCA循环眼科护理风险管理

    QCC活动在提升门诊中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中的作用

    严亚萍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门诊中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抽取120例在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前来我院门诊中药房取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将120例取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则接受QCC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药学服务质量.结果:在处方调配用时和患者候药用时比较中,试验组患者用时较对照组患者更短(P<0.05);试验组患者处方调配差错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33%(P<0.05);在管理有效率和投诉率对比中,试验组患者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投诉率较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试验组解决问题能力分数、团队合作能力分数、和谐度分数、成就感分数、自信心分数及总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QCC活动的开展可以缩短门诊中药房中的处方药物调配时间和候药时间,降低处方调配差错,对于改善门诊中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有显著作用.

    门诊中药房药学服务质量品管圈活动

    基于正向激励的手卫生干预模式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袁奕奕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正向激励的手卫生干预模式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15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1-12月为干预前,2022年1-12月为干预后,对比干预前后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得分、手卫生依从率及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在手卫生相关知识评分比较中,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指征分数为(4.25±0.92)分、七步洗手法分数为(4.82±0.43)分、消毒原则分数为(3.59±0.92)分、消毒方式分数为(4.05±0.83)分,明显较干预前各项分数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卫生依从率及感染情况对比中,干预后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和接触患者后依从率、医护人员操作前和操作后手卫生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医护人员干预后手卫生合格率更高,院内感染率更低,与干预前差异显著,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正向激励的手卫生干预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程度,保证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率.

    医院感染正向激励手卫生洗手时间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贤方
    18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80例,依据干预方式不同划分成观察组(质量控制模式)和对照组(常规的血液净化模式),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管理质量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和监护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质量(护理技巧、应急能力、操作流程、服务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总满意率[97.50%(39例)]高于对照组[75.00%(30例)](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阻塞、感染、出血)发生率[2.50%(1例)]低于对照组的[9例(22.50%)](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患者实施质量控制模式,可有效降低阻塞、感染、出血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管理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和监护时间,改善管理质量和疾病预后,适合应用于临床.

    血液净化质量控制护理质量

    6S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钱爱萍张慧徐秋芳
    19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6S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内科工作的76名内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1-12月实施常规内科护理管理,为对照组,2021年1-12月实施6S管理模式,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自我和谐评分及护理管理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自我刻板性和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的分数低于对照组,自我灵活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病房管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合格率及仪器设备完好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6S管理模式的效果较为显著,其能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和谐能力,提升护理管理各项工作的合格率.可见,该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内科护理管理中推广应用.

    6S管理模式内科护理管理病房管理

    人物介绍

    封2页

    《名医》征稿启事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