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坐蹬器抗阻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5次起坐时间的影响

    李培培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坐蹬器抗阻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5次起坐时间的影响.方法:纳入病例时间为2022年1-12月,对该时间段我院所属2个社区中心收治的102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干预)和坐蹬器训练组(51例,实施坐蹬器抗阻训练),对两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最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坐蹬器训练组5次坐起时间更短、6 m平均步速更快、Berg平衡量表评分更高(P<0.05).干预第1天两组各项血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3个月、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坐蹬器训练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更低(P<0.05).结论:坐蹬器抗阻训练能够缩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5次起坐时间,帮助患者将各项血糖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利于改善患者下肢肌力及糖代谢指标.

    坐蹬器抗阻训练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5次起坐时间

    不同初始剂量帕立骨化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志远宋洁许广赛崔升...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继发性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治疗中,不同初始计量帕立骨化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持续血液透析治疗的86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予以不同初始剂量的帕立骨化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炎症指标、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前组间患者的生化指标、炎症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碱性磷酸酶(AKP)、血磷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人体免疫球蛋白A(IgA)、人体免疫球蛋白M(IgM)、人体免疫球蛋白G(IgG)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4+、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继发性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中,不同初始计量帕立骨化醇的应用效果存在差异,使用高剂量所取得的效果较优,也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炎症指标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调整用药剂量.

    初始剂量帕立骨化醇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及睡眠障碍的影响

    缪同霞招启丹何巨皎方超...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我院进行化疗的68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34)和研究组(n=34),前者以常规护理为主,后者加入耳穴压豆和穴位贴敷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更低(P<0.05);研究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健康调查量表36(SF-36)分数更高(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恶性肿瘤化疗耳穴压豆穴位贴敷胃肠道反应睡眠质量

    云门诊就医平台对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干预效果

    倪春湘马丽赵浩郭慧...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云门诊就医平台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共计200例PICC置管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肿瘤内科恶性肿瘤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100)接受正常追踪随访,实验组(n=100)接受云门诊就医平台追踪随访.对比两组PICC置管前后凝血功能指标、PICC相关血栓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栓发生率为35.00%,实验组血栓发生率为2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门诊就医平台使用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凝血功能指标与接受常规追踪随访患者相比,异常现象并不明显,且PICC相关血栓的发生率更低,这为减少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血栓的发生提供了新思路.

    云门诊就医平台肿瘤PICC相关静脉血栓

    不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的效果

    孙华侨李爱萍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阜阳市中心血站采集并完成检测的无偿献血者标本共51 220例,其中抗-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阳性为45例,将45例抗-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阳性无偿献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用间接法及双抗原夹心法进行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在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检验中,双抗原夹心法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明显优于间接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双抗原夹心法应用于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的检测中,能够获得更为优良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间接法双抗原夹心法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

    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与热切除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与安全性

    孙玉洁马泽南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结直肠息肉予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与热切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治疗的观察组(n=51)与热切除治疗的对照组(n=51),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评估两组息肉切除质量及黏膜下层损伤情况,另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1.50±0.22)min、住院时间(2.02±0.44)d,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息肉完全切除率94.12%、整块切除率90.20%、标本回收率100.00%,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黏膜下层损伤率1.96%,低于对照组的17.6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76%,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结直肠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治疗的切除效果与热切除相当,但其操作简单,医疗成本低,可减轻黏膜下层损伤,并发症风险低.

    内镜圈套器冷切除热切除结直肠息肉并发症

    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对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汤雪丽陈平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对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凝血指标、D-二聚体与血小板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丹阳市中医院2022年3月31日至2023年3月31日收治的102例接受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n=51),对照组行单纯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D-二聚体与血小板水平.结果:在T1(术前)时间段,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在T2(插管时)、T3(手术中)、T4(拔管后)时段,观察组SBP、DBP、H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与血小板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1.345、10.318、5.229、4.752、9.899、8.551,P<0.05).结论:对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可以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穴位按摩穴位敷贴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D-二聚体

    全脊椎切除术和次全脊椎切除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

    王德明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脊椎切除术和次全脊椎切除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5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行次全脊椎切除术治疗)和观察组(行全脊椎切除术治疗),各7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卡氏评分(KPS)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Frankel功能分级较术前得到改善,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生存时间、累计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在脊柱转移瘤治疗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均可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机体功能,但相较于次全脊椎切除术,全脊椎切除术后复发率更低,具有推广价值.

    全脊椎切除术次全脊椎切除术脊柱转移瘤VAS评分KPS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

    王菁晶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数表将2019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宜兴市徐舍医院治疗的115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57例,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对比组间疗效、肺功能、血气指标.结果:治疗前组间肺功能、血气指标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疗效、肺功能优于对照组,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水平,提升患者临床疗效,调节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可见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可推广应用.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布地奈德特布他林

    2021年门源县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情况及健康教育对策

    闫志琴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并掌握2021年3-11月门源县砖茶饮用情况及8~12岁儿童氟斑牙分布情况,并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方法:在门源县东西南北4个方向随机抽取5个行政村为固定监测点,各监测点分别完成10户家庭饮用砖茶数据的采集,最终共收集50份砖茶调查样本.此外,还需在各个监测村对所有8~12岁共计387例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监测.结果:2021年在门源县5个村采集砖茶50份,合格1份,合格率为2.00%.累计调查387名8~12儿童,正常321例,极轻氟斑牙21例,轻度氟斑牙14例,中度氟斑牙3例,重度氟斑牙0例,病例总数38例,氟斑牙检出率为9.82%,各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差异显著(χ2=86.825,P=0.000),低于国家氟斑牙检出率(≤30%),达到饮茶型氟中毒"控制区"目标.结论:门源县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发生率较低,且存在一定数量的儿童氟斑牙患者.对此,应强化门源县居民及农牧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人群健康生活意识,降低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发生率.

    门源县氟斑牙健康教育砖茶氟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