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交叉冲洗单孔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血肿清除率的影响

    何佳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改良交叉冲洗单孔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交叉冲洗单孔引流术)和对照组(单纯单孔引流术),各50例.比较两组的引流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Barthel指数(BI)均明显好转(P<0.05),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血流速度(Vm)、屏气指数(BHI)均明显升高,高于对照组,脉动指数(PI)明显下降(P<0.05),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炎症水平明显降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改良交叉冲洗单孔引流术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增强脑血管储备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

    改良交叉冲洗单孔引流术慢性硬膜下血肿血肿清除率

    2例精神障碍患者脑脊液LPS及病原微生物16srDNA高通量测序报告分析

    林举达戴准林志雄罗旭东...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分析了2例精神障碍患者脑脊液革兰氏阴性杆菌脂多糖(LPS)及病原微生物16srDNA高通量测序报告,并提出脑脊液中所测到的DNA序列是破碎的细菌片段,是含有DNA组分的细菌碎片,并推测这些碎片来源于脑外的隐性细菌感染.

    精神障碍隐性细菌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脂多糖脑脊液病原微生物16srDNA高通量测序

    微信结合知信行健康教育对黄疸患儿家长知信行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刘呈娟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微信结合知信行健康教育在黄疸患儿家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黄疸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微信结合知信行健康教育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知信行水平与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知信行评分为(25.69±2.05)分,高于对照组的(22.26±1.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6.64±4.77)分、(38.32±4.4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2.18±5.60)分、(45.46±4.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结合知信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黄疸患儿家长关于黄疸防治的知信行水平,并改善其心理状态.

    黄疸微信知信行健康教育心理状态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及食管心电图检查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

    卿新敏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应用食管心电图、经食管心房调搏术对心律失常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考虑为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先经鼻腔置入食管电极导管,进行食管心电图检查,再启动食管心房调搏仪,给予患者心脏电生理刺激治疗,进行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治疗.观察食管心电图的诊断结果和经食管心房调搏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87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4例、房性心动过速12例、心房扑动6例、心房颤动9例、室性心动过速9例、室性期前收缩123例.87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54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经食管心房调搏治疗,转窦性心律成功;有1例未成年患者因无法耐受而选择静脉推注腺苷,立即转为窦性心律;其余患者采取射频消融术,均治疗成功.结论:食管心电图及食管心房调搏术可用于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治,临床价值非常显著,二者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问题,对患者疾病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食管心电图经食管心房调搏术心律失常

    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邱刚江宏岩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1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机体炎症因子、肺功能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机体炎症因子与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与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消退,缩短各种症状消失时间,有效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炎症因子临床症状

    改良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析

    沙永涛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改良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效果、血清指标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92.36±10.2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80.71±15.32)mL,术后引流量平均为(34.56±4.17)mL,下床时间平均为(3.78±0.94)d,住院时间平均为(10.42±2.25)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3.79±3.64)周.40例患者中,手术效果优20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0%(36/40).患者术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碱性磷酸酶(ALP)、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水平分别为(1.27±0.33)mg/L、(266.97±30.43)U/L、(493.82±40.68)μg/L,明显高于术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心理状态、精神状态、生活活力、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十分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胫骨平台骨折改良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生活质量

    颈部血管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汤茜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颈部血管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查的2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138例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者设为观察组;另外138例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经过颈部血管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者在超声诊断中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病变情况及颈部病变的部位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低于对照组,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脉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内总动脉起始端、主干、窦处的病变部位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诊断技术在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能够准确检测出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和推广.

    颈部血管超声血流动力学颈动脉病变颈动脉狭窄缺血性脑血管病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VAS评分及效果的影响

    唐茂廷王振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VAS评分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的抽签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用药和康复训练的综合疗法,研究组则增加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生活质量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改善,且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且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能够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VAS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提高整体临床效果.

    膝骨关节炎经皮神经电刺激视觉模拟评分法膝关节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在肺部感染中的诊断意义

    田田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在肺部感染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在本院接受临床诊断的肺部感染患者70例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未感染患者70例作为非感染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及白介素-6(IL-6)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hs-CRP与IL-6水平及抗感染治疗3 d与5 d后IL-6、PCT与hs-CRP水平.结果:感染组血清PCT、hs-CRP与IL-6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抗感染治疗3 d与5 d后,感染组IL-6、PCT与hs-CRP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hs-CRP、PCT及IL-6水平可以反映肺部感染患者体内炎症的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肺部感染

    微型钢板与空心钉内固定术对后踝大块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王春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后踝大块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钢板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其踝关节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所收治的患者数量达到100例,其中采用数字随机法展开分组,其中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住院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参考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展开分析,了解患者血量情况,同时比较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价值意义(P>0.05);在观察患者治疗情况基础上,也需要基于组间比较展开分析,了解患者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需要参考观察组患者实际治疗情况展开分析,确保患者治疗到位,体现一定治疗家孩子,形成差异学统计价值意义(P<0.05).需要参考观察组患者实际情况分析组间比较内容,统计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分析其中差异并思考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分别为(12.32±4.12)mg/L、(14.82±3.25)pg/L、(10.52±2.97)pg/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后踝大块骨折患者予微型钢板治疗较空心钉治疗的临床指标理想,能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降低并发症风险,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微型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踝大块骨折踝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