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EART五步沟通模式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孙玉丹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中应用HEART(倾听、共情、道歉、回应和感谢)五步沟通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行HEART五步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同时间段的纯音听力得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度及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以上项目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HEART五步沟通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纯音听力能力,保证患者获得满意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HEART五步沟通模式突发性耳聋护理

    康复护理+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魏丽娟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康复护理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应用于产妇产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到2022年1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顺产产妇中抽取86例纳入观察对象,所有产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选择随机数字表法等比例分为两组(n=43),对照组产妇开展常规产后康复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加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对比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评分、盆底肌张力、盆底功能指标、预后满意度、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张力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级肌纤维疲劳指数和阴道肌力显著更高、Ⅱ级肌纤维疲劳指数显著更低,产后出现尿失禁、产褥感染、脏器脱垂的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和预后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应用于产妇产后康复中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预防各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行使用.

    康复护理盆底康复治疗仪产妇产后康复盆底功能障碍

    循证护理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6对妊娠剧吐患者的影响

    吴美燕洪文琼黄绮平谢晓连...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6对妊娠剧吐患者的止吐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妊娠剧吐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各51例,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6干预,对比组予以传统护理及口服维生素B6方式干预,观察两组止吐时间等差异.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呕吐频率等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剧吐是我国临床较为常见的妊娠期不适反应,长期妊娠剧吐会增加患者的生理、心理不适,同时会严重威胁患者的妊娠与生命安全,对其进行循证护理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6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重视.

    循证护理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6妊娠剧吐

    重症超声指导下不同时期液体入量对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许文强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超声指导休克患者不同时期液体入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重症超声导向休克治疗(CCUSOST)方案]与对照组(传统液体管理).比较两组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休克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观察组ICU死亡率为23.33%,低于对照组(50.00%,P<0.05).观察组稳定期与降阶梯期液体入量少于对照组(P<0.05).生存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乳酸水平、液体总入量、抢救期与优化期液体入量、稳定期与降阶梯期液体入量低于死亡组,每小时尿量高于死亡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OR=1.081)、乳酸水平(OR=1.331)、抢救期与优化期液体入量(OR=1.128)、稳定期与降阶梯期液体入量(OR=1.090)为导致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检查指导液体管理可减少休克患者液体入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重症超声休克液体入量预后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闫雪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理、自我康复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70例COPD入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个体化的护理组(实验组),干预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健康调查量表36(SF-36)比较两组患者的评价效果.结果:个体化护理组患者在症状自评、自我康复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能够较为明显地改善COPD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康复能力和生活质量.

    个体化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生活质量

    VSD修复慢性创面的护理措施及护理结果

    杨萍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慢性溃疡创面时,所采用的护理措施对其护理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所选58例患者均为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于本院接受VSD治疗的慢性溃疡长期不愈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共29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共29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与植皮存活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植皮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对慢性溃疡长期不愈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减轻其在VSD慢性创面修复过程中的疼痛感,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并保障植皮存活状况,获取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封闭负压引流慢性创面修复综合护理疼痛

    综合护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

    袁炜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80.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④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肺功能,缓解其不良情绪.

    慢性支气管炎综合护理急性发作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肺功能负性情绪

    手术护理配合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张瑜蔡玉玲李家欢欧雪芬...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手术护理配合干预,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的11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范例,以随机抽取信封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纳入55例患者,试验组开展手术护理配合干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配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价值.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之间负性情绪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比对照组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有效疏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预后生活质量.

    手术护理配合老年性白内障负性情绪满意度

    七十味珍珠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状态患者的效果

    才让东知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七十味珍珠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中风后下肢痉挛状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中风后下肢痉挛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七十味珍珠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BS评分、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10米步行时间测试(10 MWT)、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UG、10 MWT均短于对照组,6MWT则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十味珍珠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有效提高中风后下肢痉挛状态患者的治疗效果、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且可改善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

    中风下肢痉挛七十味珍珠丸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肢体运动功能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姜宁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依帕司他与甲钴胺片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5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单用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以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效果、不良反应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较对照组的22.22%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症状、神经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及甲钴胺片联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症状与体征,在进一步缓解其症状的同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提升疗效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建议推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片依帕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