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模具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模具工业
模具工业

翁史振

月刊

1001-2168

mjgy@gx163.net

0773-5888145,5888405,5605772

541004

广西桂林市辰山路1号

模具工业/Journal Die & Mould Indust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模具专业技术期刊,主要报道各类模具的先进结构设计、理论计算及模具科研成果;各类模具的先进制造工艺;模具新材料及模具热处理方面的经验;模具CAD/CAM技术;模具生产管理经验及各地模具行业活动情况。办刊宗旨:为全国模具行业的生产、技术交流服务,以提高行业的技术及管理水平、振兴模具工业为目标。办刊方针:理论联系实际,以实用技术为主,报道模具行业中实用有效的技术经验。本刊是广大模具工作者必备的参考资料,适合厂矿企业、科研单位从事模具生产、管理的人员及大专院校中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挤出造粒机头的结构优化设计

    张友新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挤出造粒机头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物料塑化不良、料条易拉断、料条纠缠或粘结在机头出料板等缺陷,对机头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在机头设计分流器、风冷装置和梯形储料缓冲槽,实现对料条的拉伸取向,解决了料条纠缠或粘结问题.经实践证明,该机头结构适应性强,物料塑化和产品性能良好,为类似挤出造粒机头设计提供参考.

    挤出造粒机头分流器缓冲槽拉伸取向

    汽车覆盖件面畸变量化评价方法及应用

    吴琼兴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汽车覆盖件成形时局部面畸变难以完全消除,通过引入应用面畸变测量仪,采集二维截面上的畸变最大深度及窄向宽度,构造面畸变量化评价指数,构建一种量化评价方法.建立完整的汽车覆盖件面畸变量化评价体系,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实现面畸变的量化管控,实际工程实践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面畸变覆盖件量化评价油石法

    全高度PMI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组件制造技术研究

    杜鹏飞白娅萍刘训新张恪玮...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型民用支线飞机舵面尖部选用全高度泡沫夹层,以实现舵面结构和操纵功能,提出了PMI泡沫芯材不同铣切方法,验证了无铣切夹具加工双曲面全高度PMI泡沫芯材的铣切技术,探讨了共胶接和共固化制造技术特点,使用共胶接成型增加了骨架组件修整操作,实现了制造过程可视化.以组件角分线为分模面,采用"软硬合模"工装,确定了"预浸料+airpad+预浸料+airpad"的"软模"压力垫形式,实现固化压力有效传递.

    全高度泡沫夹芯复合材料PMI泡沫铣切共胶接软硬合模工装压力垫

    基于加工中心的铣削工艺对铣削精度影响及抑制原理研究

    邹泽昌傅枞春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的加工工艺会影响工件的精度和刀具的使用寿命,使用顺铣工艺可以延长刀具使用寿命.为了防止过切,在外形切削时使用顺铣工艺;使用从底部往顶部等高切削可以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使用刀具的最大直径位置切削可以减少工件竖直面的斜度,使工件侧面垂直度达标.

    加工工艺加工误差顺铣铣削精度

    基于OBE理念的《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尚蒙娅彭进苗蔚张琳琪...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软件应用不熟练、团队合作不均衡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欠佳等问题,基于OBE理念,通过增加模具软件实践教学环节比重,设置多样化的课程设计题目,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室和3D打印技术,设立全过程、多元化评价体系进行全面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课程设计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OBE理念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两堂并行·四维一体"培养模式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李凝陶德华王笑林祝亮...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培养机械类专业人才毕业核心能力和素养的要求,针对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专业技术更新滞后、实践操作时间少、需求对接脱节和职业精神缺失等问题,提出了模具类人才"两堂并行·四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合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坚持课堂与课下同培育,理论与实践同结合,学校与企业同效能,新理念新技术同应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改革创新后学生专业认同度、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明显提升.

    四维一体教学模式模具类课程教学改革

    跨校修读学分背景下《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新模式研究

    马廷威孙琪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跨校修读学分背景下《工程材料》课程面临的问题,从教学资源的梳理、教学问题的及时沟通、政策的支持、合理考核机制的建立和教师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助力学生完成跨校修读学分.

    跨校修读工程材料实际问题教学资源

    数据统计

    前插1-前插2页

    国际资讯

    前插2页

    区域报道

    前插2-前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