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模具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模具工业
模具工业

翁史振

月刊

1001-2168

mjgy@gx163.net

0773-5888145,5888405,5605772

541004

广西桂林市辰山路1号

模具工业/Journal Die & Mould Indust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模具专业技术期刊,主要报道各类模具的先进结构设计、理论计算及模具科研成果;各类模具的先进制造工艺;模具新材料及模具热处理方面的经验;模具CAD/CAM技术;模具生产管理经验及各地模具行业活动情况。办刊宗旨:为全国模具行业的生产、技术交流服务,以提高行业的技术及管理水平、振兴模具工业为目标。办刊方针:理论联系实际,以实用技术为主,报道模具行业中实用有效的技术经验。本刊是广大模具工作者必备的参考资料,适合厂矿企业、科研单位从事模具生产、管理的人员及大专院校中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深度图像的加工特征识别算法在模具数控智能编程中的应用

    孙志晖朱凌穹王华昌李建军...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的基于规则推理的特征识别算法灵活性低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三维模型特征识别算法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加工特征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提取三维几何模型的深度图像,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获取二维深度图像中的加工特征信息,利用NX/Open API和NVIDIA推出的通用并行计算架构在UG NX12.0平台上开发了基于该方法的原型系统,在由数千个注射模电极零件构成的模型库中,随机选取部分零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针对电极零件的典型加工特征,识别正确率达到90%以上,该算法提高了加工特征识别的灵活性与效率.

    数控加工特征识别深度图像目标检测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通讯机箱板冲铆工艺与质量研究

    杨家栋黄珍媛
    9-1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通讯机箱板冲铆点特征,基于Abaqus软件建立冲铆有限元模拟模型,并以凹模半径、凸台底部半径、凸台高度、凹模深度为影响因子,设计4因素3水平冲铆试验方案,开展9组冲铆模拟试验;以底部切除量、底部厚度、钉头高度和剩余厚度为分析目标,研究冲铆模参数对成形后接头质量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冲铆模参数对钉头高度影响较小,模具零件半径对接头质量影响反应最灵敏,优化模具零件半径可以改善冲铆质量.

    通讯机箱板冲铆工艺冲铆质量有限元模拟

    顶棚模具疲劳寿命分析及结构优化

    孙飞李鑫锋牛灵凯夏弦...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顶棚模具工序高度集成,模具结构布局受限制,导致模具存在强度薄弱区域,正常生产时模具易损坏,针对该问题,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获得模具模型应力分布云图,并结合S-N曲线和模具实际工作环境,利用有限元疲劳寿命分析模块进行疲劳寿命分析,根据疲劳寿命结果对模具结构进行优化,以满足模具使用寿命的设计需求.

    顶棚有限元分析应力分布S-N曲线疲劳寿命

    模具套材技术研究

    赵建永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整车考虑,对引擎盖内板、门内板及门加强板进行工艺优化,研究了制件外部套材和内部套材工艺方案,并对2种套材工艺进行批量生产验证,结果表明:套材工艺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对车身覆盖件的设计与生产具有参考作用.

    套材工艺外部套材内部套材材料利用率成本

    基于压力机切换下的汽车覆盖件拉深模着色差异性研究

    杨玉贵周雪峰刘探刘壹帆...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模具交付后与厂内调试出现差异的问题,主要包括制件成形性异常、型面着色率降低以及制件评估分数降低等.通过将出厂后模具零件型面着色与厂内型面着色情况统一,降低了模具零件型面首次着色研配工作量,使交付后的成形性问题出现率降低至5%以下,型面着色差异平均值控制在10%以内,减少了因出厂前、后差异导致的模具交付延迟,为今后模具交付后的调试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差异性成形性着色率研配量

    汽车覆盖件模具零件间隙处理规范及应用

    李东生李丽坤苏飞宇阳学...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具零件间隙处理规范分为拉深模、切边冲孔模、翻边整形模三大类,其中切边冲孔模与翻边整形模在间隙处理上方法类似,介绍拉深模的间隙处理流程,并对不同项目的2个同类零件进行差异化间隙处理,对比首次研合率和累计研合工时,发现模具零件间隙处理能有效提升首次研合率,缩短整个研合周期,提高模具制造效率.

    间隙处理研合率着色拉深模

    投稿须知

    38页

    影响车型材料利用率评价结果的前提条件研究

    秦家盈汪建余申恩强孙喜良...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企业30余款车型853个冲压件,对影响车型材料利用率评价结果的前提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零件材料利用率算法、冲压件加工深度、厢型等前提条件对车型材料利用率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影响,建立车型材料利用率评价结果影响量值转换表,为不同车型、不同主机厂之间进行车型材料利用率对标提供了一种解决途径和实践支撑.

    材料利用率前提条件对标加工深度

    基于CAE技术的输液瓶盖模具设计及工艺参数优化

    周一凡王晓晓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医用聚丙烯输液瓶盖的特点、产量及自动化生产的要求,设计了注射模成型;针对塑件的翘曲变形设计了正交试验,采用Moldflow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塑件变形的主要因素,并由此优化成型工艺参数,最终减小了塑件的变形量,缩短了试模周期,经实际成型验证了该模具设计的合理性.

    医用聚丙烯Moldflow翘曲变形正交试验

    饮水机面盖倒装注射模设计

    邹泽昌蓝敏俐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饮水机面盖侧面U形支架圆柱孔及外表面不能有浇口痕的要求,模具采用倒装结构和2次抽芯的组合滑块脱模结构,将进浇系统设在动模,从待成型塑件内表面进浇.成型塑件先由斜导柱带动U形支架侧壁圆孔脱模后,再由斜楔带动U形支架内部的圆柱脱模,同时在动、定模板上分别设计不同的冷却水路,采用液压缸带动推出系统作脱模运动,有利于模具温度保持均匀及成型塑件顺利脱模.

    饮水机面盖注射模倒装结构组合滑块热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