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李惠斌

双月刊

1004-5961

010-66509601

100032

北京西城区西斜街36号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理论性学术类期刊。刊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论文和资料,报道马列著作编译的重大变动,研究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右翼民粹主义、西方政治极化及其潜在的政治哲学逻辑

    周穗明
    161-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西方的政治极化现象愈演愈烈,其外溢效应对全球经济政治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首先,西方的政治极化主要是由右翼民粹主义推动的.我们以美国为例分析了右翼民粹主义产生的根源,即西方社会长期的结构性危机和全球化引发的三个新因素——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变动带来的外部冲击、新一轮全球化积累下来的内部贫富两极分化、西方精英民主体制的失灵.其次,西方右翼民粹主义主导的政治极化背后是价值观和政治哲学的极端对立.一方面,政治极化的两端是自由主义内部的对立,是两种"新"自由主义的对立;另一方面,直接导致政治极化的是左翼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转向和右翼自由主义对多元文化主义身份政治的方法论利用.最后,政治哲学问题关系到依赖何种政治伦理来治理国家、凝聚共识.西方国家的政治极化困境启示我们,必须反思多元文化主义,反对激进身份政治.

    右翼民粹主义政治极化两种"新"自由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身份政治

    商品化与根本性变革:从理论上阐明数字资本主义

    蒂姆·塞德尔马英杰刘歆
    169-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正在改变当代经济和社会.然而,学界最近才开始系统思考数字化,即我们越来越多的言论、思想和行为被数字技术所调节的过程,是如何由资本主义驱动和促使资本主义变革的.三场数字革命——平台革命、(大)数据革命和人工智能革命,催生了数字资本主义.在数字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平台为基础、由数据驱动、由人工智能赋能的商业模式获取了日益增长的利润份额,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越来越多的经济生活领域,并日益成为创业公司和老牌企业的行为榜样.本文回顾并梳理了研究资本主义和数字化的文献,旨在提供一个理解和分析数字资本主义的驱动因素、动态机制和相关挑战的理论框架.

    数字资本主义数字化转型商品化

    图上的谜思:制图术与资本主义的空间测绘

    吴红涛
    179-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图是地理空间以符号矩阵的形式在图像上的虚拟映射,地图与空间之间存在着极为重要的关系.资本主义特有的空间政治使其格外注重地图的绘制、生产与利用,地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成为牟取空间利益、实施空间规训与展示空间霸权的重要媒介.资本主义制图术在历史上历经的多重变革,清晰且深刻地映射出资本主义在空间测绘上的阶段性演变,从糅合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空间投影,到背负资本主义利益诉求的空间赋魅,再到显现资本主义政治权力的空间傲慢,其背后无不潜藏着资本主义欲盖弥彰的诸种空间企图.随着21世纪数字时代的来临,资本主义出于空间转向的需要,对其制图术进行了隐匿性变革,我们需要对此展开进一步的辨识和批判.

    地图制图术资本主义空间

    分歧与融通:伦纳和帕舒卡尼斯的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比较

    张放孟飞
    188-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世纪初现代资本主义发生体制调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亦出现分化发展的历史转折时刻,马克思主义法学领域涌现出两位卓越的理论家卡尔·伦纳和叶夫根尼·帕舒卡尼斯.他们基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面临的理论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的发展,却也凸显出该领域中结构论与工具论、多元论与一元论、法律进化论与法律革命论之间的思想差异,反映了当时东西方社会主义运动各自的发展特点.伦纳和帕舒卡尼斯共同提醒我们,必须正视现代法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承担的社会公共职能,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体现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经验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社会主义法治需要从具体国情出发,确立一种既能动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又适度兼容法律自创生系统要求的法律理论立场,在规范转变和功能转变协同推进的基础上,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效建构.

    伦纳帕舒卡尼斯法的本质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治

    现代人类学机器与市民的动物化——《论犹太人问题》的生命政治学意蕴

    虞昊
    197-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犹太人问题》揭示了人权向私有财产权的演变以及人因此成为市民而被动物化的生命困境.马克思的这一市民社会批判实际指向了私有财产对人的异化,内在地蕴含着对阿甘本所指认的旨在区分人与非人的人类学机器亦即生命政治的批判.在现代人类学机器的神圣化操作下,"金钱""人权""生命""私有财产"等被抬升为神圣之物,人因而被剥夺政治生活,在市民身份中实质性地下降为动物性的自然生命,沦为资本主义机器中的神圣人.去神圣化的操作正好为超越这一生命政治困境并通向人的解放提供了一种可能路径.阐明《论犹太人问题》的生命政治学意蕴,有助于把握马克思资本主义生命政治批判的思想史脉络,为超越当代资本主义提供更为开阔的批判视野.

    人类学机器市民动物化《论犹太人问题》生命政治

    Abstracts

    封3页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召开全院大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封2页

    书讯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