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半年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神圣人与异化人:主体角度下阿甘本和马克思的批判路径

    王星儿王海龙
    18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晚期兴起的生命政治学为当代资本批判开辟了一条新路,其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对话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探索资本体系下个体生存境况的批判理论框架中,主体问题已成为联结生命政治学与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具体而言,阿甘本的"神圣人"与马克思的"异化人"在生存状态、产生机制等方面存在多种相似之处,但二者在讨论生命性质上的相互对立显示了生命政治学与政治经济学在理论维度方面的根本分歧,尽管如此,阿甘本对"神圣人"的深刻探讨也的确切中了当代资本体系下的民主乱象,并引导我们重新审视数字时代下主体的实际境遇.

    主体神圣人异化人马克思阿甘本

    无穷概念的历史变奏与现代意涵——以巴迪欧对戴德金和康托尔的研究为中心

    邢冰
    194-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穷或日无限是数学和哲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巴迪欧数学本体论中集合的核心特征.在巴迪欧看来,经由戴德金和康托尔所阐发的数学上的实无穷的哲学意义在于,它宣告了一个现代时代的到来.实无穷突破了哲学史和宗教史上将无限视为唯一的、人类无法理解的本原的路径,而使无穷成为人类知性可以把握的事物,辞别上帝与国王,敞开了多元与能动的主体性空间.然而,现代性中存在的一系列悲剧揭示了抽象的普遍理性的内在问题,以及资本主义如何通过垄断理性解释权完成对无限性的复魅,使无产阶级重新臣服于一元的体系之下.而康托尔多元异质的无穷观以及连续统假设(Continuum hypothesis)的不可判定性则为突破这种现状提供了启发.

    无穷巴迪欧戴德金康托尔现代性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探析

    祝利民何中华
    205-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实践哲学的核心问题.康德和黑格尔在处理二者的关系时,都未能克服理论与实践的二元性.随着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范式的确立,实践哲学研究在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如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及南斯拉夫实践派那里获得了高度重视.如何克服理论与实践的二元性并实现二者的统一,是他们一贯的研究主题.通过考察他们克服二元性的具体路径,对于更深刻地反思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推进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以及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根本的价值遵循

    孙伟平贺敏
    213-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是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在回答"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么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价值目标、价值原则、价值方法和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二者在双向互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向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探索及其对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

    于永成周丹
    22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从唯物史观看,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探索集中体现在生产力的现代化、生产关系的现代化、政治制度的现代化、文化价值的现代化等方面,它遵循并利用了社会历史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了社会制度发展的创造性探索,尊重并解放了人的主体性,追求自由、平等与幸福等社会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探索,为真正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探索进行回顾和思考,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深刻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

    胡艺华晏婉婕
    23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精深、精辟的重要论述以大历史观的宏阔视域对"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作出了高屋建瓴而又实事求是的评价,具有极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极为深厚的时代意蕴.如何正确认识、深刻理解和整体把握这座重要里程碑的价值意蕴、时代内涵和历史意义,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课题、历史课题、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迫切需要我们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以历史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来深刻把握这座重要里程碑的内在意义,从而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里程碑历史自信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基本逻辑探赜

    赵士发孙天牧
    24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出发,邓小平在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提出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思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演进遵循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逻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的理论逻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逻辑和顺应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历史逻辑.这一进程充分彰显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特性、动力与旨归

    韩英丽吴育林
    254-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表现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通过"两个结合"创造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逻辑.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特性;二是"第二个结合"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成果,是一场深刻的"文化革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三是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预示着新一代人的塑造.时代新人的培育既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主体力量,也是实现现代化的文化旨归.

    中国式现代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第二个结合"时代新人

    党建引领视角下基层治理改革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徐霞姜红明
    262-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活基层党建力量,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相互衔接、融合发力,是我国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针对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矛盾,本文坚持问题导向,从历史、理论、实践和价值等视角深入厘清逻辑理路,探索党建引领视角下基层治理新范式的发展脉络、核心要义、实践要求、价值目标,进而总结持续推进基层治理改革的实践路径,具体包括:突出理念引领,开创基层治理崭新格局;突出组织引领,打造基层治理联合战斗堡垒;突出机制引领,促进基层治理主动服务;突出技术引领,构建基层治理智能系统.

    "四个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基层党建

    从"第二个结合"视角探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杨根龙
    271-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第二个结合"的视角探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并更好地践行这一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既审视又传承、既发展又创新的紧密互动关系.这一思想不仅传承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宝贵精神,还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代诠释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发展.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定位和路径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哲学指导,为构建民族文化认同和强化文化主体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第二个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