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膜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膜科学与技术
膜科学与技术

尤金德

双月刊

1007-8924

mkxyjs@163.com

010-8049241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9号

膜科学与技术/Journal Membra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是国内唯一一份报道膜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的科技期刊。专业覆盖面宽,涵盖石油、化工、冶金、医药、食品、纺织、环保、生物制品提纯等领域。介绍有关膜和膜技术及水处理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报道国内外膜科学和水处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在石油、化工、冶金、医药、环保及生物制品提纯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及产业化情况;反映该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及最新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表面接枝法荷正电复合纳滤膜制备及其镁锂分离性能

    张桢琳王露程亮杨虎...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哌嗪(PIP)与均苯三甲酰氯(TMC)界面聚合制备的PA纳滤膜为底膜,利用聚乙烯亚胺(PEI)与氧化石墨烯(GO)混合溶液对膜表面进行接枝,并制备PEI-GOS纳滤膜.通过扫描电镜(SEM)、Zeta电位和接触角等仪器对其微观形貌、表面电荷和水接触角等进行表征.在溶液总质量浓度1 000 mg/L(镁锂质量浓度比为50)的条件下,考察了纳滤膜的镁锂分离性能.结果表明,PEI-GOS纳滤膜具有致密平滑的聚酰胺层,膜表面荷正电,纯水通量可达50.1 L/(m2·h·MPa),对Mg2+具有良好的截留性能.PEI-GOS纳滤膜镁锂分离因子可达38.1,具备良好的镁锂分离性能.

    表面接枝纳滤膜氧化石墨烯镁锂分离

    盐也可以发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膜分离技术团队在Nature子刊再发表研究成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官网
    7页

    醇响应型智能膜的制备及其甲醇检测性能

    邓锡彬谢锐刘壮汪伟...
    8-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不同亲水性的聚N-正丙基丙烯酰胺(PNN)、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和聚N-甲基异丙基丙烯酰胺(PNM)微球,通过物理共混和液体诱导相分离(LIPS)结合的方法将它们引入聚偏氟乙烯(PVDF)膜基材,成功制备了可在常温下检测甲醇浓度的醇响应型智能膜.系统探究了微球的温度响应性和醇响应性,以及微球亲水特性对膜微观结构、表面化学成分的影响,并考察了膜在甲醇、乙醇及甲醇-乙醇混合溶液中的响应性能.结果表明,微球亲水性越强,醇响应型智能膜的厚度、孔径和孔隙率也显著增大.添加最亲水PNM微球的智能膜(PVDF/PNM)的膜厚、孔径、孔隙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空白膜的2.4倍、4.7倍和5.9倍.膜的最大渗透率(Pmax)和醇临界响应体积分数受操作温度、醇溶液类型和微球亲水性的影响.PVDF/PNM膜的甲醇和乙醇响应性差异最大,在40 ℃下的临界甲醇响应体积分数(CM)和临界乙醇响应体积分数(CE)差值达到6.5%.常温25 ℃下,随着总醇体积分数为40%的混合溶液中甲醇比例增大,膜渗透率与甲醇体积分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可通过渗透率计算得到混合醇溶液中甲醇浓度.上述研究结果为甲醇浓度的便捷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醇响应型智能膜聚偏氟乙烯甲醇检测微球亲水性

    金属-有机骨架离子凝胶膜的制备及其在C3H6/C3H8分离中的应用

    高云硕孙玉绣刘丽娟耿晨旭...
    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调节反应时间合成出3种不同颗粒大小金属-有机骨架(ZIF-8),并将其与离子液体1-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PmimTf2N)和聚醚共聚酰胺(Pebax 1657)混合制得ZIF-8/IL/Pebax离子凝胶膜,用于对丙烯/丙烷混气体系的分离.通过ZIF-8颗粒与离子液体在Pebax膜中的协同作用,实现了金属-有机骨架(MOF)填料在聚合物基质中高达70%的质量掺杂量,C3H6/C3H8体系的气体分离性能也得到明显提升.研究表明,ZIF-8/IL/Pebax离子凝胶膜相比于Pebax纯膜,C3H6渗透通量提高了 385%,达到了 227.1 Barrer;同时,C3H6/C3H8的选择性也从3.04提高到了 25.11.此外,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10~40℃,0.15~0.3 MPa),ZIF-8/IL/Pebax离子凝胶膜均表现出优异的气体分离性能,并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金属-有机骨架混合基质膜离子凝胶高掺杂量C3H6/C3H8分离

    聚二甲基硅氧烷膜蒸汽渗透分离乙醇/二氧化碳的研究

    石新宇谢纹纹毛恒王涛...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质发酵制乙醇过程中,发酵尾气的产生与排放对生态环境有极大影响.本文以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膜为基底,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分离层基质,制备出适用于发酵尾气乙醇/CO2分离的PDMS/PVDF复合膜.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PDMS/PVDF复合膜进行了系统表征,探究了热交联时间、进料压力、进料乙醇浓度、进料温度、吹扫气流量对PDMS/PVDF复合膜渗透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VDF基底上成功制备出薄约10.5 μm、致密且均质的PDMS分离层.热交联时间越长,膜的选择性越低而渗透性升高;随着进料压力增加,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均升高;随着进料乙醇浓度升高,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着进料温度升高,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均下降;随吹扫气流量的增加,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先升高后下降.在进料温度35 ℃、进料压力0.15 MPa(表压)、乙醇蒸汽体积分数0.1%时,所制PDMS/PVDF复合膜的乙醇渗透性高达33 052.2 Barrer,乙醇/CO2选择性为17.1.此外,在连续测试60 h中,所制复合膜性能保持稳定,在生物乙醇发酵尾气处理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蒸汽渗透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膜发酵尾气乙醇回收

    纺膜参数对PVC中空纤维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蔡新宇张凯王露程亮...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氯乙烯(PVC)和醋酸纤维素(CA)为膜材料,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法,通过改变纺膜参数制备了 PVC中空纤维膜.结果表明:所制得的中空纤维膜具有致密皮层,断面为海绵孔与指状孔共存结构,纯水通量可达314 L/(m2·h),BSA截留率可达95.0%,断裂强度22 MPa.此外,细中空纤维膜可在0.6 MPa压力以下稳定运行,并可对自来水中的有机物深度脱除 49.30%.

    聚氯乙烯(PVC)中空纤维膜NIPS法膜结构

    共沉积-交联法制备PDA/PEI-PVDF中空纤维复合超滤膜

    冯子腾王彤林亚凯汪林...
    45-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偏氟乙烯(PVDF)膜以其出色的化学稳定性、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机械强度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对膜孔径和亲水性的精确控制是优化膜分离效率、稳定性和持久性的关键.本文采用多巴胺(DA)与聚乙烯亚胺(PEI)共沉积并通过戊二醛实现交联的方法,将PVDF中空纤维膜的孔径从(119.0±3.55)nm减小到(16.2±0.36)nm,接触角由107.7°下降至61.4°,同时实现了膜孔径和亲水性调控,制备出对20 nm SiO2粒子截留率可达95%以上、对尺寸更大的粒子的截留率则高达99%以上的高性能PDA/PEI-PVDF中空纤维亲水超滤膜.本研究为超/微滤膜的性能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复合超滤膜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亲水性

    低温热致相分离法制备PVDF-CTFE多孔膜的研究

    林帅吕晓龙张绍哲谷杰...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低温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PVDF-CTFE多孔膜,重点考察了甘油含量和凝固浴温度对成膜机理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有促进热致相分离(TIPS)和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的双重作用.甘油含量的提高,一方面作为非溶剂使铸膜液浊点温度与凝固浴温度的温差变大,加强了TIPS效应,使膜结构呈TIPS效应为主的双连续结构,避免了 NIPS效应所致典型的指状孔结构;另一方面作为NIPS的致孔剂,会加强NIPS效应,促使发生双扩散,生成更多孔结构,二者竞争共同作用.最终甘油含量的提高使TIPS效应占主导,NIPS所致的皮层结构变薄,膜断面结构从致密堆积状向多孔蜂窝状结构转变,提高了膜的通透性.当甘油添加量为7.5%(质量分数)时,PVDF-CTFE中空纤维多孔膜综合性能最佳,拉伸断裂强度达2.6 MPa,纯水通量达860 L/(m2·h·MPa).凝固浴温度的提高,减少了铸膜液浊点温度与凝固浴的温差,减弱了 TIPS效应,加强了 NIPS效应的传质过程,使膜结构从蜂窝状结构向指状孔结构转变,皮层厚度增加,导致膜孔隙率和纯水通量提高,力学性能下降.当凝固浴温度为80 ℃时,PVDF-CTFE平板多孔膜的纯水通量为1 510 L/(m2·h·MPa),拉伸断裂强度为2.1 MPa.

    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低温热致相分离成膜机理多孔膜凝固浴温度

    碳基溴离子选择渗透膜的构筑及其对溴的分离

    王洁张良罗善霞杜晓...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碳纳米管(CNTs)作为电子传递载体、溴氧铋(BiOBr)作为溴离子(Br-)传输通道、季铵化壳聚糖(QCS)作为成膜剂,通过真空抽滤法制备了碳基溴离子选择渗透膜(CNTs/QCS/BiOBr),并将其应用于电控离子选择渗透膜分离(ESIP)系统中分离回收Br-,探讨了 ESIP体系中的操作参数对Br-渗透通量的影响,研究了 CNTs/QCS/BiOBr膜在ESIP系统中的稳定性及其对Br-的选择性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当ESIP系统的槽电压和脉冲电压分别为3.5 V和0/-2.5 V时,CNTs/QCS/BiOBr膜对Br的渗透通量达到了 3.00g/(m2·h).此外,CNTs/QCS/BiOBr复合膜在ESIP系统中不仅具有循环稳定性,还能实现Br-的选择性分离.

    溴离子电控离子选择渗透分离回收碳纳米管碳基膜

    基于不同厂家聚醚砜基膜的薄膜复合正渗透膜性能的比较

    许素博赵频刘浩宋伟龙...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薄膜复合(TFC)膜由多孔基底层和通过界面聚合反应生成的聚酰胺层组成,在纳滤、反渗透和正渗透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基底膜对TFC膜性能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早期实验数据显示,即使在制备方法和基底膜名义孔径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由不同厂家生产的基膜所制备的TFC膜也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选择两家公司名义孔径均为0.22 µm的商品聚醚砜(PES)膜为基底,通过调节界面聚合过程水相的沥干时间,对比研究了 2种基膜的不同性质及其对TFC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水性更强、膜孔位置分布更密集且均匀、孔径更均一的基膜具有更高的水通量和更低的反向盐质通量.此外,基于2种基膜的TFC正渗透膜的水通量均随沥干时间的拉长而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而反向盐通量始终保持较低水平.综上,本研究可为未来TFC膜的规范化制备提供技术支持.

    薄膜复合膜基底膜界面聚合反应沥干时间正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