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膜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膜科学与技术
膜科学与技术

尤金德

双月刊

1007-8924

mkxyjs@163.com

010-8049241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9号

膜科学与技术/Journal Membra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是国内唯一一份报道膜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的科技期刊。专业覆盖面宽,涵盖石油、化工、冶金、医药、食品、纺织、环保、生物制品提纯等领域。介绍有关膜和膜技术及水处理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报道国内外膜科学和水处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在石油、化工、冶金、医药、环保及生物制品提纯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及产业化情况;反映该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及最新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告目次

    79页

    界面聚合法制备低压中空纤维纳滤复合膜

    张梁王涛姚冬雪关悦...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中空纤维纳滤膜在实际应用中能耗较高.采用干湿法纺丝技术制备聚砜(PSf)中空纤维超滤膜作为基膜,分别选用哌嗪(PIP)和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水相单体和有机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工艺的优化,成功制备了低压中空纤维纳滤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膜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膜表面的化学结构和元素组成,测试了复合膜的表面水接触角、Zeta电位、截留分子量和孔径分布,研究了单体浓度、界面聚合反应时间以及测试压力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低压中空纤维纳滤膜具有低交联度的聚酰胺功能层,在0.2 MPa的测试压力下,纯水通量达到(16.0±0.4)L/(m2·h),对质量浓度为1 g/L的盐溶液的截留率为Na2SO4(94.2%±0.9%)>MgSO4(92.2%±0.9%)>MgCl2(51.0%±0.5%)>NaCl(9.5%±0.3%),表现出优异的Na2SO4/NaCl选择性.

    界面聚合纳滤中空纤维膜低压薄层复合膜

    江南大学成功研发膜材料"织布机"可用于体外呼吸机核心部件

    《新华日报》报社
    88页

    王志宁教授团队在膜材料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88页

    聚酰亚胺/UIO-66薄层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纳滤性能

    代新雷马文中钟璟张新妙...
    89-96,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纳滤膜面临"trade-off"效应,不能够在保证截留的情况下提高膜通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将UiO-66和UiO-66-NH2 2种金属有机框架(MOFs)纳米材料分别引入水相和有机相,通过界面聚合反应,辅以亚胺化处理制备4种不同的聚酰亚胺(PI)复合纳滤(NF)膜,研究UiO-66的氨基化及不同添加方式对膜的结构及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PI NF膜相比,4种PI复合NF膜具有更好的亲水性.UiO-66-NH2添加水相具有最佳的纳滤性能,对CaSO4的截留为91%,水通量为219 L/(m2·h·MPa).4种PI复合NF膜在有机溶剂(THF、DMAc、MT、NMP)中浸泡48 h后,其通量衰减<0.1%,CaSO4的截留率变化<1%;在120 h的长期运行中,通量衰减量在9~17 L/(m2·h·MPa)之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UiO-66水相添加有机相添加聚酰亚胺

    CTA中空纤维亲和色谱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李淑琴武皎洁周君婕魏永明...
    97-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三醋酸纤维素(CTA)中空纤维亲和色谱的吸附性能,以CTA中空纤维膜为基膜,通过水解、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交联活化、接枝1,6-己二胺(HMDA)作为间隔臂对膜表面进行改性,然后以亚氨基二乙酸(IDA)为配基,螯合Cu2+制备了改性CTA中空纤维亲和色谱.对于γ-球蛋白的静态吸附研究表明:当吸附液γ-球蛋白质量浓度为1 mg/mL、离子浓度为0.2 mol/L和pH=8时,有最大静态吸附容量2.4 mg/cm3.且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于γ-球蛋白的动态吸附研究表明: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不同流速下的穿透曲线都呈现出类似"S"型,流速并不影响CTA中空纤维亲和色谱上γ-球蛋白的结合能力;γ-球蛋白的动态吸附容量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表面改性CTA中空纤维亲和色谱静态吸附动态吸附

    磺化热压PE无纺布的性能研究

    徐志成张伟政王军波万思青...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磺化反应及热压处理,化学改性聚乙烯(PE)无纺布的亲水性和离子交换能力,讨论了时间、温度、热压压力等不同反应条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显微镜(SEM)对磺化前后PE无纺布的外表状态进行观察,磺化后无纺布表面磺化效果有效提高.实验结果表明,PE无纺布的亲水性和离子交换水平在反应温度为85 ℃,热压压力为8 MPa,反应时间为2 h的磺化反应条件下,不仅PE无纺布的亲水性和离子交换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而且拉伸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得到了较好保留.

    PE磺化反应亲水性离子交换能力

    气-液置换法测量多孔滤膜孔隙率的方法评价

    董泽亮潘献辉张艳萍郝军...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隙率是多孔膜材料的重要技术参数,与其渗透过程密切相关.气-液置换法在常温条件下操作,可测得多孔膜通孔的孔隙率,能准确表征多孔膜的渗透性能.本文阐述了气-液置换法测试多孔膜孔隙率的测试原理和实验方法,并进一步开展了该方法对不同材料膜、不同孔径膜、不同测试液体等普适性和方法精密度、方法比对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原理科学、操作简单、精密度高,是适用于各种材质、不同种类、不同孔径大小多孔膜孔隙率测试的普适性方法.

    气-液置换法多孔膜孔隙率孔径

    天工大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启动可降低海水淡化系统运行能耗

    《天津日报》报社
    117页

    细菌纤维素/聚吡咯导电复合膜制备与探讨

    郭琳邓龙芝余杰潘家乐...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由载体、高分子导电材料、氧化剂等组成,细菌纤维素膜韧性好、孔隙率优良,现已作为一种载体材料.本研究选用葡糖醋杆菌在特定培养基培养生长形成细菌(BC)纤维素膜,提取加工后与聚吡咯(PPy)和氧化剂原位聚合,以FeCl3作为氧化剂使不同浓度的吡咯聚合附着在其表面形成超级电容器,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再根据渗流理论探讨膜的电导率与孔隙率的变化规律,最后测出含电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BC/PPy复合膜孔隙率与电导率并不成正比关系,孔隙率在25%~30%内,其电导率最大,0.01 mol/L浓度聚吡咯的孔隙率最大为60.05%,电导率却最小(1×10-6 S/m),0.06 mol/L浓度聚吡咯孔隙率为23.04%,却获得了最大的电导率(2.6×10-1 S/m).

    细菌纤维素膜聚吡咯孔隙率渗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