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膜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膜科学与技术
膜科学与技术

尤金德

双月刊

1007-8924

mkxyjs@163.com

010-8049241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9号

膜科学与技术/Journal Membra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是国内唯一一份报道膜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的科技期刊。专业覆盖面宽,涵盖石油、化工、冶金、医药、食品、纺织、环保、生物制品提纯等领域。介绍有关膜和膜技术及水处理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报道国内外膜科学和水处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在石油、化工、冶金、医药、环保及生物制品提纯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及产业化情况;反映该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及最新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陶瓷基金属有机框架膜的制备及其正渗透脱盐性能

    王子玉孙阔董应超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正渗透膜的制备对于推动膜分离技术的创新,解决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高分离过程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陶瓷膜为载体,采用热浸涂播种法制备了Zr-fum-MOF晶种,二次生长法制备了Zr-fum-MOF金属有机框架膜,进而探究了其在正渗透过程的脱盐性能,即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水盐分离性能.结果表明,热浸涂法可以在陶瓷膜载体表面播种均匀的晶种层,在晶种液质量分数为0.1%的条件下热浸涂后,继而通过二次生长可以在表面形成共生良好、无晶间缺陷且厚度均匀的金属有机框架膜.以去离子水为进料液,汲取液为2 mol/L氯化钠的条件下,水通量达到9.86 L/(m2·h),同时具有较低的比盐通量(0.43 g/L);相较之下,出现晶种团聚和针孔的Zr-fum-MOF-0.5%膜在相同运行条件下不能实现较好的水盐分离性能.将所制备的Zr-fum-MOF-0.1%膜应用于真实海水淡化也表现出较好的运行和结构稳定性.本研究所制备的陶瓷基金属有机框架膜在正渗透脱盐处理应用中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为脱盐膜分离工艺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和应用前景.

    水处理脱盐陶瓷膜金属有机框架膜正渗透

    欢迎订阅2025年《膜科学与技术》杂志(双月刊)

    74页

    双酚S型杂萘联苯共聚醚砜中空纤维膜结构和性能

    李潮徐培琦吕飞王旭昆...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双酚S型杂萘联苯共聚醚砜(PPESS)为膜材料,聚乙二醇(PEG2000)为添加剂,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中空纤维膜,考察聚合物浓度、添加剂含量、牵伸速率、空气浴距离及芯液组成与膜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中空纤维膜微观形貌,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浓度及添加剂含量的增加均会使铸膜液表观黏度呈上升趋势,中空纤维膜中海绵孔结构比例逐渐上升,水通量下降.牵伸速率及空气浴距离的增加使膜的水通量呈下降趋势,当牵伸速率为9 m/min,空气浴距离为10 cm时,膜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水通量为106 L/(m2·h),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为99.8%,对尿素的清除率为52.4%.

    双酚S型杂萘联苯共聚醚砜干湿相转化法结构和性能

    乙酰乙酸纤维素膜的手性传输性质研究

    王涛刘旭阳刘冬青尤蒙...
    82-8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价格较低且易得的微晶纤维素作为实验原料,用酯交换法与乙酰乙酸叔丁酯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制备不同取代度的乙酰乙酸纤维素(CAA),并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得CAA膜.通过1 H NMR、FTIR、SEM和TGA等测试CAA膜的化学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使用渗析器测试CAA膜对D,L-色氨酸的渗透拆分性质,利用二元高压梯度高效液相色谱测试渗透液中D-色氨酸和L-色氨酸的浓度.针对手性传输性质,研究了不同取代度的CAA膜对D,L-色氨酸的拆分机理.研究发现,低取代度的CAA膜有更好的手性拆分性能,而高取代度的CAA膜由于接触水溶液后自由体积增大,色氨酸容易通过渗透过膜,分离性能降低.经过对CAA膜对D-色氨酸和L-色氨酸的渗透、分配和扩散系数的分析可知,高取代度的CAA膜的手性拆分性能主要是由扩散控制.其中低取代度(DS=0.57)的CAA膜的对映体过量百分比在6 h内保持100%,超过6 h略微下降,之后趋于稳定.本研究通过简单的调控CAA的取代度制备了具有一定拆分性能的手性分离膜,为手性分离膜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手性分离乙酰乙酸纤维素膜酯交换反应手性传输性质D,L-色氨酸

    利用水热二次生长法制备用于H2/CO2分离的KAUST-8膜

    Asad Sharif王泓博鲁金明杨建华...
    9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KAUST-8纳米片比表面积和孔隙率较高、铝金属位点丰富,因此具有出色的二氧化碳吸附能力.在本研究中,采用水热二次生长技术,在粗糙的大孔α-Al2O3载体管上,引入氧化铝和硝酸镍作为前驱体,其中,Al2O3用于控制无机支柱[AlF5(H2O)]2-的生长,Ni(NO3)2·6H2O用于提高金属前驱体镍源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促进Ni(Ⅱ)-吡嗪方格的形成,并与无机柱中心[AlF5(H2O)]2-反应,合成了多晶KAUST-8膜.并进一步探讨了反应物浓度、时间、温度等合成条件以及溶剂对KAUST-8膜性能的影响.优化后的KAUST-8膜的H2渗透率为 1.27×10-7 mol/(m2·s·Pa)(25 ℃、0.1 MPa 条件下),H2/CO2 的理想选择性为 19.3.

    CO2分离KAUST-8膜氟化金属有机框架膜水热合成H2纯化

    高通量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刘春波刘玮徐瑞松唐石云...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为膜材料,H2O和CaCl2为混合添加剂,采用L-S相转化法制备PMIA基超滤膜,并分别考察了H2O和CaCl2浓度对超滤膜的孔结构、孔隙率、水渗透通量以及对葡聚糖截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引入适量H2 O作为助溶剂,会提高CaCl2在DMAc溶剂中的溶解度,降低溶剂与非溶剂的交换速率,延迟相分离使得膜形成更发达的海绵状孔和直通型指状孔结构,因而具有较高的孔隙率、纯水渗透率以及葡聚糖截留率;同样,向铸膜液体系中加入适量的CaCl2,离子-偶极作用会破坏PMIA分子间的氢键,因增加了铸膜液的热力学稳定性而延迟相分离.当H2O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0%,CaCl2为4%时,所制备PMIA超滤膜的孔隙率高达73.7%,纯水渗透率为16 970 L/(m2·h·MPa),同时对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0葡聚糖的截留率为90.5%,BSA截留率为98.9%,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超滤膜芳香族聚酰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添加剂孔结构调控

    清华大学林亚凯、杨振忠和北京交通大学吴欢欢在ECMO氧合膜制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林亚凯
    107页

    多羟基单体调控分离层结构制备高性能净水用纳滤膜

    鲁艺文吕晓龙任凯陈向上...
    108-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制备高效净化水中微污染物的纳滤膜,在哌嗪(PIP)水相溶液中混入小分子的多羟基第二单体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BIS-TRIS),两者同时与均苯三甲酰氯(TMC)发生聚合反应,利用BIS-TRIS的羟基与PIP的氨基产生竞争作用来调控纳滤膜的分离层结构,制备净水用纳滤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与Zeta电位研究了膜的化学结构及表面荷电性,并对膜的分离性能与抗污染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纯PIP和TMC制备的聚酰胺膜相比,BIS-TRIS的加入将膜孔径分布从0.3~0.9 nm提升至0.4~1.0 nm,成膜截留分子量从223提高到267,分离层厚度由135 nm减小到115 nm,渗透通量从93.6 L/(m2·h·MPa)增加为220 L/(m2·h·MPa),Na2SO4截留率由最初的95.6%提升至98%,盐酸四环素截留率由94%提升至98.4%,并且膜的抗污染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本研究提出利用水相溶液中羟基、氨基与TMC的竞争交联作用来调控分离层结构,为高效去除水中微污染物的纳滤膜制备提供了简便的策略.

    纳滤BIS-TRIS饮用水处理去除微污染物调控膜孔径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给水排水(R)》杂志

    116页

    CMC/PPy/PVDF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染料/盐分离性能

    唐峰玲杨景张子旭刘子天...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如何高效地分离染料/盐废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实现高效染料/盐选择性分离及提高膜的通量,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膜,在单宁酸辅助下羧甲基纤维素(CMC)凝胶通过层层交联的方式构建稳定的凝胶层以减少膜污染、提高膜通量,然后在其表面聚合聚吡咯以制备复合膜,进一步提高截留率.重点研究了膜的微观结构、亲水性、荷电性以及染料/盐分离特性及运行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膜对5种典型染料均具有较高的截留率(>99%)且对纯水保持较高的通量[91.7 L/(m2·h)],膜还具有良好的染料/盐分离性能(染料截留率>99%,盐截留率<6%).

    水凝胶聚吡咯膜分离染料/盐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