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魅力中国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魅力中国
魅力中国

孙建彬

旬刊

1673-0992

mlchina_lunwen@163.com

0371-65889625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经五路2号

魅力中国/Journal Charming China
查看更多>>魅力人物、魅力资讯、天下豫商、探索争鸣、财经纵横、科教园地、法学论坛、技术与工程管理、IT与网路、思政党建、文史艺术、传媒研究、梨园广角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的反思及对策

    刘玲
    200-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利用任务驱动教学存在一种现象:有部分学生对学习任务不感兴趣,整体参与度不高,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没有得到全面体现.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任务的导出、任务的内容以及任务的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阐述了学生对学习任务不感兴趣的原因,并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文章旨在让学生对教学中的"学习任务"产生求知欲,通过探究实现自主学习,从而对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产生学习动机.

    高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反思对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契合性研究

    高雪莲
    20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有一定的契合度,其中很多内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大助益.本文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与高校思政课的契合性,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大学生

    班级凝聚力的培养

    娄翠红
    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应该与学生间架起相互信赖的桥梁,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用心关爱学生,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当班级集体有了强有力的凝聚力时,其他工作便得到顺利开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关爱学生集体荣誉感强班级凝聚力

    歌剧《红河谷》简要分析及观感

    尹岚
    202-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歌剧《红河谷》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它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小的,这部歌剧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我国的传统美德,这种心灵上的、气节上的高贵才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东西.

    中国歌剧背景内容舞台表现展思

    孔子"正身"思想与人的道德主体性生成

    易俊彬
    203页

    京派小说的审美特征浅析

    徐继英
    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派小说是乡土文学的重要组成,富有文学本体观的和谐美、纯情情感与轻倩格调的人文美及文学艺术风格的醇正美.在审美特征方面,体现出一种平和恬静及自然的文学创作理念,"田园牧歌式"的古典审美风格;表现出一种远离尘嚣与宁静致远的审美情趣、对温柔敦厚乡野原始人性的由衷赞美的审美格调;追求语言质朴、清淡而腴润风格的自然美与素描美,追求"画境"与"诗境"的醇正美.

    京派小说审美特征

    民间虎文化影响下的儿童虎饰研究

    王方
    204-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讨论了儿童虎饰的演变,并重点介绍了儿童虎饰的现状,当代儿童虎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儿童虎饰的生存空间,人们对虎文化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要求,儿童虎饰的市场潜力,总结了当前儿童虎纹装饰的传承措施,构建了当代儿童虎饰的传承路径,以期对儿童虎饰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间虎文化儿童虎饰传承

    "星火"相传的彝族火把节——以"云南大理巍山县琢木朗村考察"为例

    张弛
    205-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省大理自治州巍山县琢木郎村是个彝族聚集村落,唐代时属于南诏古国.这里由于与外界交流较少,所以至今保留了古老的原生态彝族文化和独特的南诏文化.彝族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考察琢木郎村火把节的有关内容及了解云南大理彝族的民俗文化,对研究云南彝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琢木郎村彝族火把节彝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浅议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

    杨琦
    206-207页

    "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对外文化交流机制探索

    李燕
    207-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建设是在我国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大背景下提出的重大倡议,是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区域性合作,是中华文明播撒四方,全面推进我国对外开放并提升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文化交流机制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但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基于陕西自身的各种资源优势,分别从宏观整体设计、微观基层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构建"一带一路"下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的应对策略.

    "一带一路"陕西对外文化交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