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魅力中国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魅力中国
魅力中国

孙建彬

旬刊

1673-0992

mlchina_lunwen@163.com

0371-65889625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经五路2号

魅力中国/Journal Charming China
查看更多>>魅力人物、魅力资讯、天下豫商、探索争鸣、财经纵横、科教园地、法学论坛、技术与工程管理、IT与网路、思政党建、文史艺术、传媒研究、梨园广角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剧跨文化传播实践研究

    杜瑾
    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起来,世界多元文化逐渐融合在一起,而英语作为一种最为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不仅促进了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而且有效形成了以美国当代文化为载体的传播符号.在我国社会娱乐文化生活中,美剧以其鲜明的文化特征和极具特色的剧情内容吸引到了众多年轻网络电视观众,美剧跨文化传播带来的新观念、新生活方式以及新想法都成为了年轻人的新鲜体验,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群体的观看体验需求.本文将进一步对美剧跨文化传播实践展开分析与探讨.

    美剧跨文化传播实践

    河南二夹弦进行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及意义

    郭溢洋豁曼
    215-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夹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南戏曲剧种之一,然今天河南二夹弦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现有的传承与保护方式较为单一,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下,提倡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河南二夹弦正当面临保护传承危机的时刻进行数字化保护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戏曲二夹弦保护

    古典诗词对方文山中国风歌曲的影响

    朱湘晴
    216-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着眼于当下的华语乐坛,中国风歌曲和古风歌曲已经逐渐占据了大片江山.中国风歌曲,这种将R&B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新类型,已经成为华语乐坛的主力军.中国风歌曲,即在歌曲中加入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唱法多样.偏向传统的东方演奏,多加入一些东方乐器,通曲音调婉转,回环,具有东方之美.同时符合"三古三新"标准,音乐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等.其中,尤其以台湾地区作曲家方文山先生的作曲作词风格极具中国特色,他将古典诗词运用到创作的流行歌曲之中,创造出一种独具个人特色的音乐类型.本文将通过方文山所作歌曲从创作风格、艺术处理、运用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初步研究中国风歌曲的创作元素运用以及音乐特点;其次,通过结合对中国风歌曲的考究,分析其优势及局限性.

    古典诗词意象中国风修辞

    浅析"舌尖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以西安永兴坊为例

    何淇雅蔡敏
    217-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虽为美食大邦,但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中国饮食却是一片空白.饮食承载民族记忆和生活方式,同时也记录着相应的制作工艺和社会活动.一种美食一个故事,一样人生,一段历史.非遗美食携裹着别样的情怀,浓缩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态度.而今快餐文化盛行,许多珍贵的美食已经泯灭在历史中,美食文化的传承保护迫在眉睫.

    饮食文化非遗传承保护

    浅析《答案在风中飘扬》

    李婷婷何正浩
    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们对世界和平的渴望,总是在无数次的的战争与毁灭之后,夹杂着残酷与邪恶,在困苦与艰难中获得片刻喘息,《答案在风中飘扬》的作者在歌曲中痛斥发动战争者的冷酷与罪恶,问责人们的麻木以及可悲的善良.感悟出一些的人性的良善、世界和平的不容易."不自由,毋宁死",人人都向往自由,追求自由,却又求而不得.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充斥着专制与残暴的政权,正是从这样的压迫中诞生出新的力量."答案在风中飘扬",不置可否,我们需要自己去寻找所有的答案,即使它是不易捉摸,不易回答,若存若亡,在风中飘扬.它之所以随着人类的历史长河一直存在着,是因为和平与正义的声音不会缺席,却总是因为太微弱而被人们忽略或遗忘,如同会在风中消散一样.

    战争世界和平战争与和平

    聂耳的音乐人生

    李永贞
    218-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先驱者聂耳(1912—1935年),一生只过度了二十三个春秋.从1933年8月到1935年7月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码头工人》《铁蹄下的歌女》等三十多部优秀作品.在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革命斗争中,用革命的现实和浪漫相结合的音乐,开创了一代新创作乐风,塑造了唱出了人民群众抵御外国侵略者的共同愿望与时代呼声.

    无产阶级音乐聂耳音乐创作

    智永书法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李玲玲
    219-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每个时代的书法发展,都经历着摹古出新、新中蕴古的发展过程,不同时代书风之间的续延、传承,使得在复"古"中再生"新",进而巩固"新".作为"二王"书风的继承人,智永书法也体现出"家学"面貌,为继承"二王""家法,智永以"二王"笔法将《千字文》用真、草书对照的形式创造性的书写出来,《真草千字文》随即广泛传播,许多高校已将智永《真草千字文》真书作为书法课程必练书体.本文以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作为研究对象来探究智永书法在隋以后的传播和影响,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将智永书法的影响分为隋唐、宋、元、明清、现当代五部分进行详细地归纳和总结,完善前人研究,使学书者对智永书法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此外,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各时期受智永影响的书家是如何化古为新从而形成个人书风的,这对于学书者在书法创作中如何师古化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智永真草千字文"二王"帖学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艺术特色和演唱处理

    刘旭
    220-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的经典歌剧,于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国家剧院首次公演而轰动一时.这部原创的歌剧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作者重点刻画人物心理性格,描绘爱情细腻差异,剧中有很多优美深刻的咏叹调,首屈一指的即是《求爱神给我安慰》.本文通过对《求爱神给我安慰》的艺术特色和演唱处理的分析,阐释应如何加强对歌曲情感的把握和处理,从而更确切地传达出歌曲所要表达的内涵.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求爱神给我安慰》艺术特色演唱处理

    王建民古筝曲《西域随想》的艺术特征及演奏技巧分析

    李悦
    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建民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以其对古筝、二胡作品创作方面的突出成就,奠定了其在民族音乐领域创作中的地位.在对现代筝曲的创作方面,作曲家运用我国民族民间的音乐素材,创作出独具中国民族韵味的艺术作品.

    《西域随想》艺术特征演奏技巧

    山东滨州方言指示代词分类

    杨凯旋
    22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滨州方言的指示代词在指示处所、人或事物、时间或数量、性状程度或行为方式时呈近指、中指、远指三分,有别于普通话的近指、远指二分.近指、中指、远指代词的语义特征和语用价值也不尽相同.

    滨州方言指示代词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