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气与热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气与热力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建设部沈阳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 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煤气与热力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建设部沈阳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 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姜东琪

月刊

1000-4416

gasheat1978@126.com

022-27835310;27835848

300070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煤气与热力/Journal Gas & Hea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城市燃气学会会刊。主要刊登城市燃气和热力方面的技术性和学术性论文、生产总结、专题综述、技术简讯。读者对象为全国各地燃气公司、热力公司、有关设计院、科研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有关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浸没燃烧加热装置冷态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

    张雪峰宫小龙樊斌冯青...
    后插8-后插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浸没燃烧加热装置(采用直通式浸没管)为研究对象进行冷态模拟,分析在浸没管喷口增设多孔板对罐体内气相率分布以及浸没管入口压力、换热效果指标的影响.在浸没管喷口增设多孔板,有利于浸没管入口压力的稳定,促进燃烧室稳定燃烧,可有效强化烟气与水浴溶液的换热.

    浸没燃烧加热装置多孔板浸没管入口压力换热效果

    多孔陶瓷板红外燃烧器头部能量损失系数计算

    詹心怡陈志光
    后插1-后插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孔陶瓷板红外燃烧器特有的头部结构使得针对大气式燃烧器头部能量损失系数K1的计算方法不再适用.推导出适用于多孔陶瓷板红外燃烧器的K1修正计算公式,建立单火孔完全预混燃烧模型,将利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得到的火孔内预混气体的沿程温度分布函数与K1修正计算公式结合,经迭代计算得到K1计算值,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模拟分析了 K1受燃烧器热负荷、陶瓷板热导率和孔隙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燃烧器热负荷增加,火孔内预混气体的沿程温度和K1计算值均呈下降趋势,且热负荷越小,下降幅度越明显.K1计算值受陶瓷板热导率影响不大,仅随热导率增加呈现小幅上升趋势.陶瓷板孔隙率越大,K1计算值越大;火孔内预混气体沿程温度在靠近入口的区段随着孔隙率增大而下降,在靠近出口的区段随着孔隙率增大而升高.

    红外燃烧器多孔陶瓷板完全预混燃烧头部能量损失系数

    DMA技术对燃气信息化数据采集的完善

    秦刚王宇万驿川
    后插36-后插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燃气信息化数据采集现状,提出应用区域计量分区(DMA)技术完善燃气信息化数据采集,实现DMA技术功能(基于数据波动模型的安全监测功能、基于区域气源预测和分区调度模型的科学调度功能、基于实时供销差监控分析模型的精细管理功能),给出DMA技术应用实例.

    区域计量分区数据采集流量曲线

    LNG管道非满液预冷过程应力和变形模拟

    许俊陈灵汪冬冬
    后插19-后插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LNG管道液位相对高度对管道应力和变形的影响,针对某段水平液化天然气管道液体预冷过程,建立了 LNG管道温度场和结构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利用ANSYS软件分析非满液状态下不同液位相对高度对管道温度、应力和变形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液位相对高度直接影响管道整体温度场分布,液位相对高度越高,管道下表面面积越大,上表面面积越小.管道上下表面平均温度最大温差随液位相对高度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液位相对高度40%时管道上下表面平均温度最大温差为45.79℃,最大局部温差达66.06 ℃,局部温差变化趋势与平均温度最大温差相同.不同液位相对高度下最大应力峰值出现在液位相对高度60%时,为305.19 MPa,应力峰值均出现在管道两端内壁底部.随液位相对高度升高,应力峰值先迅速增大而后缓慢减小.随液位相对高度增加,管道不同位置处径向变形量均先增加后减小.最大径向变形量出现在液位相对高度40%时,最大径向变形量为68.753 mm.最大总变形量随液位相对高度变化曲线与管道上下表面平均温度最大温差随液位相对高度曲线趋势相似.液位相对高度10%与90%工况的管道上下表面平均温度最大温差十分接近,液位相对高度20%与70%工况、液位相对高度30%与60%工况亦然.不同液位相对高度下LNG对管道所施加的温度载荷具有相似性,温度载荷是影响管道变形的主要原因.建议LNG管道预冷时进一步减小管道液位相对高度,适当延长预冷时间,以减小应力荷载带来的管道变形.

    液位相对高度温度分布热应力变形

    燃气安全管理与政府网格化管理融合实践

    熊敏
    后插40-后插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都燃气公司在社会治理的背景下,从与政府对接体系的搭建、内部资源整合、业务优化调整、精心组织推动等方面入手,将燃气安全管理网格化与政府社会治理网格相融合,极大程度上提高燃气安全风险控制水平.

    燃气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网格化管理社会治理

    储存条件下PE燃气管材氧化诱导时间变化

    雷素敏白丽萍李曼曼周凡...
    后插26-后插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储存条件下PE管材氧化诱导时间(OIT)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制样方法与检测结果.通过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与新管材OIT经验值进行比对,研究PE管材在不同储存条件下,OIT随储存年限的变化趋势.提出OIT可作为表征PE管老化性能的重要指标,以及PE管材储存建议.

    储存条件PE管材氧化诱导时间

    两头扭曲缠绕管流动换热特性数值模拟

    陈杰郑利文张晓慧郑文科...
    后插13-后插18,后插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两头扭曲缠绕管的数值仿真模型,模拟湍流状态下丙烷工质在缠绕管内的流动传热特性,对槽深、扭曲节距、雷诺数等流动传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拟合得到摩擦因数、努塞尔数的无量纲经验公式.缠绕管的相对摩擦因数随槽深增加而增大,特别是在扭曲节距较小的情况下更加明显.缠绕管的相对努塞尔数与槽深呈正相关,在雷诺数较低、扭曲节距较小时,影响效果更加显著.缠绕管适用于低雷诺数、小扭曲节距的情况.

    强化换热被动式强化绕管式换热器两头扭曲缠绕管综合换热特性

    国外高校碳中和路径对我国高校碳中和的启示

    王海龙
    后插44-后插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建筑用能减碳、固体废物处理减碳、增加校园碳汇减碳等方面介绍国外高校碳中和路径,结合我国高校校园建设和运行过程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高校碳中和的路径、措施.

    高校碳中和碳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