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大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大观
辽宁美术出版社
美术大观

辽宁美术出版社

范文南

月刊

1002-2953

msdg3151@163.com;msdg3151@yahoo.com.cn

024-23833151;23419510

110001

沈阳市和平区民族北街29号

美术大观/Journal Art Panorama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立足东北,面向全国;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强调群众性、知识性、学术性与时代精神,为繁荣美术出版事业做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励宗万《秋郊大猎图》卷研究

    刘轶丹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秋郊大猎图》卷绘乾隆十年(1745)"木兰秋狝"之盛况,图后有励宗万以楷书作《秋郊大猎赋》.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卷呈现的内容及创作背景,通过结合该卷包首上励宗万所书签条和图后亲笔所作《秋郊大猎赋》、《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并对比励宗万其他作品的笔墨特色等方面内容,佐证确认了此图作者为励宗万,且目前未见励氏有其他同类题材白描作品.同时,文中考证了该卷的流传经过及画面中表现的乾隆十年(1745)秋狝情况,笔者尝试从图卷的内涵与外延等不同角度进行梳理和解读.

    秋郊大猎图励宗万木兰秋狝秋郊大猎赋

    石涛画论论略

    韩刚
    9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遵照"知人论世"古法,运用文献与图像双重证据法,坚持论从史出原则,较为全面、详细地梳理了石涛画论知识.本文在思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或发展与推进,或批评与辩证,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不同于前贤的见解.笔者认为从这些见解中凸显出的思想,才是更为接近清初原型的石涛画论.

    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画谱》

    读曹庆晖《美术史系与美术史学》一文补充和纠误

    聂崇正
    112页

    身份塑造之"他者目光"——齐白石、夏寿田早期交游中的"文雅"与"世俗"

    杭春晓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20世纪之交,齐白石因入王闿运门下而获身份重构之契机.伴随着新社交圈的出现、乡野木匠的"出身",也在"他者目光"中转向了陶渊明式的"高逸形象".但这一转变,并非自然与平滑的过程,而是在"文雅"的修辞与"世俗"的现实之间纠缠不清.作为阶层逆袭的个体、齐氏无力塑造新的"价值体系"来对抗精英阶层固有的文化结构.因此,他所谓的个性表达,也无法真正突破传统文人为其塑造的价值话语.

    齐白石身份他者目光文雅世俗

    龙翔天宇:南北朝隋唐时期龙图像的演变与中西互动

    张晶郑成胜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作为中国文化中的标志性图像,其文化魅力在于具有辟邪、成仙、祥瑞与皇权等多重含义,因而拥有千变万化的艺术形式特征与魅力.通过梳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与外域的龙图像材料,可以发现南北朝隋唐时期龙图像的演变与犍陀罗以及斯基泰艺术的交流互动有密切关联.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暂时中断,中国龙图像又复归于灵动的蛇形龙图式.

    带翼龙兽形龙斯基泰犍陀罗中西互动

    咸阳北杜镇北朱村唐墓M1壁画虎的线条风格探析

    赵翊方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美术考古领域,相关唐墓壁画中的瑞兽题材的研究已经颇为丰富,然而其中涉及虎图像的专题研究却为数不多,针对虎图像中线条风格的研究,目前更是未看到.基于此,本文选取了201 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的咸阳北杜镇北朱村唐墓中的M1墓道西壁上的虎图像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析M1中虎图像的线条风格,明晰其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分析该虎图像线条风格的同时,笔者也得以佐证了M1墓的瘗埋时间无疑为盛唐时期,具体来说,很可能不早于唐睿宗时期.

    唐墓壁画线条

    早期中国摄影: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

    胡素馨
    131-133页

    当代性的追求——阿甘本论当代

    邵亦杨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哲学家阿甘本关于当代性的理论为基础,从艺术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角度,通过具体的历史例证,分析有关当代性与当代艺术的问题,论证当代性如何超越现代性,打破欧洲中心论及其时空逻辑,并探讨在全球化时代增进与世界对话的意义.

    当代性现代性全球性时间空间与世界对话

    交叉学科背景下设计学与传播学的学科交融——发展历程、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

    张萌秋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眼下,设计学已经成为交叉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可授予工学和艺术学学位.但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设计学,今后在发展中所需要交叉的并不仅限于艺术学和工学,而是需要推动自身与更多相关学科的广泛融合.本文以与设计学同为新兴学科的传播学为例,从传播学学科发展、学术视阈及其研究方法角度,对设计学交叉学科建设问题展开比较分析和思考.传播学视角的介入可以辅助设计学在现有的定性方法等之外,加强对实证主义、文化研究、技术前沿等多种方法论范式的关注.

    设计学传播学学科发展学术体系研究方法

    公共出行环境中的老年旅客用户研究

    李斯雯李思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常规的铁路客站建设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当下老年旅客的出行需求,虽然部分客站努力通过对环境及设施的自我更新来提升其适老化程度,但尚未形成健全的适老化服务体系.为保障老年群体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度,提升老年旅客的出行体验,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及跟踪55名具有典型性老年旅客,以定性及定量的用户研究方法,从生理、心理、尺度、行为等角度建立铁路客站老年旅客的用户画像和用户旅程图,为公共交通出行环境中的适老化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交通空间铁路客站适老化用户画像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