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龙翔天宇:南北朝隋唐时期龙图像的演变与中西互动
龙翔天宇:南北朝隋唐时期龙图像的演变与中西互动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龙作为中国文化中的标志性图像,其文化魅力在于具有辟邪、成仙、祥瑞与皇权等多重含义,因而拥有千变万化的艺术形式特征与魅力.通过梳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与外域的龙图像材料,可以发现南北朝隋唐时期龙图像的演变与犍陀罗以及斯基泰艺术的交流互动有密切关联.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暂时中断,中国龙图像又复归于灵动的蛇形龙图式.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晶、郑成胜
展开 >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
带翼龙
兽形龙
斯基泰
犍陀罗
中西互动
出版年:
2024
美术大观
辽宁美术出版社
美术大观
影响因子:
0.123
ISSN:
1002-2953
年,卷(期):
2024.
(1)
参考文献量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