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观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观察
美术观察

李一

月刊

1006-8899

meishuguancha@sian.com

010-64813419 64891166-2429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一号

美术观察/Journal Art Observation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继承《美术史论》(1981)。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美术创作和美术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介绍当代艺术家及作品。读者对象为美术家、美术院校师生、美术研究工作者及业余爱好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社会的"良心之光"——从拉斐尔前派绘画看艺术的社会责任

    佘国秀
    11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保守的艺术界,拉斐尔前派以大胆的创新精神反对学院派绘画脱离现实的虚浮风格和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绘画传统的僵化固守,他们以面向社会的艺术态度,通过绘画关怀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生存价值,形成了英国艺术史上重要的流派——拉斐尔前派.这一流派通过绘画中蕴含的道德主题教导大众,借助美学带来的道德愉悦匡正扭曲的世风伦常,以创造性的绘画技法表现真实,使艺术成为有益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开辟了英国绘画现代性和民族性道路的先河.

    拉斐尔前派表现真实道德训诫人类价值社会责任

    多伦多城市街道形象振兴——基于场所感的公共艺术策略介入

    崔超轶刘惠明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于城市更新过程中场所感的激活与重塑,考察公共艺术在塑造多伦多城市街道形象中的战略作用.通过深入分析"场所感"与公共艺术的交互,探讨艺术干预如何加强社区归属感与身份认同,从而积极促进街道形象的塑造.采用PSI街道空间评估模型,验证了公共艺术在多伦多城市街道空间中的有效性,为城市规划提供新视角和数据支持.研究发现,公共艺术介入策略不仅是审美点缀,更是城市社会文化结构重构的驱动力.全面的公共艺术策略通过美学与功能性、社区参与及文化身份的塑造,显著提升了街道空间质量,为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了创新方法和理论支撑.

    场所感公共艺术城市街道空间多伦多

    语言与观念的淬炼——评崔建军的油画艺术创作

    张艺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画家崔建军在深入思考艺术本质以及艺术的实现方式的过程中,从对油画表现性语言的研究,逐步转向对艺术观念的当代性探索,强调中国文化本位的艺术表达.因而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而且具有强烈的隐喻性和独特的诗学意味.

    油画表现性语言艺术表达形式美感

    生命意识与艺术自觉——解读林加冰的油画创作

    沈春兰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加冰的油画透露出中华文化中蕴含的美德心性,又展现出丰富、厚重、多元、充满生机的新时代艺术精神,传达出一种更具象征意义的时代命题.突破具象、挥洒抽象的画风转变,是林加冰改造西方传统油画语言内涵的同时,又以观者的身份指向了当代艺术价值维度的自觉思考.

    突破具象哲学意蕴时代精神自觉思考

    自然生长的现实主义——赵维华蛋彩画的艺术解析

    张军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维华的蛋彩画以媒介物性与绘画中的人性互动,在体悟人与自然真实关系的主体间性中建构艺术场域.自然与媒材互为主体,画家在蛋彩透明度、渗透性与不可逆绘画过程的矛盾调和中因势利导,形成现实主义绘画的自然生长范式.赵维华蛋彩画的隐秘性不仅流露出媒材本身的艺术气质,其祛主体化观念也通过作品的"显在"性持续接近艺术的本源.

    蛋彩画媒介现实主义主体性

    公共场域的艺术探索——李翔的地铁壁画创作

    高昇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壁画是公共场域艺术的重要载体.本文梳理了李翔的地铁壁画创作历程,并对其作品进行了多维度分析.通过探讨地铁壁画创作中人流动线与场域关系的限定性、艺术个性与观者接受度之间的关系、创作语言与特定场域适配度的处理,以及如何挖掘和展现城市的文化符号和当代精神等,阐释李翔在地铁壁画创作中的艺术主张和方法论.

    地铁壁画公共艺术场域限定性壁画创作

    乡愁与归途——刘孔喜绘画中的"诗韵"气质

    高海军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初,中国画坛涌现出一批以现实主义为创作手法的"东北艺术家".他们以东北的沃土为滋养,创作出多元的艺术作品.其中,油画家刘孔喜将古老的坦培拉技法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描绘属于他的北方故事,其作品在现实主义的题材中,饱含着浪漫主义的生命赞歌.

    媒介坦培拉形与色乡愁

    辞约旨丰绘神韵 笔以思真归清雅——刘临工笔画创作探析

    洪方舟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笔画家刘临的绘画,围绕传统和当代进行创作,形成了线"简"而虚和简静、色"淡"而清明淡雅、意"静"而刻画成诗、韵"润"而神融笔畅、情"真"而践墨笃行的艺术特点.

    刘临绘画艺术工笔画

    人民主体性的多元内涵表达——朴承浩主题性美术创作探析

    张榕洁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的创作语境下,以人民为中心是主题性美术创作产生发展的核心指导理念,也是主题性美术创作塑造人民形象、阐释人民主体性地位的核心思想依托.朴承浩作为东北地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典型代表,既重视对革命历史题材的表现,又重视对现实题材的挖掘,既坚持使用写实手法塑造人物真实形象,也使用综合材料积极探索主题性绘画的表现力,由此建构起了极具个人审美风格和东北地域特色的人民主体性多元内涵阐释.

    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民主体性朴承浩

    作品选

    封2,146-159,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