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观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观察
美术观察

李一

月刊

1006-8899

meishuguancha@sian.com

010-64813419 64891166-2429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一号

美术观察/Journal Art Observation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继承《美术史论》(1981)。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美术创作和美术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介绍当代艺术家及作品。读者对象为美术家、美术院校师生、美术研究工作者及业余爱好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纸上展览

    29-31页

    亦师亦友:黄山与20世纪中国山水画

    吴彧弓
    32-34页

    时代精神与民族使命——"譬如青春:第十七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述评

    傅梦妮
    35-37页

    "第五届全国画学文献学术研讨会"述评

    吴义达崔莹莹
    37-38页

    管窥明代吴门医士群体的书画鉴藏及相关交游活动

    尹鹏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代的吴门地区是众多医学世家聚居之地.医士群体也是该地区艺术赞助人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该地区若干医士家族的书画藏品为切入点,力图通过对相关作品、跋文的分析、考据,结合史料中与这些藏品有关的交游活动及各类文学、书画创作,探讨这一群体的书画鉴藏活动对明代吴门地区收藏史及绘画史的影响.

    吴门医士群体书画鉴藏交游收藏史绘画史

    表现、目的与实质:晚明复古思潮下蓝瑛仿古问题再研究

    关云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仿古的表现、目的与实质三方面,对蓝瑛的仿古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通过研究发现,蓝瑛的仿古表现是局部以融合各家为主,整体以神似为主.蓝瑛的仿古目的也是在不同思想动机的支配下的需求反映:早期阶段是为了实现绘画上的成功,反映出蓝瑛在成就动机支配下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中、晚期阶段则是为了寻求职业画家向文人画家的身份转化,为了获得一种文人归属感,反映出蓝瑛在交往动机下渴望被文人接纳和认可的精神需求.蓝瑛的仿古行为究其实质是一种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的艺术实践活动.厘清上述问题有利于对蓝瑛仿古问题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

    明末清初蓝瑛仿古"南北宗"论

    1923年哈佛艺术博物馆藏中国画研究——兼谈爱德华·布鲁斯与黄宾虹的艺术交游

    傅慧敏徐润喆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世纪初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的中国画收藏中,1923年受捐的爱德华·布鲁斯(Edward Bright Bruce,1879-1943)[1]的藏品是其最为主要的部分.值得关注的是,该收藏家与黄宾虹相交匪浅,并同时具有收藏家、艺术家、罗斯福新政时期公共艺术项目管理者等多重身份.本文梳理布鲁斯中国画藏品成为哈佛艺术博物馆重要东方馆藏的历史报刊评述、相关展览事件,兼述黄宾虹对其的影响,以哈佛艺术博物馆的中国画收藏为例,探究20世纪美国对中国画的审美认知和收藏研究的历程.

    哈佛艺术博物馆爱德华·布鲁斯黄宾虹东画西渐

    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精神与传承——以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河北为例

    王梦王鹏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深刻反映,不仅能够凝聚民族的精神力量,并且通过艺术形式传递深刻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特别是对于河北这样一个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地区,其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对于理解和分析该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革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精神价值传承

    明清祖容像中的女性形象

    王翠萍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对明清祖容像的绘画技法、艺术风格等已有较充分的研究.文章以明清民间祖容像中的女性为研究对象,论证在祖容像领域女性形象权的相关问题.从形象权的建构到呈现,再到婚姻维系下的夫与正妻、妾室入像等问题进行探讨,以祖容像这一礼俗互动载体,审视女性在封建秩序伦理构建中的角色与地位,完善当下对民间祖容像的认知.

    祖容像女性妾室形象权

    论美术与STEAM教育的跨学科整合

    万竹青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STEAM教育是近年来艺术教育界热议的话题.美术作为"A"的代表,由于它的视觉化、形象性、审美性、创意性、文化性等特征,在STEAM项目中实现了创造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同时,也实现了美术教育在育人、服务社会方面的价值.

    美术STEAM跨学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