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文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文献
美术文献

月刊

美术文献/Journal Fine Arts Litera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院校数字化美育课程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探索

    林煜伦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美育课程对乡村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分析数字化美育课程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及其在提升乡村学生素养、培养文化人才、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意义,进而提出德美相生、人文育人、双向赋能、资源共享等创新路径,以期为乡村教育现代化和文化振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数字化美育课程乡村振兴

    高校美育中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与元素分析

    周长州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是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美育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发展恰好与高校美育规划同向同行,互有裨益.目前,关于美育思政元素的研究笼统不清.文章通过分析课程思政在高校美育中的"三求",阐述课程思政改革在高校美育中的现实意义,继而梳理并归纳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思政元素以及针对艺术专业的思政元素,为今后高校美育的持续发展与改革提供更多的思路.

    高校美育课程思政思政元素

    基于皮尔斯符号学的屈家岭典型陶器文创设计研究

    黄钰梦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问卷调研与数据分析等方法,在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架构下,从文化内涵的形式化创新设计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屈家岭文化中"符号-对象-解释项"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对象的整理与实证分析,提出了屈家岭文创产品设计策略.这一过程旨在提升文创产品的品质与文化内涵,进而有效展示与发扬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皮尔斯符号学屈家岭文创设计陶器

    青年亚文化视域下解压产品设计探究

    方卫黄子纯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生活的逐渐丰富,亚文化逐渐从小众领域走入大众视野.亚文化不仅仅是当代青年表达兴趣的形式,更是他们应对压力和寻求自我认同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出发,探讨亚文化群体的解压需求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旨在通过对视觉符号和艺术表达的研究,减轻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主流文化.

    亚文化解压独特性设计

    时间碎片——高淳老街茶馆的文化记忆感知重构

    曹妤叶睿瑾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记忆将生理学上的记忆拓展至文化现象上,探讨记忆如何在社会和文化中被塑造、传递和传承.建筑作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空间,更是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化记忆在建筑中隐喻:通过材料的拼贴对比,形成记忆的并置;通过碎片的构建想象,形成记忆的模拟;通过仪式的演绎暗示,实现记忆的重构.文章以高淳老街旧茶馆改造为例,以文化记忆为切入点,分析文化记忆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提供发掘建筑中文化记忆的独特视角,为新旧建筑在设计与修缮中实现本土文化保护提供新思路.

    文化记忆旧建筑空间感知

    文旅融合视域下地铁站内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徐哲平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地铁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系统,站内设计不仅要满足乘客的基本出行需求,而且应该融入当地特色文化,提升乘客的体验感.色彩是地铁站内设计的重要元素,合理应用色彩可以营造独特的视觉氛围,增强文化元素的表达.文章从文旅融合的角度出发,探讨地铁站内色彩设计策略,以期为地铁公共空间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轨道交通色彩设计文旅融合设计策略

    江苏农民画与"非遗"融合发展研究

    钱锡仁
    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画是乡村民间艺术,其乡土文化的表征性和在地民间艺术语言的表现性与"非遗"有着共通、互融的关联.当今,乡土文化在一些农民画创作中正逐渐消失,这一现象阻碍了农民画尤其是江苏农民画的进一步发展.融合"非遗"的乡土文化内涵和民间艺术手法,凸显农民画的本农性,构建乡村文化空间,形成新乡土艺术场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之一.

    江苏农民画本农"非遗"融合洞察力

    产业赋能视角下民族民间工艺创作方法活态路径探索——以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贵州民族土陶和景德镇艺术陶瓷融合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为例

    赵星辉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贵州民族土陶和景德镇艺术陶瓷的融合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为切入点,以贵州与景德镇两地陶瓷文化为研究对象.贵州文化艺术资源丰富,民族土陶拥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但是由于位置偏僻、区域封闭,生产销路不畅通;景德镇陶瓷行业历来销路广阔,但是商业化气息较重.如何巧妙地将两地的陶瓷文化如工艺、土质、釉料等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推动文化产业赋能战略下黔景两地民族民间工艺创作方法融合路径,是文章关注的重点.

    产业赋能民间工艺贵州土陶景德镇陶瓷创作路径

    北方游牧民族——传统纹样创新设计

    王锋谢瑞祥黄一锋
    155-156页

    作品选

    封2,154,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