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研究
美术研究

邵大箴

季刊

0461-6855

010-64771021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美术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中央美术学院师生的教学与科研成果,介绍国内外优秀作品及画家。读者对象为美术院校师生、美术专业研究人员及业余爱好者。有英文目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集体记忆与秩序建构——归义军时期丧葬写本的社会学视角观察

    张黎琼焦树峰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归义军时期的敦煌丧葬是对归义军政权与基层社会互动的体现.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认为这一时期的敦煌作为"边地",丧葬活动的举行促进了民众在实现情感上的认同,是消除吐蕃统治影响的有力手段之一,也是观察和理解敦煌区域社会文化共同体与地域认同的窗口.作为一种集体记忆整合了沙州地区的民间信仰与地域观念,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归义军政权的统治.

    归义军丧葬集体记忆社会秩序

    格格不入——论徐悲鸿《广西三杰》

    张涛
    58-69页

    阳太阳1937年现代派美术探索的两种转向

    李永强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阳太阳的艺术风格在1937年发生了转向,1937年之前,他的绘画创作主要是对西方所谓"先进艺术"的追摹,如对毕加索、基里科等人学习,呈现出现代派美术的风格.1937年之后,其艺术风格发生了两种转向,其一是表现抗战主题,风格写实,这一类以人物画为主,但仅仅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其二是表现其家乡的桂林漓江山水,这也成为他绘画的终生题材.阳太阳绘画发生转向的主要原因是抗战,抗战把他从追求自由愉悦与追赶西方"先进艺术"的漩涡中拉回了现实,让他开始思考艺术的个性问题与中国美术的民族性问题.

    阳太阳现代派美术抗战桂林山水

    抗战时期国立艺专艺术教育模式研究

    张楠木程诚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存我国高等教育的实力,抗战时期的大批高校迫于形势进行内迁.国立艺专作为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在烽火岁月传承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使命精神,担当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挽艺术狂澜于既倒,扶教育大厦之将倾,使中国艺术教育的血脉得以赓续.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国立艺专抗战时期的艺术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兼容并蓄的师资力量,传承学术自由的教育理念;走向人民的艺术实践,促进审美意识的全面普及;融会贯通的课程设置,规范专业健全的教学体系;浓墨重彩的教育成果,开启艺术教育的现代篇章.

    抗战时期国立艺专艺术教育教育模式

    重释的策略——"前卫"作为概念史对象的考察

    吴晶莹贾博昊
    83-88,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艺术批评的关键术语,"前卫"概念是驳杂而多义的.本文试图在爬梳19世纪以来西方前卫概念的缘起、发展和裂变的基础上,廓清西方早期前卫理论的理论模型,同时剖析"历史前卫""超前卫""新前卫"等西方重释前卫核心理论的深层策略.继而,将这种"重释"置于"现代"与"后现代"更为宏观的、西方文化转型的纠葛中予以考察.

    前卫历史前卫新前卫超前卫现代性后现代主义

    韦启美作品

    韦启美
    89-93页

    谭平作品

    谭平
    94-96页

    李巳生大足石刻探索与传统雕塑艺术教育

    葛平伟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李巳生的大足石刻探索与传统雕塑艺术教育论述,希冀于建构起较为完整、客观的李巳生个人学术研究脉络及其对学院传统雕塑教育的潜在关联影响.同时,为其曾求学过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和工作过的四川美术学院进行系史的个案研究补充.通过追溯李巳生的国立艺专学缘背景,分析曾经的科目学习、求学师承对其雕塑专业学习的熏染.从大足石刻探索到引入传统雕塑教学、创作,与国内专业艺术院校的传统雕塑学术交流,对大足石刻的学术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转化,对传统雕塑艺术教育的惠及.

    李巳生大足石刻传统雕塑雕塑教育

    新疆题材之于中国近现代美术

    段牛斗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与国家建构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核心命题,边疆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涉及艺术、知识和国家的现代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类学、社会学信息,因此,新疆主题的来源、路径和内涵值得继续发掘.本文围绕画家、作品和事件展开,包括相关的艺术门类、文化现象及社会背景,旨在揭示图像之外的历史细节.对于中国近现代美术与少数民族题材艺术创作,在不同视角下,仍有更多细节和信息有待于深入研究.

    新疆边疆民族中国近现代美术中华民族视觉形象

    生态设计与策展的当代转向——"生态远见计划-生"之策展研究

    景斯阳宋协伟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全球疫情与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关于生态与环境的展览在近两年重新成为最热门的策展主题之一.在同一主题下多样的策展方法,不仅体现出生态设计策展要回应当下时代的议题,还要前瞻性地将最新的技术结合在生态策略中.面对"恢复时代"的特殊性与过渡性,本文以"生态远见计划-生"展览为个案,探讨其策展研究之学术维度、社会维度、当下维度的实验路径.

    生态设计策展研究学术性社会性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