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研究
美术研究

邵大箴

季刊

0461-6855

010-64771021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美术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中央美术学院师生的教学与科研成果,介绍国内外优秀作品及画家。读者对象为美术院校师生、美术专业研究人员及业余爱好者。有英文目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审美主义理性批判——论尼采的艺术形而上学

    陈剑澜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尼采的艺术形而上学继承了席勒和德国浪漫派用艺术-审美来解决主体正当性问题的思路,同时又试图去应对悲观主义所揭示的道德世界观解体的事实.尼采把克服科学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希望寄托于悲剧精神的再生,以古典学研究的形式表达了激进的现代性批判思想.他综合审美(感性)概念的双重含义,即超越论的形而上学意义和属于感官本能的生理学意义,提出一种旨在无条件肯定现世的生存的审美辩护;其中的若干核心观念或隐或显地贯穿于其后期的形而上学探索.在哲学审美论的范围内,艺术形而上学代表着从后启蒙时代审美理性主义向反启蒙理性主义的转变.

    悲剧快感审美艺术生活世界

    雕塑对话:21世纪中国城市雕塑的互动性探索

    柴亚晶李象群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形式在互动关系上的演变与发展.城市雕塑的互动性日益成为其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的重要标准,同时也反映了城市文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城市雕塑与公众的互动关系,旨在深化对城市雕塑的理解,探索公共舆论对城市雕塑创作的影响,为城市雕塑从传统的单项传递形式转变为更具参与性和社会功能的公共艺术形式提供有利建议.

    城市雕塑公共艺术互动性公共领域公共舆论

    多维时空的建构:具象表现绘画中的时间与空间

    任擎东
    86-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的具象表现绘画没有拘泥于三维时空的表达,从客观存在出发,用现象学的思维方式来探索平面绘画中时间与空间的存在.本文通过分析具象表现绘画追求"客观""在场""还原"的理念特点及其代表人物作品中时间与空间的表达,阐释具象表现绘画在理念与视图中的多维时空建构方法.进一步研究具象表现绘画如何实现对于人类本源的看见或看不见的"多维时空"的表达,探讨其思想方法、观看方式和视图建构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表达的可能性.

    具象表现主义多维时空求真艺术与科学

    吕澂研究史料

    89页

    张文超作品

    张文超
    90-91页

    晚清洋风画

    92-93页

    王刚作品

    王刚
    94-95,封3-封4页

    施元欣作品

    施元欣
    96页

    梦想的空间——王刚抽象水彩画刍议

    董俊超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抽象画从西方传入中国后,因其难以发挥"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始终从事者寥寥.王刚的抽象水彩画创作,是以一种纯粹化的态度,追求吴大羽所说的"势象美",在偶然的笔触、色彩和形式幻化间,传达意绪的飘忽微茫,探索"韵"与"象"的契合转化.

    势象美纯粹心绪偶然沉浸

    坦培拉绘画与中国

    王小菲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坦培拉绘画的出现,有着独特的技术性格,尤其在西方美术史上,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中国对坦培拉的兴趣,与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主导中国艺术教育的苏联艺术教育体系密切相关.文章分析了苏联美术教育对中国美术教育的深远影响,认为中国艺术家通过研究和实践坦培拉绘画,不仅是寻求超越苏联现实主义风格,也是丰富艺术表达的方式,为当代艺术创作开辟新的路径.

    坦培拉绘画苏联美术中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