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快速有效地判别涌(突)水水源,以杨村煤矿为研究实例,在分析矿井充水水源的基础上,在四个主要充水含水层中选定56 个学习样本,采用Piper三线图剔除异常样本后保留52个典型样本,并选取HCO3-、SO42-、Cl-、Na++K+、Mg2+和Ca2+六大常规离子作为判别指标,应用多元统计学中的Bayes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模型,Bayes判别模型对样本总体分类的准确率达到了91.06%,为有效地识别混合水水源构成比例奠定了基础,而后结合"M3"质量平衡理论建立了混合模型并确定了矿井涌水的构成比例.结果显示:受充水含水层特性及影响程度制约,前期矿井涌水构成中砂岩水含量较高,具体为奥灰水占 15.2%,十下灰水占 20.68%,3 煤顶板砂岩水占48.28%,十三-十四灰水占 15.85%.随时间的推移十三-十四灰水、奥灰水比例逐渐增大,其中奥灰水占 23.65%,十下灰水占 10.8%,3 煤顶板砂岩水占 26.73%,十三-十四灰水占38.83%.这与矿井前期主要回采五采区3 号煤,后期逐步开采下组煤的情况相一致,表明该方法较符合生产实际.从整体上来看杨村煤矿矿井涌水中奥灰水占 17.5%,十下灰水占 19.86%,3 煤顶板砂岩水占36.43%,十三-十四灰水占26.21%,表明当前矿井涌水以 3 号煤回采区的顶板砂岩水和下组煤回采区的十三-十四灰水为主,这为今后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