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msxk@sian.com

0371-66318929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职工路1号院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李叔同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影响

    丁小曼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叔同不仅是一位广为人知的音乐家、书法家,同时也是文学家、美术教育家、戏剧活动家,他在传统绘画、广告设计、书法、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建树以及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领域所做出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李叔同对东西方美术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中西美术相互融合、影响是历史发展必然的这一结论.在教学实践中,他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中许多个第一次的创造者.李叔同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美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等都影响、启迪了后辈.李叔同不仅培育出了丰子恺、潘天寿等许多艺术大家,而且在做学问的同时又在传授他人待人接物与体谅、接纳别人的人生哲理,正因他怀着一片赤诚之心,才谱写出了美好动人的学堂乐歌.

    李叔同现代美术教育教育理念

    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反思探索

    王静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画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传承与演变,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象化表达形式,具有我国文化精神特质.高校教学是国内传承发展中国画的主要途径之一.调查发现,目前高校中国画教学还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因此应该对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切实的反思.基于此,在对现阶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中国画教学的优化措施.

    文化传承中国画教学高校

    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庞珊珊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体系之中,美术教学具有关键意义与作用.美术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与学科素养.但是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依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如教学思维的落后与教学手段陈旧等,高职学校应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素养与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此,对提高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创新能力的措施展开分析与阐述.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

    当今书法史研究中的史料运用问题探析

    李孝正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史学即为史料学,将史料应用到书法史研究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史料应用的准确性.实质上,书法史研究的本质是建构一个比较真实的书法史,在这个层面上来讲,书法史时间的准确性比书法史研究本身更重要.现阶段,从事书法史研究的人比较多,但是整体素养参差不齐,很少有人从史学角度探索书法史,这也是史料在书法史研究中的应用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对此,重点探讨史料在书法史研究中的应用问题,旨在提升史料在书法史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史料学书法史应用问题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艺术赏析

    金晶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羲之作为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书圣",他的作品备受人们推崇,其中《快雪时晴帖》更是被世人称作仅次于《兰亭序》的行书传世佳作.从王羲之书法风格诞生的背景出发,对王羲之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书法艺术特点进行阐述,并对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进行艺术赏析,以推动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书法鉴赏

    孙过庭《书谱》的书法艺术特色研究

    刘紫云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书法艺术已有上千年发展历史,各个时代都涌现了许多文人才士,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朝代,书法也在该时期得到鼎盛发展,出现大量对书法艺术有着极高造诣的优秀人士,孙过庭便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孙过庭是唐朝书法家,在书法艺术领域有着极高造诣,他的书法理论精华均集中在其以草书写就的《书谱》中,这也是中国书法史上首部比较完整的书法理论著作.《书谱》涵盖的内容比较全面,是人们学习草书的核心范本,被称为继《非草书》后的又一个里程碑.故此,以《书谱》为核心展开研究,探讨孙过庭创作《书谱》的基本情况以及他在《书谱》中所主张的书法艺术发展观,分析孙过庭的书法艺术特征、审美特色等.

    孙过庭《书谱》书法艺术特色审美

    蔡襄书法美学思想分析

    李如蕙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蔡襄在北宋书法艺术界是振兴书学的重要人物,他善书并且爱书,他的一系列优秀书法作品倡导法度与气度并重,获得了极高的艺术评价.从蔡襄书法作品中的思想观出发,对蔡襄书法作品中的美学思想进行了赏析,探究蔡襄书法作品中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促进我国书法鉴赏领域理论体系发展.

    蔡襄书法鉴赏美学思想

    倪瓒楷书装饰化用笔研究

    胡旭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倪瓒为例,对其相关文献和传世书作进行分析,探究倪瓒楷书风格的成因,即受"魏晋唐法"思想和"超然高逸"审美取向的影响.倪瓒楷书装饰化用笔具体表现为"S"形起笔、轻起重收和捺画燕尾明显三个特征.后将倪瓒楷书用笔和其师友楷书用笔进行对比,确定了三种用笔特征的专属性,其用笔具备理性化、静态化、不易受偶然性干扰的装饰化特征.

    倪瓒楷书装饰化用笔

    何绍基、曾国藩书法比较研究

    杨金榜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和曾国藩同为湖南人,且都是晚清著名的书法家.何绍基与曾国藩为好友,关系密切,但是两人的书法风格迥异.从书法形式构成原理入手,分析比较何绍基和曾国藩的书法风格,以促进当代书法艺术发展.

    何绍基曾国藩书法

    阮元书法艺术思想研究

    刘婉青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阮元是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除了在我国传统经学领域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外,在书法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对于清代金石碑学的研究更是作出了承上启下的突出贡献.清代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一个极具变革性的时期,当时学术界所出现的各种思潮深入影响了当时和后来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清朝的书法思想受"重碑学,轻帖学"思想影响很深,同时期阮元凭借自身显赫的政治地位和学术地位进一步推动了清代碑学的发展,并且他的书法艺术思想深入影响了后来包世臣、康有为等一大批人的书学观念.

    阮元书法艺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