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msxk@sian.com

0371-66318929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职工路1号院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那遥远的地方

    王玉芳
    1-5页

    中国画中线条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

    陈彦峰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条在中国画中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简练、概括,中国画展现优美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线条,线条不仅能展现中国画独特的魅力,还能让中国画展现更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传统中国画中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这其中线条艺术不可或缺,它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反映出了历代中国人的艺术思想和不断进步的审美观念.介绍线条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阐述线条艺术在中国画中的作用,进而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中国画中线条艺术的魅力和表现力,力求为中国绘画艺术提供一些参考.

    中国画线条艺术审美特征

    中国东北地区工业题材美术图像研究

    刘路遥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社会主义工业生产建设宣传到主题创作,东北地区丰富的工业题材美术作品呈现了地域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构成了东北地区近70年间美术创作的一大主题,是建党百年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重要构成.因此,以东北地区社会主义工业生产建设时间脉络为经,以工业题材类型为纬,梳理东北工业生产建设的美术图像谱系,分析其代表作品的内容形式和思想观念,并对重点主题的图像互文、风格演变及视觉文化特性进行研究.

    东北地区工业生产建设主题性美术创作

    宋代花鸟缂丝画的文化成因与嬗变研究

    王依雅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缂丝是丝织品范畴中与艺术关系最为紧密的一个门类,它是西方缂毛技术传入中国后结合蚕丝形成的独特工艺.缂丝画在南宋时期达到巅峰,由于当时花鸟画的兴盛与成熟,缂丝以当时的花鸟画精品为粉本,改革技法,追求极致的绘画效果,从而催生出接近绢本花鸟作品的一批经典花鸟缂丝画.宋代是研究花鸟缂丝画的关键时期,因此,从宋代文化背景分析花鸟缂丝画的形成原因,又从技巧转换、艺术标准的改变以及工艺的艺术化倾向几个角度阐明花鸟缂丝画在宋代发生的嬗变.

    宋代缂丝画花鸟画文化成因嬗变

    关于主题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价值与思考

    俞正军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其中存在很多经典历史题材美术作品,此类题材至今也一直受人推崇,是美术创作中的经典.由于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一部分创作者难以安心创作,致使近年来有思想、有深度、内涵深的历史题材作品逐渐减少,值得我们深思.对此,出于历史文化传承目的展开研究,对主题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价值进行论述,同时思考现代美术创作发展中的问题,最终提出以历史题材为主题的美术创作理念与方式.

    主题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历史文化

    绘画视觉密度研究

    邓育林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绘画基础课程在国内所有艺术高校美术类专业中普遍开设.但是与高考美术集训时期相比,大学阶段的绘画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习重点有着极大区别.基于高校美术类专业绘画基础课程教学需求,结合经典绘画及艺术案例对密度的概念和核心要素进行了梳理,厘清了密度与疏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密度作为绘画元素在绘画创作、观念表达中的作用与意义,能迅速、有效地使学生从狭隘的高考应试思维转入对艺术的理解和学习,从而提升专业创作能力和修养.

    绘画视觉密度

    综合材料在风景油画中的应用思考

    黄馨贤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各个领域都实现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以我国的风景油画为例,很多新的绘画技巧应运而生,比如在综合材料的使用形式上发生了重要改变.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效果,所以综合材料的应用影响着风景油画的质量和艺术价值.因此,探讨风景油画中综合材料的使用对于我国风景油画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综合材料风景油画肌理色彩

    中国美术作品的创作因素探析

    徐翊轩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美术艺术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在传承与创新中已经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风格.我国美术作品非常注重形意结合与神形兼备,而这也让中国美术作品更具艺术特色.基于此,重点探讨中国美术作品的创作因素,以期促进中国美术发展.

    中国美术作品创作因素艺术创作

    传统工笔人物设色在当下的衍变

    徐妤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绘画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最早独立成科的画种,于湖南长沙发掘的战国时期的帛画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工笔人物画,而后唐朝工笔人物画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但是随着讲究意趣的文人画的兴起,工笔人物画逐渐走向低谷.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后,近年来,继承了传统技法的同时又融合了西方绘画思想与时代特征的近代工笔人物画再次兴起,并展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面貌.以传统工笔画作品的设色为切入点,探讨总结出新时代下工笔人物绘画新的设色方法.

    工笔人物画设色"随类赋彩"

    国画人物画中的意境之美

    刘大琳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世界历史体系中,中华文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民族心灵的深层折射.在古代文明体系中,传承下来的许多珍贵文学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和活力生机.因此,加强古代文学艺术的特征研究,有利于古代文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国画的发展,传统美学促进了国画意境模式的生成,在后续发展中,意境是审美文化的重要内容,意境也十分注重精神表达.国画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人物画意境,展现了艺术生活,展现了艺术感染力,让观赏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国画人物的意境之美.

    国画人物画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