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msxk@sian.com

0371-66318929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职工路1号院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术核心素养下丰子恺漫画的育人功能——以浙江省博物馆漫画集《敝帚自珍》为例

    刘静怡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为我国美术教育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拓展了美术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基于美术核心素养,从当代的视角对丰子恺漫画进行审视与解读,探索其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丰子恺的漫画纳入美术教育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增强学生艺术遗产的保护意识,帮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目的,为新时代学生提供重要的文化基础.

    丰子恺漫画美术教育美术核心素养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素描教学优化措施

    王一伊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美术教育专业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美术类考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艺术考试热潮和国家实施单招政策对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素描教学在高职美术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以高职美术教育中的素描教学为例,分析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以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

    美术教育素描教学高职院校

    高职美术教育中中国画课程的设置

    何晓琴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高职教育伴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也展现出了突出的特点,即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尤其在美术教育方面,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摇篮,也是推动国家美术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应充分认识到高职美术教育中中国画课程对美术人才的培养作用.然而在当前阶段,部分高职院校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通过一些速成的方式对美术人才进行培养,忽略了中国画课程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另外,部分高职美术教育中中国画课程的比重不断降低.面对这些情况,针对现阶段市场的需求以及高职美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明确高职美术教育中中国画课程设置的作用,以求能使高职美术教育中中国画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有效.

    高职美术教育中国画课程设置

    信息化时代下高校美术教学创新探析

    赵越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学也发生了极大的变革,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高校美术教学在信息化时代下不断改革和创新,并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信息化时代下,高校美术教学创新是高校美术教学可持续良好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基于此,以信息化时代下高校美术教学创新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信息化时代下高校美术教学的特点和信息化时代下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教学创新的相关路径.

    信息化时代高校美术教学教学创新

    五代"世态相"罗汉画的图像特征与创作机制——以日本藏《十六罗汉图》为例

    张博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汉画在五代佛教绘画中具有重要地位.新发现的收藏于日本圣众来迎寺的《十六罗汉图》,为具体了解五代罗汉画的艺术特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图像资料.这组罗汉画现存15幅,保存完整,画面精美,每一幅都以具体的情节展开,人物与环境表现并重,且在每一幅画面上都有明确的榜题.为研究其画史意义,首先对五代罗汉画的图示源流进行了梳理,通过文献详细分析出了这组罗汉画中的"世态相"特征,然后从榜题、内容、构图、表现等方面进行考察,结合苏轼在宋代对张玄罗汉画的赞文进行分析,认为这套罗汉画是存世的唯一一套具有明确五代张玄风格的"世态相"罗汉画.对文献中关于张玄绘画创作的记载参照图像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出五代时期人物画创作中家族相传、以粉本的多样使用为模式的集体创作机制.

    罗汉画"世态相"张玄粉本创作模式

    唐宋元明清时期南充书法与绘画发展探析

    罗仕明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充位于四川省东部,嘉陵江流域中段,自古以来就是西南重镇.南充地区的美术活动是四川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时间为轴线,以书法和绘画为主要类别,对唐宋元明清期间的南充美术活动及成就进行了梳理.

    南充美术书法绘画

    丰子恺的绘画艺术探析

    唐莉娟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丰子恺绘画作品的艺术特征、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的分析,感受他的绘画作品中将中国传统的笔墨表现形式和西方构图方法相结合的意趣,及用简洁流畅的线条描绘出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通过学习丰子恺的绘画理论及绘画作品,把创作艺术和鉴赏艺术的态度运用到生活中,用艺术来提高人们的审美,提升个人修养.

    丰子恺漫画雅俗共赏美育

    利用地方传统艺术打造特色社区美育的发展策略——以兴宁版画为例

    韩月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美育关注度和社区数量的持续增加,社区美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社区美育的出现恰恰契合了中国某些地方传统艺术濒临失传和无从发展的现状,它在地方传统文化和居民间发挥着连接作用,并以其覆盖面广、受众多、传播性强的优势推动着区域文化的特色发展.因此,将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与社区美育进行融合发展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基于此,以兴宁版画为融合的个案进行探究,通过现状分析和文献梳理探究兴宁版画作为美育资源引入社区的可行性,并以此思考利用地方传统艺术打造特色社区美育的发展策略.

    传统艺术社区美育兴宁版画

    符号与图示的积累:人工智能与艺术临摹

    高婷刘祖祥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家在进行初期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历代优秀画家的作品进行临摹学习,分析传统画家的用笔、用墨以及布局章法,形成一个类数据化的积累;而对于临摹的这一学习阶段,人工智能有着更为精准的表达,它经过对传统作品的分析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关于笔墨痕迹的图式数据库,且人工智能数据库的积累相较于早期艺术学习者对传统画家的临摹,从本质上讲,都是一个关于"量"的积累.从创作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和人类有区别的,它缺少了人类在艺术创作中对于主观情感的表达.从临摹是积累笔墨技法的角度出发,分析人工智能与艺术临摹对于符号与图式的积累意义,从而促进人类对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应用的理解.

    临摹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笔墨技法

    刘恩芹作品展

    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