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R技术在大型光影艺术中的运用

    卢思屹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艺术与技术的交汇点上,AR(增强现实)技术以其独特的互动性和沉浸感,为艺术创作和展示开辟了新的路径.首先探讨AR技术在艺术和娱乐领域中的现状和发展潜力;其次以天津广播电视塔跨年AR光影秀为例,展示AR技术如何将数字内容与现实世界环境无缝融合,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最后从艺术表现力和观众沉浸感、公众参与和艺术教育、文化交流和艺术创新三方面总结AR技术的艺术价值和对社会的影响.

    AR技术大型光影艺术艺术与娱乐领域

    地域文化视角下红色旅游景观营造研究——以江苏北部地区烈士命名村镇为例

    马彬越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建设规模持续壮大,且乡村地区的经济和环境建设也呈现良好的趋势.为确保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乡村景观设计成为乡村建设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地域文化在江苏北部地区烈士命名村镇旅游景观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深入分析地域文化在该地区红色旅游景观设计中的价值,详细介绍地域文化的概念及乡村景观的分类,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探讨如何在江苏北部地区烈士命名村镇旅游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并提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景观设计方法,为创造出更加丰富和深刻的红色旅游体验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促进江苏北部地区烈士命名村镇的旅游景观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和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地域文化烈士命名村镇红色旅游景观营造

    地域文化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以衡阳县白石园村为例

    杜玥严茅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和乡村景观建设的融合愈发紧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使得美丽且适宜生产居住的复合型乡村逐渐成为乡村转型后的新发展方向,而旅游乡村作为复合型乡村的主要载体,调整和提升其旅游景观也因此越来越重要.以湖南省衡阳县白石园村为例,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出发,分析其旅游景观的现存问题,尝试利用当地特色生产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构建真正意义上符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求的乡村旅游景观.因地制宜地融合特色地域文化,不仅能够起到改善乡村景观、彰显乡村文化传承、发展乡村旅游等作用,还可以为其他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提供助力.

    乡村振兴地域文化乡村旅游景观

    双翼齐飞助力博物馆"活"起来且"火"起来——以内乡县衙博物馆为例

    樊文雅靳宇萌李梦珠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文化遗产保护保持着高度重视,曾多次深入考察调研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并就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文旅融合与数字化建设成为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双翼,我国的文博事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基于此,以河南南阳内乡县衙博物馆为例,从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新时代县级博物馆的发展模式,提出让博物馆"活"起来且"火"起来的一些构想.

    博物馆内乡县衙文旅融合数字化建设

    基于新媒体影像技术的博物馆叙事性设计研究

    邓扬帆王健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博物馆文化的实际互动正在经历重大转变,新媒体影像技术逐渐成为叙事语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这一趋势表现在对藏品相关故事的生动讲述上,借助新媒体影像技术呈现更具情境感和叙事性的故事场景,以便观众身临其境一般深度融入其中.从新媒体影像技术出发,阐述叙事性与情境化的博物馆叙事空间,然后分析展陈方式的变化,进而从叙事性角度提出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空间优化策略,以实现文化认知与沉浸式体验的相互交融.这种融合旨在激发文化之美、文化之精、文化之深度,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融会贯通,为大众提供独特而富有意义的文化体验.

    博物馆新媒体影像技术叙事性沉浸式体验文化传承

    地域文化在鹤壁城市形象塑造中的运用研究

    李爽李豪东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域文化是城市外部形象和深厚底蕴的综合表达,也是城市能够不断创新发展的不竭源泉.由此,城市形象的塑造显得尤为重要.提升城市形象应注重挖掘和融合地域文化,在地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化,从而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提高竞争力.围绕鹤壁城市文化资源挖掘、鹤壁城市形象塑造现状以及鹤壁城市形象塑造策略展开论述,以期促进鹤壁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地域文化城市形象鹤壁

    文旅融合背景下天津城市IP形象设计

    周星雨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IP形象在品牌扩大传播及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IP形象这一概念进一步在我国普及,逐渐渗透各个领域并受到持续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产业间的壁垒逐步模糊,出现了产业间相融合的趋势.其中,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促进我国旅游产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时期.引入城市IP形象不仅可以提升消费者对城市的认知度,提升城市价值,还能进一步带动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以打造天津特色IP形象为切入点,总结天津特色传统文化,分析国内城市IP形象案例,力求塑造出具有高辨识度和独特文化内涵的IP形象,以期进一步提高天津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价值.

    IP形象设计文旅融合传统文化天津

    基于符号学视域的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研究

    权歆昕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基于符号学视域的城市品牌形象设计,分析如何通过符号学元素塑造城市独特的品牌形象.符号学作为一门研究符号及其意义的学科,为城市品牌形象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即通过符号的组合和重构来表达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如何通过符号学元素塑造城市独特的品牌形象.通过深入挖掘和创新性地应用城市符号资源,不仅可以增强城市品牌的独特性和吸引力,还能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由此,提出一系列基于符号学视域的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策略,为城市品牌建设和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符号学城市品牌形象合肥城市符号

    工艺美术多维助力新时代城市文化建设研究

    罗曼从戎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艺术资源,其中,工艺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技艺.强化工艺美术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从城市文化的特点与工艺美术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入手,讨论二者结合的必要性,并从工艺美术与科技的结合、非实体化传播、与城市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三个方面阐释其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进而提出策略与建议,旨在推动工艺美术与城市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

    工艺美术城市文化公共性

    基于AI赋能的秦皇古道线性文化遗产活化创新

    邵奕王玲玲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性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新理念.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以将分布在不同场域的文化遗产及周边资源组织起来,进行整体性保护与利用.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创新方面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以秦皇古道线性文化遗产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其历史沿革与文化价值,旨在通过AI赋能的方式,探索具体的活化创新策略,如数字化保护、体验式旅游和交互式教育等,为秦皇古道的未来发展开辟新路径,也为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发展和教育推广注入新活力,进而推动秦皇古道的可持续传承.

    AI秦皇古道线性文化遗产活化创新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