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共艺术与地铁空间营造:以北京地铁8号线为例

    刘颖文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艺术是基于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地铁空间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产物,将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在我国许多城市已有不少设计实践.但是由于发展起步晚、经验不足,许多站点的公共艺术效果欠佳,不能有效提升地铁空间营造.因此,立足国内优秀案例研究公共艺术与地铁空间营造,将对我国地铁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建设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北京地铁 8 号线开展调研,提炼出奥体中心站、鼓楼大街站、天桥站、火箭万源站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站点,归纳通行空间、跃层空间、等候空间三个功能分区,分析在地铁空间中如何根据功能分区和人的活动设置公共艺术,阐述其在地铁空间中的功能与价值,以期为今后地铁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公共艺术地铁空间营造北京地铁8号线

    文化可持续性背景下老宅新生的时尚趋势研究——以杭州龙坞老建筑为例

    李娜刘雪丹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众多老宅改造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趋势,为了保护和延续建筑传承现象的长期性,文化可持续就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前提.论文通过以杭州龙坞老宅为案例进行调查和研究,探析文化可持续性的真正内涵所在,并分析文化可持续性的设计理念在现如今改造老宅中如何运用.了解传统老宅文化并实现文化可持续的总目标,让老宅新生成为一种时尚趋势,让老宅和文化可持续性之间形成链接,为后期研究积累重要的参考材料.

    时尚趋势文化可持续性老宅新生

    平阴玫瑰产品体验馆室内设计

    张芯仪张超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阴玫瑰产品体验馆作为宣传平阴特色文旅产品的承载体,具有丰富的开发潜力,有利于振兴平阴玫瑰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当地产业以及就业的发展.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等方法对现代体验馆进行分析,对平阴玫瑰的造型、色彩等元素进行提取,利用电脑建模软件,在立足现代设计的基础上从功能、审美和情感等方面对玫瑰产品体验馆进行创新设计.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把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相结合的,以平阴玫瑰产品为主题的体验馆.将平阴玫瑰元素进行抽象夸张等现代创新转换,应用于现代体验馆的设计中,拓宽了体验馆设计新思路,赋予体验馆设计新的文化附加值,为地方农产品的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

    平阴玫瑰体验馆室内设计创新应用

    智能时代人类艺术生产的主体困境:从AI绘画技术谈起

    江柳奕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绘画技术在实用化和普及化的发展前提下,对人类艺术生产产生了深层影响.基于人工智能绘画技术的发展现状,以文化工业理论及加速社会理论为支撑分析艺术产业及社会现象,得出智能技术对艺术生产的人类主体造成三重困境的结论.第一重困境是"人化"的机器动摇"机器化"的人类作为艺术生产主体的主导性,艺术生产走向技术单向度;第二重困境来自于加速社会带来的指向效率的集体无意识,让困境隐身;第三重困境则源自社会的加速惯性和资本框架下的技术集置,这些难以挣脱的加速推力让艺术从业者哪怕觉察到困境也难以脱困.个人意识对脱困有所帮助,但绝不能仅依靠个人力量,社会观念及社会制度需与技术更新保持同步以维持动态稳定.

    人工智能AI绘画艺术生产文化工业

    土家织锦数字档案与公众数字交互平台的创新设计研究

    向鑫周世波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与文明的传递,但如今面临着传统技艺传承人年事高、传承方式老化等挑战,保护及传承的任务迫在眉睫.土家织锦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地区仍采用传统"口口相传"的保存方式,对于数字化的技术还未完全掌握.探索数字技术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通过文献回顾与案例研究,构建了一个面向公众的土家织锦数字档案库,并基于用户中心设计原则,创新设计了相应的公众数字交互平台.研究不仅为土家织锦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及保存提供了参考.

    土家织锦数字档案交互平台设计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

    塔罗牌人物形象与图案元素在数字绘画中的应用研究

    周胤勖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韦特塔罗牌为研究对象,对塔罗牌中人物形象与图案元素进行分析,分别对塔罗牌中人物形象来源、塔罗牌中的二元合一及塔罗牌中各式各样图案元素的表现进行论述.将传统塔罗与现代化数字媒体艺术结合,阐述塔罗牌人物形象与图案元素在当今数字绘画中的应用.

    塔罗牌人物形象图案元素数字绘画

    情境认知视角下科普类互动艺术的功能性分析

    温雪妍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跨媒体时代已然到来,各行业间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并趋于融合,从而提升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所追求的精神需求水平.为了更完善地分析科普教育领域以增强信息传播力与影响力的相关诉求,运用情境认知理论来分析科普类互动艺术的思路,以情境认知理论视角探讨互动艺术在科普教育方面的优势.梳理出不同互动艺术设计的特点及功能,使设计从人的认知与环境情境的角度出发,为新媒体时代下科普教育的传播与发展做出贡献,为互动设计在科普教育行业的实际运用提供借鉴,为之后的设计转型提供新策略.

    情境认知理论科普教育互动艺术功能性分析

    跨界融合背景下地方旅游饰品创新设计研究——以梧州市为例

    陈丹枫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饰品是旅游产品的分支,除了装饰性外,还具有一定的纪念性与保值性,更是传播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跨界融合成为创新设计的新方向,它通过艺术与各领域进行连接互通,从而打破原有的壁垒实现创新.以旅游城市为例,主要探讨地方旅游饰品在跨界融合的背景下创新设计的途径,使地方旅游饰品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地方旅游品牌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促使地方旅游饰品良性发展.

    跨界融合旅游饰品创新设计

    浅析高校校园文创设计——以南京高校校园文创为例

    朱洁淼王婷婷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校园文创设计作为表达学校独特文化,营造师生校友归属感,增加学校知名度的重要载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南京诸多高校为例,通过直接提取校门、图书馆等景观建筑元素,以及校训、校徽等文化精神元素,打造出富有情感共鸣的文创产品.当前南京高校文创在设计中普遍存在缺乏创新思维,过于依赖既定的设计模板的问题,导致产品单一.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深度研究,提炼具象、文化精神和价值导向的元素,方能为文创设计赋予更深刻的内涵.

    校园文创南京高校设计思路创新思路

    基于KANO-熵权法的SOHO族办公台灯创新设计研究

    王海容王佳茜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综合运用KANO模型与熵权法对办公台灯的创新设计进行了探讨.通过抽样调查和KANO模型的定性分析,深入理解用户对办公台灯的多样化需求,并采用熵权法对需求进行量化分析,明确各项需求的优先级,为办公台灯设计创新提供有效指导.该研究不仅系统地整理归类了用户需求,而且精确识别了设计的关键要素,并据此进行了有效的产品设计实践,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满意度.这项研究为家具设计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支持,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KANO-熵权法办公台灯用户需求SOHO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