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友好型滨海公共空间设计探究——以青岛为例

    郭凯钰耿建华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老年友好的理念,探讨青岛滨海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的方法与实践.通过对青岛滨海公共空间现状的分析,发现其在老年友好性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充分满足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因此,提出了空间布局优化、安全性提升、舒适性增强和社交互动性加强等设计策略,旨在打造安全、舒适、易社交的滨海公共空间,满足老年人的休闲、锻炼和社交需求,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增强对老年人的吸引力,促进身心健康和社交参与.希望不仅能为青岛滨海公共空间提供老年友好设计指导,也能为其他城市提供有益的参考,展现未来城市发展中关注老年群体需求的重要性.

    青岛滨海空间公共空间老年友好

    红色文化背景下小甸镇纪念性场所设计研究

    李晓娴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小甸镇为例,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对乡村公共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和作用.梳理小甸镇的历史背景、现有景观资源的优势与制约条件,研究小甸镇各纪念性场所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形态,结合乡村发展的角度,针对原有场地提出优化和改进策略,以提升纪念性场所的参观体验.对小甸镇这一红色村落的纪念性场所设计的研究,可让当地的红色文化更加鲜活,更有感染力,助力当地乡村红色旅游、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红色文化小甸镇乡村景观纪念性场所

    "小街区、密路网"模式下街区布局优化研究

    沈昊周晓江王子宝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规划中,"小街区、密路网"模式被视为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增强城市活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随着城市规划理念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此模式在居住体验、公共空间、交通系统等方面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小街区、密路网"模式在城市规划落实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其他城市的优秀案例,提出激发街区活力、优化交通体系、构建城市绿色网络、城市功能边界模糊性开发等对策,期望推动城市规划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城市规划城市街区优化设计

    文旅融合背景下矿业城市老旧街区改造设计——以平顶山市为例

    赵梅红王苹孙佳艺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业城市因矿而生,但随着矿产资源逐渐枯竭,部分矿区生产停滞,一些矿业工人已经从矿业城市转移到其他城市工作生活,矿业城市的老旧街区逐渐失去往日的繁荣而慢慢萧条.要想使矿业城市的采矿第二产业转化为文旅第三产业,提高矿业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矿业城市的老旧街区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平顶山市矿工路沿线老旧街区现状,梳理文旅融合背景下矿业城市老旧街区的现存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赋予矿业城市老旧街区新价值,助推矿业城市老旧街区文旅事业的发展.

    文旅融合矿业城市老旧街区

    基于城市针灸理论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以济南市丰汇小区为例

    杜珺李锡瑜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城市更新模式由大规模"增量建设"向小规模"存量提质"转变的背景下,老旧小区作为城市存量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探索其改造方式尤为重要.以济南市丰汇小区为例,剖析老旧小区的现存问题,探讨如何结合城市针灸理论,通过小尺度、渐进式的设计手法开展老旧小区的微更新.运用问卷调查法、行动观察法了解人群聚集点及空间辐射范围,确定小区微更新的针灸点,并从优化空间结构、打造活力节点、疏导廊道脉络、延续在地文化四方面提出改造策略,旨在探索出一种小规模范围内的系统化设计策略,为今后类似老旧小区外部空间的改造提供思路.

    老旧小区城市针灸微更新

    新疆南疆绿洲聚落理水智慧研究

    陈红姚瀚文梁卫娜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新疆南疆绿洲地处内陆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要求绿洲聚落居民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注重生态平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绿洲水文化景观的特点,形成了干旱区水资源制约下具有特色的聚落水文化景观.研究地域资源制约下新疆南疆绿洲聚落水文化景观的生态智慧,揭示其背后的生态哲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并积极探索适合干旱区地域水资源制约条件的引水、用水、节水等理水模式,从而促进地域水资源制约下的绿洲聚落可持续发展,进而为"兵团向南发展""新建团场"等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绿洲聚落水文化理水智慧

    当代城市雕塑融入美育的实践路径探究

    徐泳霞袁平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互联网、大众文化勃兴的新历史语境,美育教学实践应灵活应变,及时施策.有效利用当代城市雕塑公共性、社会性、时代性的特点,将其融入美育,通过从理论积淀、情境浸润到反思批判、拓展延伸、能力迁移的递进实践路径,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物,感受时代精神,这样能有效弥补美育资源当代性、地方性的不足,唤醒学生美感体验力,推动学生达成知识理解、审美感知、创意实践等美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城市雕塑美育教学实践实践路径

    南通地铁壁画设计中的江海文化运用探析

    万晶吴洋陆春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江海文化的视角,探讨如何在把握城市内在特征及区域文化精神的同时,结合整体线路主题对南通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的壁画进行设计,以达到为城市形象服务的目的.

    南通地铁江海文化壁画

    地域特征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王丁坤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城市环境艺术建设不断加速.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从生活基本功能需求转向精神文化追求,更为注重将地域特征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围绕地域特征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应用措施,以期促进继承性、传承性、文化性、地域性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全面体现.

    地域特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

    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李卓颖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发展新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文化层次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不再满足于对基础物质温饱生活的追求,而是对精神文化生活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艺术文化体验需求,设计人员需要创新完善城市景观设计工作,将多样化的地域文化元素实践应用在主题景观作品设计中,提升景观作品设计的独特新颖性,促进我国地域文化的创新传承发展.

    地域文化城市景观设计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