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中国现代设计史研究中阐释学的价值与路径

    刘霖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史作为设计教育的必修课程,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学术位置.但中国设计史研究始终存在话语体系混沌、古代工艺美术史与现代设计脱节、设计理论与实践脱节、现代主义设计缺位、西方话语体系主导等问题.文章针对以上问题对中国现代设计实践与史论文献展开研究,提出阐释学在设计史领域的引入与交叉路径,探寻建构中国现代设计史文本的科学方法,发现阐释学在设计史论研究中规避偏误的重要价值,为设计史论的知识生产与教育传播做出努力.

    设计史阐释学方法论

    泸州宋墓后龛石刻图像研究

    肖路路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泸州地区自2002年以来发掘了大量的宋代石室墓,并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石刻图像.其中墓室后龛中的石刻图像作为整个墓葬装饰的中心,多以墓主人像、空位、启门图三类题材来表现,这些石刻图像在墓葬空间中具有其特殊的礼仪功能及意涵.本文以泸州宋墓墓室后龛石刻图像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地区墓室后龛图像的功能意涵及意义,并且就其题材选择与四川其他地区题材选择的差异性及其背后存在的原因进行讨论,来展现宋代泸州葬俗文化的独特性.

    泸州宋墓后龛图像礼仪功能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题材与艺术特点

    靳羽涵王超朱倩倩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画像石本质是一种具有祭祀性质的丧葬艺术,它在图像、造型、题材等方面均具有突出的特点.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作为中国画像石艺术发展的重要区域,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属性.它的画面创意主要围绕生活情境、历史故事、战争及神仙祥瑞等题材展开,在整体造型设计、构图、雕刻技法及画面上也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特点.影响山东地区汉画像石图像及特点的主要因素为社会、交通、政治、军事及儒家文化背景、灵魂崇拜和宗教信仰几方面.探究山东地区汉画像石题材与艺术特点的内涵及相关因素,不仅可以让我们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画像石艺术的博大精深,还可以通过研究影响其图像创作的诸多因素,为后期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创意途径和方法.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题材因素特点

    闽东门臼装饰特征与民俗文化探究

    王金楠缪远李登帅刘佩...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门臼作为闽东地区传统建筑中典型构件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当地民风民俗与地方性传统建筑技艺的实物见证.本文以闽东传统建筑门臼为研究对象,从图形分析角度切入,运用分类、对比、归纳等方法,厘清了闽东地区门臼装饰特征,继而阐述了其中深藏着的民俗文化积淀与精神象征意义,旨在保护乡土建筑多样性,同时也为古建装饰研究和现代设计提供参考.

    门臼闽东装饰特征民俗文化

    刺子绣与纳针绣的对比研究

    郭沁怡叶洪光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刺子绣和纳针绣的发展历程,在表现内容和造型方法上有一定的共性,但两者所属地域文化并不相同,因此在艺术特色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从发展历程看,纳针最初是应用于军队之中,后才流传于民间,而刺子绣则是在民间孕育产生的.从针法技艺上看,二者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区别.从艺术特征上看,纳针和刺子绣在图案造型和选取题材上也有所不同.从以上三个方面出发,对刺子绣和纳针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非遗刺绣文化的多样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纳针刺子绣

    凤凰牡丹纹样在古代纺织品中的应用演变

    杨琬婷王群山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唐代起,凤凰与牡丹的形象被人们有意识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组合纹样,即凤凰牡丹纹样,此纹样已在中国历史中绵延千年.受不同时期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它在纺织品中被广泛应用,演变出了多种形式,其文化内涵也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扩充.笔者通过分析相关实物资料,探究凤凰牡丹纹样的发展历史及其在历代纺织品中的造型特色和文化寓意.

    凤凰牡丹纹样织物纹样刺绣纹样吉祥文化

    设计的时代审美价值分析——以民国月份牌为例

    矫宇洋徐韶华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的上海,作为国际性的商业中心,带动了上海经济的迅猛发展.上海繁荣的经济条件催生出了近代上海的商业美术.民国月份牌作为近代商业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画种,集设计、美术、广告于一体,具有很强的时代审美价值.近年来,许多月份牌的爱好者们利用民国月份牌画报来进行室内装饰,或者布置主题会所,使得这一时期的大众艺术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掀起了持续不断的收藏热.文章以民国月份牌为例,探寻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从而进行设计的时代审美价值分析.

    设计审美商业美术民国月份牌

    古代巧板游戏《益智图》在招贴中的应用设计研究

    王艺超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传统巧板与现代招贴结合设计应用的可能.采用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分析巧板元素的基础形态和组合方式,展示了如何以更富有创意和文化意义的方式,将这些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尤其是海报招贴领域.利用巧板文化丰富的视觉艺术语言,以小见大,展现传统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魅力与巨大潜力.

    益智图海报招贴应用设计

    汉字图形化在标志设计中的文化意境表达

    张婉艳刘卫东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设计领域,汉字图形化被广泛地运用在标志设计中.文章将从汉字图形化标志设计的视觉可读性原则、信息传达性原则、文化创造性原则出发,探讨汉字图形化标志设计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情感,进而讨论汉字图形化在标志设计中的文化意境表达.设计师要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在汉字图形化标志设计中实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汉字汉字图形化标志设计文化意境

    有意味的形式美:汉字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王依倩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情感、情境的传递者.随着数字化时代和读图时代的来临,汉字图形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构建出丰富而引人入胜的形态.本研究着眼于汉字图形有意味的形式美,通过研究分析汉字图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梳理其"形""意"关系,研究汉字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表现形式,旨在探索其作为文化符号的跨时空传播潜力,为海报设计带来了可参考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汉字图形海报设计形与意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