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下旬刊)
美与时代(下旬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下旬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创刊25年来,坚守美学园地,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审美学术刊物,美学、艺术领域重要期刊。以美学、美育、文学艺术研究为主要内容,设立美学学人、美学论坛、审美随笔、审美视点、绘画美学、音乐美学、文学与传播、美育园地等栏目。所发论文全部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发布,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及编入专题索引。是美学家、美学研究者、文艺工作者、师生发表成果、交流学术的共同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写在前面的话

    王建疆
    4页

    数数的系统质理论及其哲学启示

    王建疆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海澄先生的系统质理论兼具思想和方法,达到了哲学启示的高度,深深地影响到别现代主义社会形态学和审美形态学中的占比分析定性法、社会历史发展四阶段多元素组合裂变新质法和别现代主义文化计算法,形成了引起海内外关注和研究的新的学说.黄海澄先生不仅是思想的启蒙者和学术上的领路人,而且还是深谙学术之道的明师,是新文科原则和大文科精神的践行者,是优秀的教育家.

    黄海澄方法论系统质别现代主义新文科明师

    黄海澄控制论美学回顾

    陆扬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年黄海澄回顾他的学术生涯,坦言他当时关注的主要是控制论和哲学价值论,在这两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建构起了他的控制论人本美学和价值—情感论文艺学.黄海澄将人类的生存和行为可以归纳为价值→情感→行为→价值……这样首尾相衔螺旋式上升图式,其中情感的地位毋宁说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黄海澄控制论美学哲学价值论

    环境伦理的观念转捩与反思——利奥波德环境伦理观

    岳芬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环境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十分注重科学知识在自然审美中的基础地位.他的生态思想集中体现在随笔集《沙郡年记》中,他的土地伦理强调自然权利的实现,更是在精神领域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提升.区别于同时代持有科学主义审美观的环境美学家,他对科学主义进行了深度反思,也对自然审美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试图从科学知识的规范中摆脱出来,走向更原始的、更富于诗情的荒野景观中.

    利奥波德沙郡年记环境美学环境伦理学

    从《文心雕龙》德译看中国古典文论外译中等值翻译的意义和路径

    王涌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译语境下,中华文论是一个特有的文类.传译中但凡等值有误或偏差,会意便无从发生,进而全部文本便失去意义,整个丢失阅读价值.《文心雕龙》这部价值毋庸置疑的中华文论经典,德译由于出现等值传译不到位,就使整部译本失落本该有的反响.就《文心雕龙》西译而言,等值至上绝非简单直译或异化翻译,而是术语概念翻译上宜取义异化、用词归化,句子篇章翻译上宜思想文脉为上,而且要努力传译出中华文论的思想文化内蕴.惟其如此,《文心雕龙》的精彩思想方能得到传达,译本才会出现反响.

    中华文论西译《文心雕龙》德译等值至上归化语汇异化之意

    朱光潜《谈美》美学方法论探析

    陈思霖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美学方法论角度分析《谈美》一书,可以从全新视角对《谈美》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握.《谈美》一书体现出最为明显的美学方法论是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带有较强的"非理性"倾向.此外,朱光潜还对克罗齐派美学方法论作出了一定改进,在《谈美》中反映了精神分析学方法论、形式主义方法论和接受美学方法论等美学方法论.多样化的美学方法论体现出朱光潜先生在美学研究上的不拘一格和博闻强识,总体上能够自成一派,形成自己的美学理论体系.

    朱光潜谈美直觉主义美学方法论人生艺术化

    刘勰对"新奇""轻靡"二体有无褒贬问题研究

    危永馨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从黄侃先生提出八体并陈的观点后,学界对八体有无褒贬的问题,尤其是对"新奇""轻靡"二体有无褒贬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新奇""轻靡"二体到底有无褒贬问题?对此从"八体"的定义、"八体"的关系以及刘勰对雅与奇、雅与丽、刚与柔的态度等多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八体并陈,了无褒贬.

    文心雕龙八体新奇轻靡褒贬

    吉奥乔·阿甘本共同体美学的三个维度——基于《来临中的共同体》的解读

    张沈琦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西方理论界的众多学者试图从文学角度对共同体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吉奥乔 • 阿甘本从人的存在出发,在南希与布朗肖的非功效共同体美学理论基础上,以差异的视角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共同体美学理论.阿甘本的共同体美学不仅具有预见性,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考察当代美学理论所具有的可能性.从主体存在的独异性、悖论的语言、读者与书写三个维度入手,探索阿甘本是怎样通过将语言恢复到语言本身,将存在还原为现实存在,并以阅读和书写为中介构建其共同体美学的.遗憾的是,虽然阿甘本建构了从存在到语言再到现实的无为式的共同体美学,但其中夹杂着理论与现实脱节的弊病,需要我们辩证看待.

    共同体吉奥乔·阿甘本非功效美学空间

    走出现代性困境——西美尔的时尚文化观

    王静雯肖海燕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社会一方面给与了人们生活的便捷,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世界万物的千篇一律,剥夺了人类的主体性.如何在社会文化和生活技术面前保持自身存在的个体性与自主性,已成为现代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在西美尔的理论研究中,时尚正是能够带领我们走出现代性困境的工具,它帮助我们摆脱枯燥与机械,实现个体心理与审美的救赎.

    时尚理论西美尔服饰文化

    文化唯物主义与威廉斯的群众意识

    朱元澳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廉斯的文化理论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相较于暴力革命的方式,威廉斯更推崇利用文化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在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中,威廉斯吸取马克思描述工人阶级生活的精神内核,并借鉴了本国看待群众的文化视角,通过扩展"文化"的方式,将群众与精英无等级差别地纳入其中.通过论证文化所具有的物质性,威廉斯将文化视为介入群众生活的构成性力量.总体来看,文化唯物主义塑造群众生活的方式是温和的,但其中也蕴含着革命的力量.

    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群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