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民族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民族学刊
民族学刊

沙马拉毅

双月刊

1674-9391

cn511731@vip.sina.com

028-85524958

610041

四川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16号

民族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ETHNOLOGY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展示民族学研究成果,突出西南民族研究特色,为繁荣民族科学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和实现民族地区科学发展服务。 我们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鼓励研究现实问题,特别欢迎大型田野调查报告和各类基金课题阶段性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推动昭通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

    苏韦铨王伟申琼
    9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组织在昭通地区成立之始就把解决民族问题列为重要工作任务.面对复杂环境和党组织力量薄弱的客观现实,采取以建立健全党的民族工作机制为优势,增进少数民族民生福祉为基础,培养少数民族骨干为抓手,广泛的新思想宣传为引领,壮大各民族的革命武装队伍为保障,建立民族统一战线为法宝的"六位一体"实践形式,取得了关键性成效.这一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党在昭通地区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和加强民族干部培养相联系,增强对各民族群众的政治牵引力;坚持统一战线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融合,增强各民族群众的国家认同向心力;坚持民族工作和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相结合,增强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保障力.通过考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昭通地区的民族工作,阐释坚持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引导我国各族人民更加坚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自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昭通地区民族团结进步

    红色文化对内蒙古民族团结思想的影响

    王爱凤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和魂.内蒙古的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各族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极具历史特征、民族特色和区域特点的文化资源,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信仰宗旨,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奋斗的实践样板,也是加强中国特色民族团结的文化力量.它所蕴含的坚定执着追求理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坚忍不拔勇往直前、平等团结友爱互助和依靠群众夺取胜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力量.新时代,进一步挖掘利用内蒙古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效融合,增强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奠定坚实基础,是教育战线的一项迫切任务.

    红色文化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文化力量

    新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动画符码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周梅谭欣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数民族动画是在艺术想象下创作实践而成的文化精神承载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具体呈现,少数民族动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生活层面"的传播有着重要作用.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对文化符码的传播和输出产生了文化多元化、对象多样化、传播复杂化等影响.少数民族动画文化符码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从1949年-2019年经历了族群认同、自我认同、国家认同的发展历程,在新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动画呈现出与大众文化消费市场距离较远、"碎片化"信息传播需要整合、民族文化差异性与共享性需要平衡、动画观众个性化需求需要协调等特点.研究认为,可以从审美层面契合少数民族动画符码的当代向度,使内容与形式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从观念与价值层面引导少数民族动画符码的价值构建,以文艺形式承载时代精神,价值引导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从情感与记忆层面满足少数民族动画的与时俱进,传递共同民族心理与共同价值观念,拓展少数民族动画媒体宣传力度,增强少数民族动画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力.

    新媒体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动画符码危机

    Abstracts

    120-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