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民族艺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民族艺林
民族艺林

季刊

民族艺林/Journal The World of National A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的互促关系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宋俊瑶全小国
    10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中,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保护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旅游发展,是一种互促的关系.本文以山西省为例,从旅游学、非遗学、文化产业学等多学科视野出发,对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展开研究,认为各类非遗项目可通过文化植入、创意赋能、体验提升等方式推动非遗旅游产品的迭代升级,非遗旅游产品会借助保护空间、传承主体、传播渠道、振兴策略等方面反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而分析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提出实施建议.

    非遗保护旅游发展互促关系山西

    宁夏民间故事的景观叙事与传承发展

    张绍慧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很多景观在打造为旅游景点之前,就在民间流传着与其相关的故事.人们将价值观、审美意识凝结在民间故事当中,包括对当地历史、文化、风俗、风景的认识和理解.传承民间故事可谓保护人民的"记忆",对于民间故事的回归和将民间故事融合在当代景观叙事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议,有助于民间故事的传承发展.

    民间故事景观叙事传承发展

    试论乡村旅游的价值面向

    李仿俊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发展,帮助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路径: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政府监督服务,精准规划蓝图;市场主导引领,研判需求变化;强化人才建设,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产业融合,保护自然人文;注重品牌建设,加强市场营销;激发乡村治理力量,增强居民获得感;提升游客忠诚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实施路径

    战火中的歌声:第三厅抗战歌曲的创作与影响

    黄平江
    129-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战时期是中国面临空前危机的时期,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强烈的艺术形式,在这段时间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歌曲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宣扬民族精神、激发抗战热情、动员民众参与抗战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抗战宣传的有力武器."第三厅"作为一个抗战宣传部门,负责抗战的宣传工作,在第三厅的抗战宣传工作中,抗战音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郭沫若、田汉、洪深的带领下,"第三厅"的成员创作出许多优秀、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日的决心和斗志,掀起了人民抗日的热潮.

    抗战时期歌曲创作传播民族精神动员作用

    民间工艺美术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研究

    李佳星
    139-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依托当前国家倡导非遗传承和非遗进校园的大背景,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践研究,梳理民间工艺美术融入高职院校美术课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筛选民间工艺美术的部分内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教学形式对学生开展实践探索研究,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策略途径,以期构建民间工艺美术课程体系,完善职业院校美术课程建设,使学生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实现校企合作,增强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

    民间工艺非遗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

    红色题材评剧《革命家庭》对经典叙事的传承和发展

    李晓
    149-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题材评剧《革命家庭》是依据陶承《我的一家》和电影《革命家庭》创编而成,有着经典历史渊源和红色基因传承;在艺术结构、叙事和表达上也有创新探索,如塑造成长型、悲壮型、平民型和幼童型的革命者群像,蒜瓣式的人物群像结构方式,生活化的叙事特征,意识流手法的灵活运用等;形成其在改编上的有益经验,如对剧作主题进行概括提炼,对原作材料做大胆选择取舍,并进行合理艺术虚构等,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高度统一.

    红色题材剧《革命家庭》经典叙事传承发展

    《民族艺林》来稿须知

    160页

    作品选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