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满族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满族研究
满族研究

何晓芳

季刊

1006-365X

024-86613882

110033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6号

满族研究/Journal Manzu Minority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辽宁省民族研究所主办。其宗旨为弘扬满族文化,挖掘满族历史,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新式教育与《盛京时报》舆论看清末新政时期辽宁地区的满汉交融

    王雨萌包和平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满汉畛域作为清末东北新政的重要内容,对促进辽宁地区的满汉交融具有重大意义.围绕这一政策,辽宁地区的教育开始转型,满汉合途教育代替了过去满汉分流而治的教育政策.《盛京时报》则通过大量的宣传报道,为缓解辽宁地区满汉矛盾、促进满汉团结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清末新政辽宁地区满汉交融

    清代满语语法观念的产生与表述——以《清书指南》《字法举一歌》为例

    李彦朴
    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终清一代,满洲统治者始终强调坚持本民族的语言传统和尚武习俗,认为"满洲原以学习清语、专精骑射为要",由此赋予满语文以崇高地位,同时以设科取士的方式引导八旗子弟积极学习.清朝前期,在"首崇满洲"与"国语骑射"政策影响下,满族文化强势进入汉族文化圈,使得不少汉人加入满语文的学习行列,形成"汉人并习清字、满军亦通汉书"的局面,充分体现了满汉之间语言的深度交融.在现存清代满语语法资料中,《清书指南》成书时间最早,《字法举一歌》最为系统全面,这两份资料对于研究清代满语语法观念的形成与传承颇具参考价值.本文以此二书为例,讨论清人尝试把汉语传统虚词理论和方法移植到对满语语法的研究中;以及清人在阐释满语语法时,基于黏着语特征的术语创新等问题.就本质而言,此类文献是把满语当作一门外语,按照汉语母语者的认知思维,观察词的内部结构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从中拆解出具有语法意义的形态标记——虚字加以研究.

    清代满语语法满汉语言接触

    满语副动形式探析

    鄂雅娜杜燕燕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满语副动形式是动词的连接形式,其特点主要在于它的连接性,可按其连接法的特点分为单纯连接副动形式、制约连接副动形式两大类.单纯连接副动形式连接独立的两个动词,被连接的动词既可以彼此并列,也可以一个修饰另一个,在时间上可以彼此相通,也可以有先后.制约连接副动形式表示下边的主要动词的种种条件,充当下边动词的动词性状语,动词性状语词组以及成分句.

    满语动词副动形式

    《红楼梦》中满族语言习俗刍议

    王纯忠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曹锡远曹振彦父子于努尔哈赤天命初年(1626)归金入旗,至曹雪芹已是六代满洲皇室包衣世仆.曹氏包衣世家恩荣显赫又盛衰忽易、遽然跌落的心酸经历熔铸在《红楼梦》中,展示了盛清之世包衣豪门的满礼旗俗与满洲上层社会奢华靡费的名物服饰器用游艺,传达出骑射世勋之家纨袴男子沉溺情中的柔弱萎靡不能自振.

    《红楼梦》曹雪芹满洲皇家包衣满族文学

    清雍正朝西洋器物管窥

    杭于笑吕萍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的"康雍乾盛世"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在此时期,大量的西洋器物传入到中国,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双方的交流中,西洋器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雍正朝西洋器物传入的方式、类别等,研究其带来的影响及启示.

    雍正朝西洋器物对外政策

    清代霞帔与朝褂的比较及成因探析

    曾慧田佳敏刘鑫蕊丁雅钰...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霞帔与朝褂作为清代汉族与满族贵族女子的礼服,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设计艺术审美与民族交流融合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史籍文献、实物图片等资料,比较分析霞帔和朝褂的历史发展、形制、纹样和色彩等方面,并深度探究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得出清代霞帔与朝褂体现了汉、满两个民族在文化审美上的差异性以及交流融合的相似性、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互影响和发展的结论.

    清代霞帔朝褂满汉融合

    新世纪科尔沁叙事民歌研究论文述略

    包国栋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蒙古族学者罗卜藏全丹所著的《蒙古风俗鉴》肇始,科尔沁叙事民歌的研究历史已有一个世纪之久.科尔沁叙事民歌自身的艺术特点决定了其理论研究的复杂学科间性,多向度的研究现实成为了科尔沁叙事民歌研究的被动追求.本文以共时性的视角对新世纪以来20余年科尔沁叙事民歌研究的汉语论文以研究范式为参考进行整理分析,以期了解科尔沁叙事民歌的理论研究范式概况,达到"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的目的,为科尔沁叙事民歌研究的知识生产历史化和体系化提供参考.

    科尔沁叙事民歌研究汉语论文整理研究范式

    满族文化中特征符号抽离与解析

    张鹏吴勃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的民族文化根据发展时间不同,其文化容量也不同,且存在地域性.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从历史建筑、服装服饰、生活习俗等,或多或少都带有满族文化的特征,是满族文化最为直观的表达形式,也是民族融合发展的最佳证据.将这些特征符号抽离出来进行解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当时的历史、政治、宗教变革,从而为现实史料研究提供可靠的线索和灵感.

    满族文化特征符号地域特色图形特征

    "恢先世拓绝学路,是为儒学称宗师"——纪念金启孮先生诞辰105周年

    金适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6月7日是金启孮(1918-2004)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金启孮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历史语言学专家,先生一生致力于女真、满洲、蒙古的研究,在历史、语言、考古、文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均做出了开拓性的学术成果,被学界称之为"独树一帜"的学术大家.其家族几代人相承的历史语言学术成就,更是为学界称道.我们从学界同仁对先生的学术评价中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谨以此篇纪念金启孮先生诞辰105周年.

    金启孮女真满学蒙古史学

    《欧洲满文文献总目提要》评介

    何晓薇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洲满文文献总目提要》①一书是学者王敌非先生历经多年,辗转于欧洲各国访求并研究所得,极其不易且珍贵.该书收录编纂的满文典籍提要共计475篇,涉及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5国的满文文献典藏,既是一本了解学习欧洲满文文献的参考书,也是中西满学文化交流的学术精品.

    欧洲满文文献总目提要满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