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梁旭东

季刊

1672-3724

nbddxb@nbtvu.net.cn

0574-87211428

315016

宁波市文教路1号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ingbo Ope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探索远程开放教育规律,繁荣各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为促进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本刊在立足本校的同时,还面向社会,将以传播科学、探索真知为己任,把握时代的脉搏,关注学术界的前沿课题,并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独立探索,自由对话,对不同理论观点、学术流派兼容并包,使本刊成为值得广大教育、科学工作者青睐的理论阵地和学术挚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文化动力驱动杭州"宜居天堂"建设的思考

    王志强邹宏秋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杭州市打造成"宜居天堂",不应仅仅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产的角度来解读,更需从精神创造和文化驱动的层面进行阐释.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是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但能提升城市凝聚力、塑造城市软实力,而且能引领城市转型.文化在驱动"宜居天堂"建设中,应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社会民众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融合,夯实城市发展动力;实施政社文化共建,激发社会民众主体性和主动性;擦亮"杭州精神",完善城市治理体系.

    文化动力驱动杭州宜居天堂建设思考

    数据新闻的"透明度":源流、创新与问题

    张屹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外学术界对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数据新闻叙事、数据新闻数据获取与处理等进行了较多探讨,但是对于数据新闻透明度实则关注不多.新闻透明度,已经成为新闻业研究和新闻实践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核心问题.2014年新闻透明度被确立为新伦理准则.数据新闻透明度体现在数据透明和开放数据、记者编辑制作新闻过程透明、用户参与互动透明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在肯定数据新闻在新闻透明度的潜力挖掘和实践基础上,研究者和实践者还应该充分认识到数据新闻透明度当前存在着缺少规范、标准、透明度有限、缺少实证研究支持等问题.

    数据新闻透明度源流创新问题

    论王阳明哀祭文的思想内涵

    卢富清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阳明作为有明一代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他在文学创作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与其他文学家不同,王阳明思想家的身份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使得他的文学作品中笼罩着一层心学思想的轻纱.王阳明的哀祭文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思想史上都有着一定的地位.他的哀祭文蕴含着思想解放、追求良知的心学思想,寄托着他追念同志、思念亲友的哀伤之情和旷达乐观、重义轻死的生死观.

    王阳明哀祭文思想内涵

    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的高校业财融合思考

    吕娟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的实施和高校质量内涵式的发展,管理会计思想在高校中得到推广应用,业财融合理念逐步加强.文章立足于业财融合的内涵,认为高校业财融合应以资源价值升值过程为突破口,强化预算管理和构建信息共享系统.在此基础上,探讨区块链技术嵌入高校业财融合的路径,以促使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深度融合,推动高校的业财融合迈向智能化,以降低成本,防范风险,提升高校竞争力.

    区块链高校业财融合管理会计

    《东交门箴》的作者是苏轼还是苏过?

    黄玉洁
    72-7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交门箴》一文在《全宋文》中重出,分别系于苏轼和苏过名下.系于苏轼名下的依据是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茅维刊《苏文忠公全集》;系于苏过名下则是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斜川集》.通过对此文所涉别集、总集的版本源流进行考察,再结合《东交门箴》的思想内容、行文文风和苏过的生平经历进行分析,基本可以确定《东交门箴》作者为苏过.

    全宋文东交门箴苏轼苏过

    《分居》中的代际伦理:伦理变迁和文化矛盾

    邵蒙洁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短篇小说《分居》中,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普一家的分居风波,展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通过家庭这一微观社会,梅普家两代人的伦理困惑得以呈现:处在混乱婚姻中的中年一代陷入了家庭责任和个人自由的伦理困境,而面临社会伦理环境失序和家庭道德教诲缺位的青年一代则难以构建正确的伦理观念.以代际伦理为切入口,有助于对两代人的伦理困惑进行对比,从而管窥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变迁,透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所带来的重重危机,即"宗教冲动力"和"经济冲动力"失衡所导致的传统价值观失落和一系列社会矛盾.

    代际伦理伦理观念变迁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产阶级家庭生活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鬼神书写动机重探

    严瑞彬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纪昀晚年创作的小说,书中主要以志怪见闻为创作对象.《阅微草堂笔记》鬼神书写有三种动机:一是接受和转化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与清代《聊斋志异》消遣娱乐的功能,在情节铺排上显得更为直接,纯粹游心寓目,而非主题先行;二是以鬼神世界呈现与人间无异的逻辑,包含一些道德思想,带出劝善惩恶的目的;三是借鬼神"异物"之体来抒发个人的学术见解.可见纪昀创作动机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更倾向于复杂性的.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志怪小说书写动机

    论《绿皮书》中主流话语对他者的塑造

    杨月妮张大为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 91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是批评美国六十年代种族歧视的佳作.为揭示电影被批"政治正确"之原因,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电影的种族平等外壳隐藏着他者化内核,包括显性"他者"(黑人)和隐性"他者"(意大利裔人与南方人),分别体现为主流社会对黑人的他者化、意大利裔人对黑人的他者化及主流话语对意大利裔人的边缘化、北方对南方地域的他者化三个方面.由此可见,美国社会亟须了解、反思和纠正盎格鲁撒克逊白人对不同种族和族裔的歧视,以弥补地域间和种族间的差异与裂隙.

    《绿皮书》黑人他者美国南方

    消费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杨宗兴陈肖燕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费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具有物欲性、虚假性和控制性等特征.由于受到消费主义的诱导,当代大学生开始追逐面子型消费、崇尚符号型消费、沉溺享受型消费和热衷超前型消费.为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强化媒体的正面引导和监管,营造良好的消费生态环境;增设理财与消费方面的课程,提高大学生的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以应对消费主义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消费主义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影响对策

    "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内容体系与实施路径

    张玉磊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部署,而专业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公共政策学"作为公共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仍然是立德树人."公共政策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多元融入能够构建包括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个人素养等多个层面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为提高"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可以从教学目标确立上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教学内容设计上高度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效融合、教学方法运用上善于创新授课形式等三个方面多维施策.

    课程思政公共政策学价值意蕴内容体系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