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农村财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农村财经
当代农村财经

权光男

月刊

1007-3604

nc3832@163.com

010-68551981

100820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当代农村财经/Journal Contemporary Rural Finance and Eeonom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探究及发展对策建议——基于水平测算、演变格局与区域差异分析

    杨向玥李尧远赵振铎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有效激活农业活力、挖掘庞大的市场需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本文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收入与消费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 17个二级指标,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除西藏),采用改进的熵权法、基尼系数测算30个省和四大区域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区域内差异程度,并进一步使用Kernel核密度估计、Markov链分析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演变格局与转移概率。研究发现,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空间差异,且存在明显的阶梯式差异,区域间差异是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此外,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相邻区域之间存在着协同关系,存在区域间的马太效应。由此,本文在全面认识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关建议。

    新质生产力演变格局区域差异政策优化建议

    "千万工程"经验视阈下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

    孙宾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面推动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城乡融合的关键抓手,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已有研究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绩效差异形成的条件和因果机制缺乏深入分析。本研究在TOE框架下,结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境,提出了理解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绩效差异的分析框架。使用fsQCA对我国40个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典型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存在驱动高水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绩效的4种路径,分别是技术驱动型、技术-组织融合型、技术-环境融合型和联动耦合驱动型。(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驱动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的效果。由于县级政府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地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驱动路径。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背后多重因素间的复杂关系和机制的理性认识,并为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带来实践启示。

    "千万工程"经验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TOE框架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乡村建设探析

    李博刘术刚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存在基层党组织引领力不强、治理体制机制滞后、城乡数字鸿沟较为明显、专业数字人才不足等问题。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生产力,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引擎。新质生产力在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应当坚持数字赋能,强化乡村基层党建引领,凝聚多元力量;打造乡村多元数字治理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城乡数字建设;夯实人才基础,提升乡村居民数字素养;进而为数字中国建设提质增效。

    新质生产力数字乡村数字化农业农村现代化

    大食物观视阈下我国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完善研究

    张晨杨华清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强调"树立大食物观,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粮食供给体系"。大食物观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创新策略,对主产区粮食供给和利益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践行大食物观时,我国粮食利益补偿机制成效显著,但仍面临结构性短缺、供需不均衡,补偿机制不可持续,补偿对象不精确、标准偏低,缺乏监管评估、产销对接难等问题。如何拓展食物资源渠道,提高主产区种粮积极性,完善补偿机制监督和评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粮食补偿机制,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题中应有之义。

    大粮食观主产区粮食供给粮食利益补偿机制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研究综述及进展

    李芳兰蔡定昆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现状出发,借鉴"千万工程"典型乡村建设经验从而得出政策启示及建议,以期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理论、实践、政策的有机融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振兴案例研究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企业数据资源入表的路径分析

    李桂萍毛斐凡刘薇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我国农业数字化渗透率达到11。2%,大数据技术催生了农业企业海量的数据资源。2024年1月1日起,《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全面实施,农业企业数据资源入表迫在眉睫。基于农业企业数据资源的概念与种类,本文探讨了农业企业数据资源入表前的准备工作,并从数据资源的合规与确权、识别与认定、成本分析与收益评价、账务处理、列报与披露方面分析了农业企业数据资源入表的具体路径,旨在为农业数据资源的有效治理和入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农业企业数据资源入表路径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湖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许雷宁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本文在剖析湖南省农业农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湖南省农业农村发展存在基础薄弱、农业特色产业不强、后继乏人以及治理不足的问题,并从升级资金技术投入、创新经营特色产业、联合培养人才以及多主体农业农村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期推动湖南省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高水平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湖南省

    乡村振兴视域下云南省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胡菁英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数字农业,是顺应信息化进入大数据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有效举措,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云南省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手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其内在逻辑体现在对云南省数字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数字农业生产空间及功能、弥合数字农业科技短板的深刻影响和变革中。当前,云南省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农村空心化减弱人口红利、数字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数字化技术伴随着负面效应、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等问题。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提升云南省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加速云南省数字农业产业建设,也为我国西部乃至全国的农村地区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从而有效推动全面乡村振兴。

    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云南省

    优化农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管理的探讨

    古洁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海南省若干村庄在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申报、资金申请及运营过程的调研与分析。从做好产业项目运营前顶层设计;设定科学的产业项目经营模式;规范项目内部财务管理,抓好收益分配;完善财政项目资金管理措施,构建全过程的绩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运行平台;加强村集体经济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的构建;增强村集体经济项目风险防控能力,积极引导投保农业保险等七个方面,提出优化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管理的建议。

    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资金管理优化建议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农业发展的对策探析

    刘洋孙超扬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作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当前我国数字农业发展还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尚待加强、核心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专业人才资源较为短缺等现实困境。因此,以数字技术为引擎,深入挖掘数字产品市场,建立健全数字农业人才队伍,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进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数字农业数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