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农村财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农村财经
当代农村财经

权光男

月刊

1007-3604

nc3832@163.com

010-68551981

100820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当代农村财经/Journal Contemporary Rural Finance and Eeonom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农发展路径探析

    康璐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之一,是农业领域的新兴力量,充分发挥其在带动小农户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当前我国新型农业主体助农发展普遍存在利益联结关系不够稳固、金融融资获取存在梗阻、涉农服务供给精确性差等现实难题,需要多措并举去解决一系列问题,以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振兴路径探析

    多元主体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和建议

    王玥杨丹蒋瑶璐林玥希...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产业振兴作为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单纯以地方政府等为主导、自上而下分配物质资料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诉求。随着产业振兴内在逻辑的转变,以市场为主导,发挥多元主体禀赋优势,平衡多方诉求,协同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模式路径逐渐成为主流。本文基于S村产业发展实践案例,对社会资本、平台公司、科研院所三大主体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角色定位、核心动力、关键能力、参与环节等进行分析,总结出各方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挑战与建议,为推动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乡村产业振兴多元主体参与模式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郝紫瑜于营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驱动下的普惠金融新模式,以其科技性和靶向性优势有效拓宽金融服务边界,正逐渐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者,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金融排斥理论、包容性增长理论、长尾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和普惠金融理论。目前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显著发展,但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仍受一些因素制约,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较滞后,金融资源供需失衡,村民金融素养和意识欠缺等,为此,要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网络;开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供需匹配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数字金融素养和认知,营造包容性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氛围。

    数字普惠金融乡村全面振兴理论基础实践路径

    山东省昌邑市探索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与思考

    史坤霞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以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经营模式为特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含规模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成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最具活力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调查总结了昌邑市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解决思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者、政府工作人员及其政策研究者提供参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

    期刊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