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谢明勇

双月刊

1006-0448

NCDS@chinajournal.net.cn

0791-88305914 8305820

330047

江西省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反映该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的研究成果,报道学术消息。刊登政治学、法学、哲学、伦理学、经济学、文学、语言学、教育学、编辑学、档案学方面的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时代出场、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

    杨敏沈泉鑫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概念和重要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开拓性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验智慧的总结提炼,是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科学回应.习近平系统阐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地位、重要保障、原则方法、关键依托、基本路径,深刻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本质性把握与规律性认知,不仅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自主性、创造性发展,也为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南,为全球科技跃升与产业变革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担当、理论创新和实践要求

    康凤云刘宁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文化诉求和新的文化使命,传承和赓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展现出强烈的时代担当.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第二个结合"为鲜明标志实现又一次思想解放,以"七个着力"为战略部署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以不断巩固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为发展要旨,胸怀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中国智慧的博大胸襟,取得了重大的理论创新和突破.新时代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要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要秉持开放包容,推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往交流交融;要坚持守正创新,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文化自信

    政治安全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化解

    陈坤王睿琦
    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西方社会制度的差异使意识形态安全一直处于政治安全的前沿.新时代意识形态对立引起的冲突越来越凸显,领域不断扩展,从政治领域不断延伸到经济、科技等更多的领域,对政治安全构成重大的风险挑战.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加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输出和渗透力度,社会转型的大变革也使意识形态领域变得空前复杂,这些都使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严峻的风险挑战.意识形态安全直接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增强对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动权和管控能力,健全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提升防范化解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政治能力.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对于保障政治安全、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政治安全意识形态风险前沿性挑战政治能力防范化解

    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效能优势与彰显机制

    栗智宽俞良早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为党的自我革命具体展开提供法理依托和实践保障的刚性依据,在涵育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品格、汇聚党的自我革命制度合力、规范党的自我革命实践进程、确保党的自我革命持久推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能优势.在实践中,释放彰显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效能优势,既是创设这一制度规范体系的内在追求,也是实现政党治理制度化的必然要求,还是锻造强大政党能力的关键诉求.在新征程上,进一步释放彰显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效能优势,亟待构建内容完善机制、要件耦合机制、动态调适机制、执行推动机制,用以提升构件质量、构建整体格局、确保适时有效、促进贯彻落实.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效能优势彰显机制

    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

    高晓红单鑫
    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自由时间指不被生活资料的直接生产占去,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在其中自主活动,并能够用于自我发展的时间,其价值旨向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深受工作日延长与劳动强度增加的双重挤压,不仅无法在劳动中享受自由,而且在资本的规训中丧失生命活动原有的丰富性.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之间对立的扬弃关键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当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有充裕的自由时间,并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然而,由于工作与生活边界的模糊化,消费主义下的空虚与不安,加上不稳定的生活状态,自由时间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都面临挑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坚持数字经济赋能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保障自由时间量的增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以实现自由时间质的丰盈,引导人民群众在体面劳动中提升精神境界,创造新的美好生活.

    马克思自由时间劳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基于深度合成技术的文化科技伦理风险识别与善治机制

    解学芳陈思函
    5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人工智能直接参与数字文化的生产环节,既成为新质生产力,也增加了文化科技伦理风险.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内容生成上导致的"幻觉"叠加深度合成在内容传播过程中的虚假效应,进一步扩展了人工智能在数字文化领域的潜在风险;即在核心内容生产层面涉及新型文化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文化内容安全风险、文化版权安全风险,在外围传播层面涉及文化数据安全风险和新型文化信息安全风险.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文化科技伦理风险根源于智能时代文化资本的数字化、人机关系倒置化和认知方式的变化.文化科技伦理风险的善治机制亟须在全球治理体系框架下,整合核心技术研发、预见性制度规范与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形成政府、企业、公共三方的"组合拳"效应,以人机协同、善治向上的治理机制回应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文化新质生产力变革.

    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合成伦理风险善治机制

    对外直接投资、中间品转换与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祝树金王梓瑄
    6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采用时变双重差分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可以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降低当期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中间品转换效应降低当期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进口中间品相对比例增加是对外直接投资降低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中介渠道;对地理距离较远和进口中间品关税较高国家的投资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效应更显著.此外,中间品转换效应的内在动因是进口高质量中间品而非低价格中间品;从长期来看,对外直接投资将显著提升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对外直接投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中间品转换双重差分

    论合同履行请求权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时点

    史志磊
    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对诉讼时效制度的程序法理解和实体法理解相应,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起算客观时点的确定方法有权利被侵害与请求权可行使之别,但在各自的理论脉络下两种确定方法的实质均为权利可行使.权利被侵害的确定方法无法适用于合同履行请求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第六百九十四条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第一分句采纳了请求权可行使的确定方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第二分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的规定相悖,属于司法解释的败笔.具有行为请求权性质的履行请求权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主张权利时起算,但代偿请求权具有不当得利的性质,应适用不当得利债权的起算规则.继续履行请求权属于履行请求权的延续,不存在独立的诉讼时效期间.作为次请求权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受履行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制,存在自己独立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起算时点.我国民事立法关于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起算时点的规定呈现出二元结构,体系化不足.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起算时点履行请求权

    平台经营者管理权的滥用与规范进路

    冷传莉王宗峰
    9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平台经营者的角色定位已然由市场工具人向组织化的管理者转变,具有自律管理的法定职能.然而,平台经营者营利主体与管理主体的身份复合造成其在缔约与履约的过程中暗藏难以被有效识别且规制有限的权利滥用.主要原因在于:平台经营者的私主体面相与行为公共性的冲突、管理规则的私法自治与缔约商谈环境缺失的冲突和管理行为受原则性规范引导与包容审慎监管.为维护良善的平台商业生态,平台经营者应肩负起角色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九、二十条的规定,细化企业社会责任.在程序层面上,构造平台服务的选择渠道,强化平台用户话语权.在实体层面上,管理行为需要接受司法审查,行权措施应当符合禁止权利滥用规范.

    平台经营者管理权营利性社会责任禁止权利滥用

    市民诉求驱动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创新——以浙江省湖州市"共富班车"实践为例

    余敏江方熠威
    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依循城乡居民共有诉求、通往城乡共富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力举措.近年来,"信息-权利-文化"层面的不确定性日渐增长,将城乡融合发展拖曳到要素脱域、组织脱嵌、行动脱耦等多重挑战共存的深层风险之中.城乡之间具有异质性与流变性,而传统的任务驱动型城乡融合发展模式秉持均质化社会的思维想象,延展了治理资源有限性与公共事务复杂性之间的张力.浙江省湖州市"共富班车"实践以市民诉求为驱动,反身性地借用"信息-权利-文化"的内在特质,靶向攻克城乡空间融合、要素融合、社会融合的策略性困境,体现出以政民互动为逻辑起点,以信息共享、利益共容、文化共生等为改革着力点,再回归到"共同富裕"价值终点的实践过程.

    城乡融合发展不确定性风险诉求驱动"共富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