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场经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场经济管理
农场经济管理

向世华

月刊

1002-2635

ncjjgl@163.com;ncjjgl@126.com

0451-55665277

15003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富水路95号

农场经济管理/Journal Farm Economic management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和黑龙江省农垦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经济类学术刊物,是全国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探索发展道路,扶持学术新秀,反映经济动态,开展农业经济研究”。是经济研究人员,经济决策和主管部门、理论研究人员及大中专经济院校师生的挚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金融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研究

    潘政宇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的提出为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绿色经济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石,绿色金融又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为了分析"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发展对区域绿色经济的支持作用,本文以2012年至2021年中国内地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绿色金融发展对区域绿色经济具有正向支持作用.

    绿色金融区域绿色经济PVAR模型

    环境保护法视角下的农业法治建设——以山东省莘县农用地膜的使用现状为例

    杨金茂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环境保护战略属于中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成分,同时农村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十四五"规划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要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加强白色污染治理,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同时,强化绿色导向.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投入品是农业污染主要来源之一,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作为中国蔬菜第一县,地膜使用量大,残膜回收率低,地膜污染问题严重.因此,从多元主体提出控制农膜使用规模及回收对策建议,因地制宜构建基层法治,以期为农业农村环保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环境治理农用地膜法治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巩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为例

    顾霞赵燕贵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然而,为了巩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并防止规模性返贫,需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在巩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过程中,如何防止规模性返贫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为例,深入探讨了该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旨在确保搬迁群众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和易地扶贫搬迁提供参考和借鉴,避免返贫现象的发生.

    乡村振兴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规模性返贫

    关于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发展的分析和思考

    孙皖阁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软件是工业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支撑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领域.但目前国内大多数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都依赖国外软件,国产化比例较低,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端装备研发的自主可控能力,同时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产业向高端制造转型的潜力和实施进程.在此背景下,国内应进一步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发展,缓解当前核心工业软件受制于人的局面.

    工业软件行业现状发展差距发展机遇

    社会组织参与地方应急管理的实践问题及其优化路径

    马佳卉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传统的工作制度和治理结构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尤其在面临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常规的行政控制型应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高效应对复杂多样的形势局面.面对高度复杂的、不确定且频发的突发事件及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现实趋势,地方应急管理与社会组织的"命令型"上下级关系日渐失灵,亟需向"治理型"的合作关系演进,不断夯实地方应急管理基础、提升地方应急管理的效能.本文以风险社会、社会组织和应急管理等相关理论为依据,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法对社会组织参与地方应急管理的困境进行归纳剖析,并从法治体系建设、组织能力培育、社社交流渠道和政社协同联动四个维度进行深描研究,以提出有利于我国地方应急救援型社会组织发展的建议,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社会组织应急管理社会治理风险社会

    "3+X"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实践

    高艺文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文化服务旨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而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给乡村文化振兴带来不利影响.推广文化站、志愿者、第三方机构+服务内容的"3+X"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拓展文化资源供给的主体,开展多样化的文化艺术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能够有效促进乡村群众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率,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一条可供推广的实践路径.

    乡村文化振兴文化站"3+X"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公共文化服务

    弘扬文明"主旋律"奏响实践"大合唱"——江苏农垦集团南通有限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探索

    陈飞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3年来,江苏农垦集团南通有限公司始终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江苏农垦精神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打通服务职工群众、教育职工群众、凝聚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明实践苏垦南通志愿服务

    下好粮食统营先手棋促进职工增收企业增效——逊克农场有限公司粮食统营工作纪实

    霍春旭
    65-67页

    越"龙腾"越"非凡"——友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收获满满、硕果累累

    徐宏宇张宏
    68-71页

    绥滨农场有限公司:党建引领聚合力 融合赋能促发展

    李兴
    72-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