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经济与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经济与科技
农村经济与科技

李浩

月刊

1007-7103

ncjjy@163.com;nejjykj@126.com

0710-3529741

441021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檀溪路18号

农村经济与科技/Journal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类科技刊物,宣传农村政策、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先进技术、传递致富信息、表达基层生产,积极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主要栏目:农村论坛、专家访谈、政策法规、经营管理、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水产养殖、特种养殖、加工贮藏等20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从事农村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和干部职工、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大专院校师生、科技专业及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北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

    李放贾书媛
    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渠道.湖北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着农民学习需求与学习能力不协调、学校教学内容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不一致、相关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对此,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深入调查了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真实需求,针对性设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课程项目,同时从毕业生就业渠道入手,扩大新型职业农民来源.

    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高职院校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问题研究——以华中M村为例

    李柯狄
    190-19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新乡贤融入新时代的乡村建设之中,是推动乡村振兴、构建乡村协同治理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途径.基于对华中M村的深入调查,发现由于城乡发展失衡、多元共治思维缺失、农村社会的"半熟人社会"特性、规范性制度缺失等原因,导致M村在新乡贤参与治理过程中遭遇了诸多问题,如新乡贤队伍结构不合理、村级权威认可度不足、新乡贤参与治村意愿、能力不足等.从政策支持、文化宣传、渠道拓展、培育提升等角度入手,提出完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

    新乡贤乡村治理华中地区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王彦琪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旨在推进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的振兴,全方位培育新时代农民.受传统工作理念和施教模式的遗留影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依旧面临工作模式脱离实际、教育手段滞后单一、受众群体分化萎缩、队伍实力有待提升、机制建设尚未健全等困境,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需要以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价值引领、丰富方法手段、注重队伍建设、强调实际成效为准绳,聚焦于工作理念、教育主体、施教内容、模式手段、载体渠道等路径维度,以前瞻性的眼光、战略性的布局和创造性的手段促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

    乡村振兴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困境准绳路径

    毛泽东农民思想对乡村振兴的重大价值

    王星星
    197-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关系囯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追溯历史,在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农民思想的指导下,党逐步形成了以农民问题论和土地问题论为中心的毛泽东农民思想.毛泽东农民思想中蕴含的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以农民为主体的智慧结晶,对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毛泽东农民思想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校企村三方合作协同育人研究

    王裕光米秋实赵丹丹
    200-20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企村"协同育人模式带动"以教育人、以人兴业、以业哺教"的健康循环,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活力.近几年,我国各地区在校企村协同育人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明确了协同育人的时代意义和现实必要性.校企村协同育人本质上利用自身的聚散和互动特性实现资源的互补、信息的共同,让育人效果最大化.但协同育人过程中也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各主体合作愿景的明确、科技支持的到位、充足的师资保障、完善的保障机制都是深化校企村协同育人需要关注的问题.

    乡村振兴校企村合作三方协同项目效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许晓辉廖丰琛穆悦
    203-206,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对达到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仍存在着教育队伍建设不完善、教育内容较为单一、教育方法较为落后、教育环境较为复杂等问题,可以从加强队伍建设、丰富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和优化工作环境等几个途径入手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乡村振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乡村振兴视域下浙江"千万工程"的实践及启示——以杭州临平塘栖村为例

    谢文秀
    207-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千万工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口,顺应了时代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发展要求,引领全国乡村振兴.一方面,"千万工程"是浙江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浙江"千万工程"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塘栖村作为"千万工程"深入实施的典型村落,在生态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借鉴临平塘栖村的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当地实际、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党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系统思维、坚持城乡联动.

    "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塘栖村经验启示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乡村振兴策略——以广东河源市浰源镇为例

    陈凯琳黄元朱楚填孙嘉文...
    21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动乡村振兴,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以广东河源市浰源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界定利益相关者主体,采取SWOT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根据扎根理论构建当地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型,探究乡村振兴路径.研究认为,消解产业待开发性问题、激发产业内在活性,要改善经营模式,避免人才流失,增加产业吸引力和文化特色,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进合作社服务强度,激发农户参与热度,以此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利益相关者SWOT分析扎根理论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基层干部培训问题及对策

    陈珠琳吕瑞衡希
    215-217,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基层干部处在乡村发展第一线,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国乡村基层干部培训中存在乡村基层干部自身对培训的认识不足,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灵活性及科学的评估反馈等问题.基于乡村发展需求,构建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及内容,打造"专+兼"师资队伍,建立科学的评估反馈,以期提升乡村基层干部的能力及素质,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

    乡村振兴乡村基层干部培训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村委选举的实践困境与治理路径——基于桂北L村的实地调研

    韦春秀
    218-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论断的提出,基层人民群众更加注重自己的民主权利,而村委选举是村民实现自身民主选举权最重要的途径,不断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也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要求.基于对桂北L村的实地调研,在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分析村委选举中存在民主选举认知不足、民主监督过程不规范、民主选举质量不高等实践困境.提出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村民的民主选举认知、加强村委选举过程的民主监督、规范村委选举过程中的委托投票等治理路径,以不断推动我国基层村委选举的民主化,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和提升国家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全过程人民民主村委选举基层治理民主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