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经济与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经济与科技
农村经济与科技

李浩

月刊

1007-7103

ncjjy@163.com;nejjykj@126.com

0710-3529741

441021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檀溪路18号

农村经济与科技/Journal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类科技刊物,宣传农村政策、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先进技术、传递致富信息、表达基层生产,积极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主要栏目:农村论坛、专家访谈、政策法规、经营管理、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水产养殖、特种养殖、加工贮藏等20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从事农村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和干部职工、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大专院校师生、科技专业及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休闲渔业视角下舟山海钓公园建设构想

    刘介山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舟山海钓公园是推动舟山休闲渔业发展、促进传统渔民转产转业的有效途径.海钓公园总体定位是结合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建设海岛渔旅融合先行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海钓公园将秉持生态优先、创新推进的原则,大力发展海钓产业,实现赛事常态化,带动"吃、行、游、购、娱"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建设海钓赛事高地和海钓文化圣地,打破现有传统捕捞渔业强度提升与资源缺乏的恶性循环.

    休闲渔业舟山海钓公园建设构想

    品牌强农战略助力渔业经济发展——以乳山市为例

    曹智于佳王宏伟单晓鸾...
    81-8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品牌强农战略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乳山市是全国著名的水产之乡,但在渔业品牌建设方面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乳山市渔业经济的发展.乳山市渔业品牌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品牌意识淡薄、品牌特色化不足、产品标准化水平较低、产业融合程度不高、营销手段传统且营销人才缺乏等.建议乳山市从树立品牌观念、深挖品牌内涵、提升标准化水平、推动产业融合、拓展营销方式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渔业品牌建设,助力渔业经济发展.

    品牌强农渔业品牌乳山市渔业经济

    珠海市水产品预制菜产业的发展

    张睿安方凯朱江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预制菜产业的蓬勃发展,珠海市立足自身区位优势,积极发展水产品预制菜产业,但是产业的发展面临政策层面的不灵活性、产业园层面的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水平较低、全产业链缺乏标准体系、产学研协同不足、品牌推广不充分以及市场层面的风险等多方面的挑战.系统梳理了当前珠海市预制菜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应做好统筹落实预制菜产业政策、完善预制菜产业链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宣传推广驱动产业融合发展、明确珠海市水产品预制菜发展方向 4 个方面的的工作,以实现珠海市预制菜产业的整体提升和竞争力的增强,为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预制菜产业产业竞争力发展问题珠海市

    从非均衡性到均衡性:乡村振兴视角下供销社参与基层治理的变革逻辑

    陈瑶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大发展战略,基层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而供销社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从供销社萌芽时期、调适时期和改革时期的发展历程中,以治理价值、治理特征、治理成效 3 个维度审视供销社参与基层治理从非均衡性走向均衡性的发展态势.当前,供销社组织产权不清、层级联系松散、商品流通不顺畅等现实困境导致供销社参与基层治理过程中存在治理价值不明确、治理手段有待提高等问题.根据供销社参与基层治理的变革历史和现实困境,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要求,理顺供销社参与基层治理从非均衡性走向均衡性的时代变革逻辑、价值变革逻辑和现实变革逻辑.

    供销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空壳社"专项清理工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

    王甜甜谢铧妃唐菁伟李芳婷...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浙大卡特-企研中国涉农研究数据库》2014-2021 年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近似全量数据库,选取了广西两个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法小范围地评估"空壳社"清理工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专项清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合作社收入的提高,改善了政府资金补助的情况,扩大了合作社人力资源的规模.但政府资金补助的提高与人力资源规模的扩大并未促进合作社收入的提高,说明政府资金补助可能存在未应用于生产领域或侵吞滥用的现象,合作社人力资源结构亟待改善,农民专业合作社仍需进一步规范.

    "空壳社"专项清理工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双重差分法

    以塘约经验探讨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模式

    彭坤杰杨迪祥赵天皓郑丹...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重点战略,如何更快更好地推进农村发展、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挑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塘约经验为切入点,有利于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根据塘约经验研究,发现"村社一体"发展模式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发展.塘约村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制度改进,成功应对了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解决"三农"问题,重在将塘约经验转化为不同地区的指导经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与成功落地.

    乡村振兴塘约经验"三农"问题

    重庆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评价

    石瑞丽王小静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重庆市2012-2022年的相关数据,从8个关键维度构建数字经济、乡村振兴两个系统的发展评价体系,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并系统地分析两个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性,以深入了解重庆市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现状.结果表明,重庆的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现出整体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数字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乡村振兴.尽管两者之间存在良好的互动关系,但缺乏有效的协同发展机制,故仅趋向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

    数字经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重庆市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路径——以通辽市为例

    刘秋飞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为了探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设路径,以通辽市为例,分析了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结果表明,区域公用品牌公地化、科技含量低、品牌服务不完善、推广力度小等问题制约着品牌发展.对此,提出应该建立区域公用品牌"双轮驱动"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品牌配套服务、深入挖掘品牌内涵等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路径选择.

    乡村振兴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路径通辽市

    县域城乡要素流动的现实困境及化解路径——以含山县为例

    王敏丽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要素流动是城乡实现高质量融合的首要条件,为推动城乡要素流动,实现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含山县为例,基于"人、地、钱"三要素流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县域城乡要素流动面临的困境.结果显示,因城乡体制机制、思想观念、权能属性等因素的影响,含山县城乡要素流动在人才流动,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在县域融合背景下,需从强化体制机制入手,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完善"资本"流入的产业体系,推进城乡劳动力权利均等化,进而推进含山县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城乡融合要素流动资源配置困境路径

    以乡村振兴推动南疆兵团共同富裕的路径

    吕若南
    113-11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之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以南疆兵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主题,以乡村振兴当中"五大振兴"为主线,分析兵团推动共同富裕面临的现实挑战;从坚持农业奠基,推进产业振兴;坚持引育并重,推进人才振兴;坚持铸牢塑形,推进文化振兴;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振兴;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等方面对南疆兵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出可行性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南疆兵团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