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经济与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经济与科技
农村经济与科技

李浩

月刊

1007-7103

ncjjy@163.com;nejjykj@126.com

0710-3529741

441021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檀溪路18号

农村经济与科技/Journal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类科技刊物,宣传农村政策、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先进技术、传递致富信息、表达基层生产,积极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主要栏目:农村论坛、专家访谈、政策法规、经营管理、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水产养殖、特种养殖、加工贮藏等20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从事农村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和干部职工、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大专院校师生、科技专业及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印农产品贸易政策及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基于中国加入WTO以来15年的数据

    项安頔李月娥
    234-236,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中国加入WTO以来 15 年的数据,研究中印农产品贸易政策及其对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和印度农产品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竞争等方面的贸易政策不同.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开放程度较高,印度农产品贸易开放程度较低.中印农产品贸易政策导致双边农产品贸易成本较高,成为制约中印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中印应加强互信合作,调整农产品贸易政策,削减农产品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农产品贸易贸易政策贸易成本

    基于典型案例的农业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效应分析

    许菁吴素春苏容仪
    237-239,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农业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效应,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开展联农带农活动,采用案例研究法,分析了4家农业龙头企业的联农带农实践.结果表明,农业龙头企业的联农带农行为可使龙头企业和小农户实现互惠共赢,联农带农效应体现在就业增收效应、风险分散效应、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为此,建议从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联农带农模式和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农业龙头企业与小农户的合作,打造利益共同体,助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农业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效应

    异地搬迁移民职业流动中阶层地位获得研究

    古安琪
    240-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晰异地搬迁移民职业阶层地位变化,采用流动表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移民职业阶层地位获得影响因素.分析认为:移民职业阶层虽然呈整体向上流动,但以短距离流动为主,受经济因素影响的结构性流动明显.移民制度政策,尤其是对口支援培训,对移民职业地位下降抑制作用明显,但获益人群较少,力度有限.在先赋因素中,党员身份、家庭成员阶层地位和劳动力作用明显.在自致性因素中,个人搬迁前职业阶层地位以及社会关系网络作用明显.整体而言,自致性因素作用大于先赋性因素和政府制度政策因素.政府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干预,提高移民就业质量.

    异地搬迁移民对口支援职业流动阶层地位获得

    抱团逻辑:社会关系视阈下农村中老年妇女的就业机制——以Y县三个村为例

    伊超群
    245-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社会关系视域下农村中老年妇女的就业选择及维系机制,解释其"抱团式就业"的选择及维系机制,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和访谈法深入探究Y县 3 个村农村中老年妇女的就业现状.研究发现,按照农村中老年妇女在就业选择中主动性的强弱可以划分为主动型抱团式就业、被动型抱团式就业和混合型抱团式就业三种类型;农村中老年妇女抱团式就业选择机制可分为内外机制,内在机制可以分为家庭照料负担、自身资源与能力和妇女性别年龄特征三个方面,外在机制可以分为乡村抱团文化、社会关系交往和车间的类型和福利三个方面;农村中老年妇女的就业维系机制中熟人社会关系的维持是基础因素、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是重要因素、资源置换的途径是保障因素、外在制度的引导是维系的重要因素.最后,反思农村中老年妇女抱团式就业的不足与缺点,并提出了几点促进农村中老年妇女就业的对策建议.

    抱团逻辑社会关系视阈农村中老年妇女就业机制

    数字经济背景下浙江省农村电商与农民工返乡创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邹佳宁王明扬杨天成
    249-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村电商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耦合关系,利用熵权法建立农村电商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两个评价体系,并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 2021 年浙江省各地级市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浙江省各地级市整体耦合水平都较高,即各地级市农村电子商务系统与返乡创业系统之间具有强交互作用.

    数字经济农村电商农民工返乡创业耦合协调度

    返乡劳动力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路径——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

    余田心
    253-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有效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为农村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湖北作为劳务输出大省,要推动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需要克服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创业能力受限等现实难题,同时充分考虑对本地就业格局的冲击、再就业岗位供给不足、技能匹配双重失衡、新时代农民工技能弱化等不利影响,在完善制度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技能培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用工市场良性循环等措施加以解决.

    返乡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政策扶持技能培训乡村振兴

    广西大学生自媒体创业助力乡村振兴调研

    廖艳平韦伊陈玉宝
    256-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动广西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采用问卷调查法,调研分析广西大学生利用自媒体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调查显示,自媒体平台关注度高,内容丰富多彩,广西大学生利用自媒体创业服务乡村振兴意愿强烈,但参与度低,究其原因是自媒体运营水平受限、薪资不稳定、工作机会和发展前景受限,为此,需要加强政策宣传、树牢家国情怀、发挥榜样力量、开展技能培训、办比赛提高技能,为大学生自媒体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大学生乡村振兴自媒体广西创业

    列宁以农业为手段的农民教育思想对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启示——以新经济政策时期为样本

    程胜荣
    260-264,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从逻辑与历史的角度出发,以唯物史观的方法研究和分析了苏俄农村经济状况和农民生活状态与现实需求,提出了要以农业为手段的农民教育思想.列宁剖析了苏俄农民的阶级局限,提出了要以农业合作社为平台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教育、围绕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教育.列宁以农业为手段的农民教育思想启示在新时代要以经济发展为抓手推动乡村技术教育、以农村基层组织为媒介推动乡村思想教育.

    列宁乡村教育新经济政策

    高校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囿及纾解对策

    董航
    265-26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实现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必要保障.当前,理论实践脱节、需求培养错位、就业意识偏差、师资力量薄弱成为电子商务专业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立足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要充分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模式、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师资建设,加快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进程,泛活乡村人才队伍,激活人才振兴动能.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高校困囿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教育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

    戴香玉
    268-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教育受到政府政策导向、社会环境制约和农民个人因素等限制,导致教育资源不足、培训方式单一、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困境.针对这一现状,结合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教育的独特性,提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农村师资力量,创新培训内容与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信息素养意识,从而提升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教育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教育影响因素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