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经济与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经济与科技
农村经济与科技

李浩

月刊

1007-7103

ncjjy@163.com;nejjykj@126.com

0710-3529741

441021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檀溪路18号

农村经济与科技/Journal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类科技刊物,宣传农村政策、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先进技术、传递致富信息、表达基层生产,积极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主要栏目:农村论坛、专家访谈、政策法规、经营管理、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水产养殖、特种养殖、加工贮藏等20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从事农村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和干部职工、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大专院校师生、科技专业及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三亚市湾坡村为例

    门加三蔡道成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卓有成效但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为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采用SWOT方法以三亚市湾坡村为例探析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认为,乡村治理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运营能力差、文旅融合不足及开发同质化、定位偏低等问题阻碍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据此建议从党建引领、政策环境、人才引入与产品经营、数字文旅融合等方面优化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美丽乡村三亚市湾坡村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浙江省岱山县为例

    高彬哲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共同富裕视域,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浙江省岱山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研究认为,岱山县乡村旅游具有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充沛、乡村建设成果显著的优势,存在交通不便、运营模式传统、宣传力度欠缺、人才队伍建设乏力的劣势,同时面临着政府政策引领、大众旅游需求旺盛的机遇以及竞争压力加大、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威胁.岱山县应从提升交通便利度与可及性、推动乡村旅游业态蝶变升级、完善旅游宣传营销、建强人才队伍入手,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乡村旅游SWOT分析法浙江省岱山县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主体性地位实现路径研究

    黄君华姜志娟陈飞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主体性地位的构建有助于优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设计、凝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中坚力量、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效率和效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过程中,要通过达成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和谐统一,实现市场机制与社会保障的有机结合,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现实路径来保证与实现农民主体性地位.

    政治伦理乡村振兴战略农民主体性地位

    乡村产业发展中农民主体性问题研究——基于关中地区W村的案例分析

    李红星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主体性在乡村产业发展实践中被分为享受主体性、参与主体性与评价主体性.参与主体性是基础,享受主体性是动力亦是目的,评价主体性是支撑与保障,三者相互影响、有机耦合,形成了稳定、可持续的农民主体性发挥机制.村社理性作为村庄的主体性能够带动农民主体性的发挥.以"村社理性"为主导发展模式,带动农民主体性的发挥,村集体作为村民的保护机制,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降低村民面对资本的交易成本与风险性.同时,也是村民进步的助推器,激发村民自主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提升村民自我发展能力.组织化是"村社理性"发挥作用的关键途径,通过营造公共空间,举办集体活动,挖掘本土优秀文化,以情感和文化为纽带强化村庄组织化基础.将原子化的村民变成共担成本、共享收益的村社共同体成员.构建农民主体性发挥路径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村民发展能力,实现村庄内生性发展.为了防止出现缺乏农民参与的村庄建设,村社共同体需要积极行动,维护村民的微观需求,激发农民的自主性,同时以农民主体性的发挥推动村庄高质量发展.

    农民主体性村社理性村社共同体

    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研究文献分析

    李卡刘双奇安美忱张索坤...
    170-173,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文献中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包含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创新创业基地研究、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融合研究等;乡村振兴研究包含乡村振兴理论及实践研究、战略研究、实施路径研究等.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及乡村振兴融合的研究较少,新时期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机制建立、实施模式与路径的研究更是缺失.下一步可向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机制构建、典型案例分析及融合路径研究侧重探索.

    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

    新时代红色文化赋能现代乡村治理价值内涵

    丁诗悦李晓珏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乡村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分.红色文化与现代乡村治理在目标、任务、路径、策略方面皆存在契合性.红色文化能够提升乡村法治能力,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乡村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乡村治理红色文化乡村振兴价值

    现代性危机:中部原子化村庄公共文化空间生存难原因分析——以湖北省当阳市慈化村公共文化空间为例

    何智婕胡榕王碧亮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社会功能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场域.但实际情况是,案例地湖北宜昌当阳市慈化村的中部原子化村庄的公共文化空间,面临着公共文化物质空间数量减少、建筑破坏、所有权变更;公共文化精神空间中乡土精神、集体意识流失;空间再生产主体趋于老龄化、幼儿化,生产动力趋于自上而下的"嵌入式"与自下而上的"逐利性"三个层面的问题.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可归结为中部原子化村庄面临现代性危机,即公共性和文化性缺失并陷入恶性再生产循环.

    现代性中部原子化村庄公共文化空间

    基层社会治理中村规民约的现实价值与建设策略

    周丽娟许赞蔡岸雯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自发组织和实施的村规民约是作为乡村治理基础的"自治"中的重要因素,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制定不规范、实施主体不确定、内容不合法、实施范围不可控、惩戒措施不健全等诸多困境,要通过广泛吸纳民意、规范制定程序、强化执行与监督、广泛开展宣传实现"合心""合法""和谐"达到"和声",从而发挥其最佳效能,为乡村社会治理及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基层社会治理村规民约乡村振兴

    农村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支持乡村振兴的机制分析

    常帅胡杨法玉琦
    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对城乡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文旅产业来振兴乡村的思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和缺乏相关人才是主要的障碍之一.分析认为,通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发展文旅产业、塑造文化IP、培育新型农民等手段,可以实现乡村治理、乡贤回流和乡民富裕,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农村基础设施机制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创新路径研究——以湖北省宣恩县高罗镇为例

    李万涟张蛟李超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效的乡村治理是构建良好秩序、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以湖北省宣恩县高罗镇创新"四队四会四级联防五单"乡村治理模式为例,分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路径.研究认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党建与乡村治理的契合、乡村治理队伍建设、基层群众自治有效参与和统筹机制和法律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从强化党的领导、优化乡村治理队伍、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强化乡村治理基础支撑方面着力,促使形成党建与乡村治理交汇融合、双向提升的良好工作格局.

    党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