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经济与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经济与科技
农村经济与科技

李浩

月刊

1007-7103

ncjjy@163.com;nejjykj@126.com

0710-3529741

441021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檀溪路18号

农村经济与科技/Journal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类科技刊物,宣传农村政策、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先进技术、传递致富信息、表达基层生产,积极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主要栏目:农村论坛、专家访谈、政策法规、经营管理、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水产养殖、特种养殖、加工贮藏等20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从事农村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和干部职工、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大专院校师生、科技专业及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视域下福建省乡村自媒体营销研究——基于4I理论

    吴俊怡王雯婷刘黄瀚辉王诗羽...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协助政府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 4I理论为框架,结合福建省乡村自媒体达人的营销案例,对福建省乡村自媒体的内外环境、营销策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乡村自媒体营销存在趣味性不强、行业不规范、宣传互动不到位和内容缺乏深度的问题.因此,建议基于 4I理论,从趣味性、利益性、互动性和个性化四个方面出发,采取加强宣传趣味乡村旅游的力度、防止欺诈式营销的出现等举措,改善福建省乡村自媒体营销现状,助力乡村振兴.

    4I理论自媒体营销乡村振兴互联网+福建省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发展与转型——以滇池东岸小村为例

    孙锦华红莲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在城市化进程下乡村社会空间结构的发展与转型,促进乡村振兴,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取了一个代表性的个案,并采用行动者网络分析方法来揭示村落内部经济社会空间交互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小村新村行动者网络建设阶段是以地方政府为关键行动者,形成了以权力为核心的自上而下征召的行动者网络,实现了乡村聚落空间的综合治理;由于小村体制外精英与当地政府持续不断地协商,小村新村建设阶段行动者网络发生了变化,村民有了更多参与村落治理的话语权;乡村振兴需要多主体参与,群策群力.

    行动者网络乡村现代化乡村转型

    社会整合视角下乡绅治理的底层逻辑及启示

    尤风涛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绅治理的实质是非正式关系和皇权形成良好互动,一步步合法化的结果.采用查阅文献、个案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从社会整合的视角系统梳理乡绅成长的脉络,发现宗法制是其组织基础,儒学中"入世""小邦之治"的思想为其提供理论支撑.后经过王阳明等人的推动,统治者领导、乡绅牵头、宗族自治的三元治理逻辑得以明晰.当下,不仅要重视教化手段的作用,还要在人才引进力度和"新乡贤"的待遇方面下功夫,促进"新乡贤"基层民主治理的完善和乡振兴战略的实施.

    基层治理乡绅社会整合新乡贤

    数字乡村公共空间的模式比较及治理对策——基于G市"村务微信群"与H市"为村"平台的实践经验考察

    梁嘉敏李祥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公共空间作为重建乡土公共性的一种方式,对于乡村的良好治理至关重要.选取了具备横向联结性的G市"村务微信群"与具备多维交互性的H市"为村"平台,从扩展能力、运行方式以及实施困难性 3 个维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认为,应尊重乡村之间的差异性,适度把握治理平台的扩展性,不断优化数字平台运行方式,才能有效提升数字乡村公共空间的治理水平.

    数字乡村公共空间数字治理平台平台类型模式比较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图书馆服务模式及其优化路径

    王晓博张艳芳秦雪培章磊...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乡村图书馆的现有服务模式,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以安徽省合肥市、阜阳市、亳州市、安庆市部分地区乡村图书馆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乡村图书馆存在服务理念缺失,供需错位;服务内容单一,缺乏特色;服务能力受多方因素制约;服务形式效能低下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升级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形式.

    乡村振兴乡村图书馆服务模式优化路径

    城郊融合类村庄公共文化空间构建路径研究——基于浙江省庆南村的调研

    王碧亮何智婕胡榕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精神动力,城郊融合类村庄是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下,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城郊融合类村庄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此类村庄的特点鲜明且文化特征多元,在采用深度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对浙江省庆南村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目前城郊融合类村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存在物理空间压缩、内生动力不足、私性文化冲击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城郊融合类村庄公共文化空间的构建需要平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探索城乡融合的人才振兴途径、培育公共精神以重建公共文化,进而实现公共文化空间的改造升级,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城郊融合类村庄城乡文化一体化公共文化空间构建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幸福院的困境及行动路径

    肖海艳刘志有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核心家庭结构的普及,我国的老龄化展现出明显的城乡倒置状态,传统的农村养老功能逐渐减弱,未备先老的农村承受着巨大的养老压力.农村幸福院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广泛引起了社会关注,但我国农村幸福院在发展壮大中面临管理机制不健全、资金来源不足、宣传力度欠缺、服务内容单一性的困境.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能有效解决农村幸福院中的碎片化问题,通过加强和完善幸福院管理、提高幸福院资金投入、加大幸福院宣传力度、重视老年人养老需求等相关途径推动农村幸福院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于我国的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农村老年人农村幸福院行动路径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模式、困境及提升策略——以广州市南平村为例

    胡昕瑶周淇李祥玉覃冰玉...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的体现.近年来,广州市南平村将党建引领作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在乡风文明建设、村企合作模式发展、生态经济融合、多元治理模式创新和村民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文明创建意识薄弱、农业生产方式传统、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善治体系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南平村仍需进一步挖掘传统乡风文明,打造南平荔枝品牌,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乡村善治体系,推动南平村乡村振兴建设全面发展.

    南平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新发展理念视角下乡村振兴路径探究——以云南省建水县S村为例

    谭潍伊郭怡婷杜亚兰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阶段、新趋势、新矛盾和新挑战而提出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乡村振兴战略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现实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前提和指导下,坚持创新引领,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坚持协调推进,实现乡村乡风文明、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乡村生态宜居、坚持开放理念,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坚持共享共建,实现乡村共同富裕.基于新发展理念,以云南省建水县S村为研究对象,探寻其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

    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建水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郭赛萍王晓艳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乡村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乡村文化的根脉,与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承载着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培育着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孕育着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场域,为有效解决当前乡风文明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弱化"困境提供了文化基础、人才保障、场域支持.深入挖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协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农村精神文明,促进乡村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研究